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饅頭里包了什么?
▲
點擊關注 | 豫園股份,智造快樂時尚生活
(以下內容轉載自解放日報)
游玉敏,1979年出生,上海豫園南翔饅頭店有限公司廚師長,
“南翔小籠制作技藝”第六代非遺傳承人
老上海人,很少有人沒吃過城隍廟的南翔小籠包。這是任誰閉上眼睛懷念上海時,都會第一個浮上舌尖的滋味。
凌晨四點多起來,整個城市還在睡覺。游玉敏已經要準備出門了。
因為太早,連頭班的公交車都還沒發車。要想從位于東寶興路的家出門,只能靠騎自行車。在黑乎乎的街道上,沒有旁的路人了,獨自奮力踏著自行車踏板,游玉敏只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和風的聲音。一路騎到老南市區,她身上已經微微發了汗,一抬頭,看到路燈映襯著老建筑的飛檐翹角——是城隍廟到了。
1996年,游玉敏17歲,在職校學做中西點心,正讀到最后一年。輪到去實習的時候,有許多五星級酒店提供了實習崗位,游玉敏卻挑選了南翔饅頭店。學校里的帶教師傅感到疑惑,再三問她:“為什么要去這里?去五星級酒店做西點不是更適合女孩子嗎?做小籠饅頭太辛苦了!”
但游玉敏卻說:“我喜歡啊!”
畢竟,老上海人,很少有人沒吃過城隍廟的南翔小籠包。這是任誰閉上眼睛懷念上海時,都會第一個浮上舌尖的滋味。
從南翔到老城廂
城隍廟南翔小籠饅頭誕生在上海嘉定南翔鎮
。據《嘉定縣續志》記載:“饅頭有緊酵、松酵兩種,緊酵以清水和面為之,皮薄餡多,南翔制者最著,他處多仿之,號為翔式……”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來自嘉定縣南翔鎮的吳翔升帶著家鄉的手藝,來到了上海縣城。當時的上海城隍廟是上海城內的文化娛樂中心,游客眾多,茶館林立。吳老板租借了城隍廟九曲橋畔的船舫廳,開設了一家名為“長興樓”的點心店,專門制作出售南翔小籠饅頭。
為了適應城里人的口味和生活方式,吳翔升在原來的工藝上繼續改進,將饅頭從大蒸籠改為小蒸籠制作,收口處打16個以上的褶,均勻整齊地排列成螺旋狀。
旺火急蒸后,連籠上桌,食客可以隱約看到半透明的皮子里的肉餡,薄皮吹彈欲破,樣子精美小巧。放在醋碟子里微微一蘸,佐以姜絲,對著小籠小心咬上一口,輕輕吸吮,是滿滿一口湯汁。再咬開皮子吃肉,一邊咀嚼韌性十足的皮坯。
善于經營的吳翔升利用城隍廟地區游人眾多的特點,還用蔑竹簍、荷葉等包裝小籠饅頭,便于游客帶回去與家人共享或者饋贈親友。南翔小籠饅頭也由此在城隍廟一帶越來越有名氣,到了上世紀60年代,“長興樓”也順應口碑改名為“南翔饅頭店”。
傳承至今,南翔小籠饅頭成了上海眾多小籠包的“教科書”,全上海的小籠都參照這里的標準,以皮薄、餡豐、汁多、味鮮、形美為標桿。南翔小籠饅頭的皮坯采用多種面粉調和制作而成,包餡子的皮子用的是“呆面”,與做包子的“發面”不一樣,每兩面粉能制作10個小籠包;餡則選用精腿肉,用骨湯熬煮肉皮成凍,肉皮凍清而不膩,拌入餡內。根據不同季節,還有加入蟹膏、蟹黃或蝦仁或春筍的創新。每只小籠加餡4錢,用戥子過秤,以保證質量。
歷年來,南翔小籠及其相關產品桂冠頻摘,榮獲金鼎獎、上海名特小吃、中華名小吃等榮譽稱號,登上了國家級名小吃
的寶座。
兩臂長出了肌肉
小小一只饅頭成了上海的飲食名片,就更叫人不能掉以輕心。
1996年,小姑娘游玉敏到了南翔饅頭店,同批進來了三個同學。最后實習期沒有結束,他們就都走了——太苦了。
品嘗小籠饅頭的秘籍是“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吸湯,蘸蘸醋,細細品”。吃小籠的時候,固然是優哉游哉的享受,但做小籠饅頭的過程,卻是枯燥又吃力。作為學徒,不僅每天早晨6點就要到崗,這意味著每天游玉敏天不亮就要出門。等到了店里,要做的種種準備工作,更是一場體力的考驗。
當時店里還沒有壓面機,揉面全靠雙手。攪拌準備餡料,也都需要手工操作。在八張八仙桌上,200斤的肉碼在上面,師傅們要自己動手選肉、改刀、絞肉糜、拌肉餡。肉餡是從冷鏈取來的,摸上去冰冰涼,師傅們徒手搗肉餡,手很快在冷肉中麻木失去知覺。等到工作完成,一雙手舉起來,又已經呼呼燙。
等到肉餡準備結束,肉里的血水已經從桌上流到地上都是。師傅們又要用抹布,而不是拖把,蹲在地上把一塊塊地磚全部擦拭干凈。在那三個月的實習期里,除了準備餡料,店里高峰期間還要去店堂里上籠,游玉敏每天回家時都和媽媽說:“我堅持不下來了!”
