為保障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新余市市場監管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黨建+食品安全”工作模式,將網約配送員群體納入食品安全共同治理體系,創新實施“選、育、用”全鏈條管理機制,培育一支“政治可靠、業務精通、擔當作為”的“食品安全監督員”隊伍,進一步織密織牢食品安全防護網。
精準“選”優 筑牢組織根基
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把入口關,確保“食品安全監督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筑巢引鳳”,確保組織覆蓋。聯合組織部門、屬地街道黨工委,深入美團、餓了么等平臺企業及配送站點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行動,全面摸清網約配送員黨員底數。指導符合條件的平臺企業單獨或聯合建立黨支部5個,選派7名市場監管干部擔任黨支部書記或者指導員,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在重點配送企業全覆蓋,為“食品安全監督員”隊伍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精挑細選”,確保標準引領。明確食品安全監督員的基本條件為政治素質過硬、遵紀守法、服務意識強、配送記錄良好等,優先從黨員、最美騎手等群體中選拔,通過站點推薦、平臺審核、市場監管部門備案的“三審”程序,近三年擇優選拔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的網約配送員黨員骨干共60余名。
系統“育”強 提升履職能力
聚焦能力短板,構建常態化、專業化培訓體系,確保外賣騎手能監督、會監督、善監督。
培訓內容“靶向精準”。編制網絡餐飲服務單位檢查要點表,內容涵蓋餐飲服務單位后廚環境衛生觀察要點、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常識等,培訓時插入日常監督檢查及投訴舉報中發現的典型案例,確保培訓內容緊貼實際、易于操作。
培訓方式“靈活高效”。采取“線上+線下”、“集中+分散”相結合模式。線上依托微信群,推送微課程、知識問答;線下利用配送員晨會、午間休息等碎片化時間,由市場監管局干部、黨建指導員送教上門,開展“10分鐘微課堂”“案例分析會”等。今年以來,已組織專題培訓5場,覆蓋“食品安全監督員”及普通配送員300余人次。
高效“用”活 激發治理效能
搭建平臺、暢通渠道,推動外賣騎手從“流動哨兵”轉變為“治理前哨”,實現作用發揮最大化。
暢通渠道“快速響應”。建立“問題線索即時上報-市場監管快速響應-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的閉環機制,依托“文明積分”APP、微信群、電話等通道,騎手發現疑似食品安全風險(如無證經營、后廚臟亂差、生熟混放等)時,拍照、定位、描述上報至市場監管部門,短時間內安排工作人員核查處置,確保問題隱患“不過夜”。今年以來,騎手共反饋線索120余條,立案10余件。
出臺措施“拴心留人”。建立專項激勵機制,將履行食品安全監督職責情況納入騎手年度評優評先重要參考;新余市市場監管局出臺《新余市外賣騎手及內部舉報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對發現重大食品安全風險、提供有效線索的騎手給予物質和精神雙重獎勵,增強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
據悉,新余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深化“黨建+食品安全”融合創新,不斷優化“選、育、用”全鏈條管理機制,擴大“食安騎手”隊伍覆蓋面,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監管水平,讓黨旗在守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一線高高飄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