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中品味一道美食(人文茶座)敦煌寶藏的真實記錄和史學研究指南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鄭海鷗
“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傳統的開門七件事,大部分圍繞著“食”展開。發展到如今,越來越多人對美食表達出追求與渴望。不論是以《舌尖上的中國》《三餐四季》《風味人間》等為代表的美食類節目持續熱播,還是各地多種風味小吃“圈粉”無數,都可以看到美食的強大吸引力。
一日三餐、四季流轉、不時不食等習慣和觀念,孕育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白如雪、細如絲、勻韌不碎的興化米粉,濃縮了當地人的吃苦耐勞、勤奮節儉……美食之美,不止于色香味,還美在心靈的陶冶、人文的啟迪。
旅程中品味一道美食,人與自然、外地與本地文化便生發起親密互動。這種互動帶來的感受通常是“陌生又熟悉”的,陌生在滋味的差異、地域的差別、習俗的不同,熟悉的則是對美好生活的共同祈愿和追求。當更多人加入尋味城市、觸摸人文的隊伍,便催化了“為一道美食奔赴一座城”的文旅熱點。
有專家表示,“人們正在把城市當景區”。曾經,旅游更多是對“大山大水大遺產”進行景點景區開發,獲得門票收入。如今,城市就是一座大景區,更多人選擇追隨當地人步伐體驗城市的生活風情和人文特色,每座城市富有特色的美食場景自然成了必須“打卡”的目的地。在一把燒烤、一碗麻辣燙、一份螺螄粉的濃郁煙火氣中,在與方言土語、民風民俗等的碰撞中,旅行者真真切切體驗著地道、純正的他鄉生活。
央視播出的《三餐四季》就記錄了一些對“寶藏”美食的尋找之旅。旅程中,人們穿行在大大小小的街巷,尋一小店,排隊、點菜、落座,大快朵頤。不僅感受到更加真實、活潑、全面的風土人情,還和食客們、店主們交流日常、互動情感,一來二去,碰撞出比舌尖體驗更加豐富飽滿的旅行感受。
文化賦能經濟、經濟活化文化,市民的普遍認可、游客的紛至沓來,激發著人文經濟煥發生機活力。近年來,浙江推出“味美浙江·百縣千碗”1000道風味美食名錄,山東舉辦“尋味齊魯—百城千味”非遺特色美食大賽,在留住鄉愁味道、傳承特色文化的同時,叫響了品牌,拉動了人氣。在江蘇盱眙,平均每8個人中就有1個從事龍蝦產業,勤勤懇懇書寫著家庭的美好生活;在貴州遵義,平均一年賣出4億碗的羊肉粉,承載著更多年輕人的創業夢想。
當消費者對美食的追求日益升溫并成為城市文旅發展的契機,當飲食文化拉動經濟、改善民生,各地不妨順勢而為,推出品質菜肴,深挖美食內涵,讓舌尖滋味、溫暖故事滋潤城市的三餐與四季。
一雙雙巧手,不僅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千般味道,更在心里傳承好勤勞、智慧和韌性。一家腸旺面店為何傳承三代而依舊紅火?原來堅守著原料考究、手工制作的祖訓。傳統菜系如何賡續傳承?淮揚菜師傅告誡徒弟們:“菜品如人品,人做不好,菜就做不好。”美食背后的這些人、精神、文化底蘊,為社會的發展積累起深厚功力,也必將滋潤包括文旅產業在內的經濟蓬勃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1日 06 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青豆點翠,雞丁飄香”,低脂高蛋白美食,簡單易學,下飯嘎嘎香一棵會“行走”的神奇古樹,兩百年時間行走了七十米,這是真的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