但再忍一忍,忍一忍,最后游玉敏不僅堅持下來,也留了下來。長此以往,小姑娘的兩臂,都長出了結實的肌肉。
城隍廟一道風景
學會做小籠饅頭不難,但要把小籠饅頭做好不簡單。
過去在餐飲行業,許多技藝的傳承都是在父子、母女之間相授。師傅輕易不會教授學徒。但等游玉敏進店時,正好遇到一個空當期,上面的師傅們都臨近退休,中層無人,師傅們毫無保留地教授年輕人,也把傳承小籠饅頭的擔子落到新進的年輕人身上。
1996年12月,游玉敏正式入職南翔饅頭店,1999年已經代表南翔饅頭店參加了全國烹飪大賽并獲獎,23歲就榮獲世界烹飪大賽金獎。師傅不僅將制作小籠饅頭的手藝傾囊相授,也手把手教游玉敏做秋葉包、咖喱角等花色點心。游玉敏從中得到樂趣,也從不同點心的制作手法里獲得靈感,反過來提升制作小籠的水平。
當年因為喜歡吃小籠包而留在了饅頭店里的小姑娘,長大后成了“南翔小籠制作技藝”第六代非遺傳承人,熟練掌握從包捏到烹蒸的10道完整工序,首創“小籠包捏雙搟操作法”,研制開發了15個小籠新品,創出“9克皮包21克餡”的粉作臺小籠制作法。游玉敏編制《南翔饅頭小籠標準化操作流程》,嚴格限定出籠率,讓小籠制作工藝有了規范化、標準化的流程。2018年,她又得到“上海市技師創新工作室”掛牌榮譽
。也在同一年,南翔饅頭店在國內外已有十余家連鎖店,涵蓋日本、印尼、中國澳門等地。
在游玉敏的推動下,南翔饅頭成功入選米其林“必比登美食推薦”
。她在家給兒子做燒賣,燒八寶粥,做鍋貼,也做小餛飩,卻不做小籠饅頭。因為在她看來,這樣看似非常平民的食物制作起來太過精巧,不能在私家廚房施展。她倒更樂意去學校和孩子們講講她所體會到的工匠精神。
如今,一年365天,在上海豫園的荷花池畔總有一列長隊等候著南翔小籠饅頭出籠,堪稱城隍廟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天南翔饅頭店光是鮮肉口味的小籠饅頭就要出約2200籠,這2萬多只落入上海人和國內外游客肚子里的小籠包,是這個城市的魔法。
作者 | 沈軼倫
豫園股份 創享快樂時尚生活
產業深度?快樂時尚集群公示丨上海市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候選名單
在拒絕了我6次之后,東方明珠終于為我點亮!!
百年老字號松鶴樓入選“中國餐飲品牌力100強”
“一籠愛·公益聚南翔”榮膺ONE FOSUN公益周十大明星公益項目獎
京城何處尋 蘇幫菜正宗!松鶴樓新版店首次亮相北京
90后競選餐飲百年老字號主廚傳承人!豫園文化餐飲發掘明日之星
喜報 │ 綠波廊酒樓陸亞明摘得“亞洲十大名廚”桂冠!
喜報!松鶴樓餐飲榮獲中國烹飪協會十佳服務品牌
舌尖上的進博會 | 加起來快500歲的豫園老字號閃亮登場
進博會歡迎晚宴上這道上海點心好評如潮!明年年中你也可以嘗到
手繪 | 老廟游園會 亂入奇怪生物?
童涵春堂榮獲“全國十大名品中醫館”
文化氣質?線下時尚地標豫園商城通過“國家級商旅文綜合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評估驗收
豫園海上梨園入選“環人民廣場演藝活力區”演藝地圖
黃浦購物:打造一座有溫度的購物天堂
豫園商圈停車寶典 | 周邊停車Parking信息指南!重磅收藏帖
中非合作論壇貴賓訪問豫園商城
美到犯規!50幅罕見絕版的豫園極品美照等你翻牌!
場面火爆 | 谷村新司上海演唱會大熱!他卻悄悄逛了兩次豫園
獨家集圖!維秘天使的豫園style,畫面太美~
日最短 情最長 “東方購物×豫園家庭日”于冬至成功舉辦
科技引領?線上時尚入口上海禮物,豫園制造!
一份來自上海的禮物 , “豫園三寶” 來了
原來這里竟有中國最頂級的獨立珠寶設計師!
重大資產重組完成 | 豫園股份迎來蝶變展翅時刻
融通整合 展望未來|豫園股份2018年度中期工作會議
重組推動業績及分紅歷史新高!一圖讀懂豫園股份2018年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話說上海】南翔饅頭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