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預制菜端上全國餐桌
日前,乳山預制菜和良品鋪子達成合作意向,將上線近20種花生制品系列產品,讓更多“乳山味道”走進千家萬戶。
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其中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為行業釋放出積極信號,給飛速發展的預制菜產業注入了新動力。
搶抓預制菜行業“風口”,乳山市依托在食品制造、農產品加工等領域的優勢,通過政策扶持、引育龍頭企業、打響乳山品牌、組織沙龍活動等措施,不斷探索、破題出圈,并將發展預制菜寫進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目前,乳山現有各類預制菜加工企業150多家,在建預制菜重點項目10余個,年加工量100余萬噸,預制菜產業集群雛形初現,越來越多的乳山預制菜端上了全國餐桌。
老字號、新品牌登場,一年“端”出近百道預制菜
在華信食品(山東)集團有限公司預制菜生產線上,一排排預制菜產品正接受檢驗、包裝。每天,數千件產品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這家老牌水產品加工企業的產品線中,蒜蓉粉絲貝、麻辣龍蝦尾、佛跳墻等預制菜產品已占八成以上,并成為盒馬鮮生全國三大VIP供應商之一。
從來料加工起步,到轉型試水、創新求變,再到如今占有一席之地,華信食品的進擊之路,恰是乳山入席預制菜盛宴的縮影。
乳山是農業大市、食品加工業大市,經過多年培育發展,現已形成28萬畝花生、5萬畝大姜、60萬畝牡蠣、6000萬只肉雞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這也成為該市敢于搶先做出“一盤菜”的底氣。
“風口”之上,乳山海洋食品、畜禽制品、花生制品、甘薯制品等領域大批傳統食品來料加工企業趁勢轉型,發力預制菜產業。兩年來,沃森氏、金果食品、振華海洋食品、華美淀粉等一批在預制菜市場叫得響的企業脫穎而出,福香里脊、麻辣花生、即食粉絲等7大領域150余品系的“明星產品”,不僅端上了全國餐桌,也加速打開歐美、東南亞市場。
搶抓“風口”,下手要快、要猛,但研發創新才是市場突圍關鍵。眼下,華信食品預制菜新品鹽焗雞即將上市,這是該企業今年以來繼豬肚雞、魚頭湯、蒲燒鰻魚之后,“上新”的第10款產品。
老字號“能打”,“一招鮮”的新品也很“搶風頭”。近一個月內,恒裕食品專門為年輕人設計推出的泡菜制品,剛投放到商超就賣斷貨;沃森氏針對健身人群推出的烤雞大胸肉產品,半年以來已銷售700多噸……乳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段英鵬表示,乳山現有150多家預制菜加工企業,平均一年可以“端”出近百道預制菜。
大市場、小農戶對接,七成以上農產品就地轉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要想在“量”上尋求更大突破,一頭連著田間生產、一頭連著市場消費,串起了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的預制菜產業,成為乳山延伸產業鏈條的選項之一。
眼下正逢春花生播種時節。連日來,徐家鎮徐家村南地頭上,三三兩兩的村民打窩、播種、覆土,忙而有序。
隨著華隆食品預制菜花生產品銷售爆單,一大批種植戶成為預制菜產業鏈條的受益者。開春,該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與4萬農戶簽訂訂單,種植面積近15萬畝,統一種子、統一農藥、統一肥料、統一管理,并承諾收購價不低于市場價。
不僅花生,每一道食材背后都是一條產業鏈,緊密連著田間地頭。今年以來,乳山深化“公司+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讓大市場和小農戶對接,既可以確保原材料供給充足,也可以持續帶動農戶增收。目前,該市已新建93處特色產業基地,增加種植面積82萬畝、水產養殖面積100余萬畝,七成以上農產品實現就地轉化,近8萬戶農戶增收受益。
產業鏈條在延伸。為了盛起預制菜加工生產這份好菜,乳山正蓄力打造預制菜產業園。如今,園區規劃設計方案已經通過審批,項目加快建設。同時,與其配套的物流產業園也同步推進。
“掘金”這盤“菜”,效果不錯。乳山市農業農村局農業農村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琰介紹,全市預制菜年加工量可達140多萬噸,今年以來,預制菜相關企業銷售額已超10億元,同比增長10%。
熱發展、冷思考并行,政策激勵破解行業痛點
近兩年,預制菜大熱。百度指數顯示,“預制菜”相關搜索同比上漲877%。2023年春節期間,京東超市預制菜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超6倍。
這股氣勢背后,乳山表現出了難得的冷靜。
入席預制菜“盛宴”之初,乳山沒有盲目跟風,而是開啟了多輪調研、調度。對于屬地政府的謹慎、重視,華信食品負責人矯強說,單是大大小小的調研和座談,他就參加了不下十次。
此后,乳山正式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乳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并將預制菜產業納入全市重點產業鏈培育管理,對食品安全、監督監管等方面劃出了“硬杠杠”。
這正是乳山發展預制菜產業整體思路的體現:預制菜產業在培育、發展初期,如果不加引導,各類企業一哄而上、同質化競爭,會砸了預制菜的牌子。在發展勢頭如虹的領域要冷靜思考,科學布局,確保實現可持續發展。
食品安全是預制菜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預冷、真空包裝、速凍……在山東同興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經過加工后的魚蝦類產品“走”下生產線,隨即由冷鏈物流貨車運送到冷庫,再配送至全國各地。生產經理馬進介紹,企業已經建起了一整套可追溯體系,實現自原料捕撈到最終成品的全程質量監控。
從去年年底開始,乳山就提出要建立從原料到餐桌的可追溯體系,近期將出臺相關標準。同時,乳山還與38家科研機構、協會平臺及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在產品研發、質量控制、智能化加工和冷鏈配送等環節開展不同維度的合作,實現多方協作發展。
如何保持菜品的“原汁原味”,是預制菜的一個市場痛點。眼下,乳山農業農村局正在研究出臺預制菜行動計劃和產業政策,通過政策激勵,推動預制菜生產向機器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利用技術優勢,讓預制菜“鎖鮮”。
預制菜市場大有可為,但單靠單打獨斗難以突圍,對此,乳山積極摸索新“解法”。近日,該市正在組織預制菜產業沙龍活動,為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促進行業協同發展。(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楊彩明/文)
總編輯:殷洪軍
值班總編:張軍濤
復審:顏燕軍
編輯:蔡 壘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