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根脈的傳承》|一道名茶,兩大宗族,現代與傳統的對壘!
靈壑奇英,清溪香茗,處丘陵余脈,居東南遐城。
一道名茶,兩門宗族,觀音曉夢,帝王賜名。
一味口感,變化萬千,春水生津,秋香沁心。
一處原產地,彌谷披崗,曄若春敷,沐山巒之嵐,染風林之露。
從中國到英國日本,從西方到世界屋脊。
根脈傳承,生生不息。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魏月德與茶
福建安溪,西坪鎮松巖村,你可曾造這處原產地,因鐵觀音而聞名天下。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續承人魏月德:“1702年,我這個祖先魏蔭出生。一天晚上,在睡覺當中,就夢見觀音來點化他。魏蔭我送你一棵搖錢樹,采之不完,用之不盡,在打石坑石壁處。這個茶,色澤似鐵,沉重如鐵,又是觀音托夢所賜,那就叫“鐵觀音”吧。從那天起,1725年就開始命名為“鐵觀音”。”
在魏氏祖宅里,傳承著百年的鐵觀音制作工藝。
不同于其他產區烏龍茶的工藝。竹篾盤,自房梁而懸垂,這可是鐵觀音特有的搖青技藝呢。
魏月德采用18道工序手工制作的傳統鐵觀音,作為閩南烏龍茶的代表,曾被賣到過十八萬一斤的價格(厲害了word哥),故而便有了“魏十八”這一稱號。
何為好茶的標準?
渴望將鐵觀音的復雜工藝,統一標準化。是八馬茶企業掌門人王文禮的期望。
王文禮:“1736年,我的先祖王士讓發現了安溪好茶,曾乾隆皇帝就御賜“鐵觀音”名揚天下,這個是“王說”的版本,到我這邊,剛好是十三代,鐵觀音是不斷地推陳出新,就是不斷的在發展。”
鐵觀音神秘的面紗下,是不同的傳說。是觀音托夢所賜,亦或是帝王賜名。不同的版本,歷史成為故事,故事變成傳說。
如何運用技術手段,將鐵觀音的工藝模式化將茶葉還原到飲品的本質,最大量產,覆蓋更多的消費群體?
茶竟然還有實驗室?
王文禮又是如何建標準來生產?欲知詳情敬情鎖定周五晚21:20《茶界中國》。
人均茶葉消費量世界第一的國家-英國
沃本修道院,19世紀40年代,下午茶的誕生起源。
曾經的英國貴族,只有早晚兩頓正餐,兩餐之間,漫長饑餓。
然鵝,幾片面包,再配上一壺中國好茶,這是貝德福公爵夫人的解決辦法。(維多利亞女王的侍女,貝德福德第七公爵的夫人安娜瑪利亞,是她將下午茶介紹給了英國社會。)
自此下午茶成為皇室貴族社交圈的時尚,并且迅速普及平民。
日本-茶鋪的第24代傳人
京都。位于宇治橋頭的通圓茶鋪,是日本最為古老的一間茶店。
通圓佑介,茶鋪的第24代傳人。
八百年來,老茶鋪一直堅守著茶葉的高品質。與日俱增的游客是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堅守傳統,與時俱進,通圓佑介也在思考著古老茶鋪的經營,如何能更貼合當下的時代。
清香型與濃香型“鐵觀音”
(童鞋們,敲黑版了,請認真收看以下內容,將可能與抽獎活動密切相關哦?)
清香型鐵觀音
其形,如螺髻蜻首,似蟬鬢云鬟。
其色,青蒂綠腹,鑲紅襯膚。
其香,馥郁芳馨,七泡過后,仍蘭花飄逸不絕。
鮮爽,淡雅,細膩且豐富,醇厚也悠邈。
獨特的觀音韻,這種近乎于抽象的口感定義,是鐵觀音最為妙不可言的味覺體驗。
濃香型鐵觀音
色澤烏潤,圓結重實。
半發酵特殊工藝,口感或花香,炒米香,蜜糖香,焦糖香。
焙火的溫度不同,決定著不同的香氣。
口感厚實,回甘強烈。
相較與清香型鐵觀音黃綠明亮的湯色,濃香型呈現出一派金黃。
焙火的溫度越高,湯色便越深。
茶為君,火為臣。
蓋杯蕰香,茶水涵香,杯底留香,三香合一,方為上品。
一道名茶,兩大宗族,現代與傳統的對壘,不同的價值觀,相同的世代傳承。 欲知詳情敬請關注周五晚21:20播出的《茶界中國》。
P.S
江蘇衛視每周五晚21:20首播沒趕上的小伙伴們不要錯過
周四晚23:20的復播哦!!!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今天,星期四,一杯桑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