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寬寬快招出身,加盟商是韭菜幫?喜姐炸串正遭受廣泛質疑
溫馨提示:本文約4748字,燒腦時間13分鐘,筷玩思維記者李云龍寫于南京。
你會花50萬去開一家炸串店嗎?或者換一種說法,你愿意為一家炸串店投資多少錢?
在抖音“喜姐炸串加盟”賬號下,幾乎每篇內容都在說加盟了之后如何如何賺錢、生意如何如何火,內容從門店爆單到家庭主婦、高管辭職賣炸串日賺幾位數,以此同時,也有不少賬號發視頻或者評論自曝家短,揭露這個品牌加盟后虧損才是常態。
有尖銳的聲音指出,十萬內就能開一家炸串店,喜姐炸串屬于標準凍品模式,其前身是圈內眾所周知的快招公司,如果特地花大幾十萬去加盟真是韭菜到了極點。還有一撥人說,看到很多喜姐炸串的門店都沒什么生意,這個品牌并不值得加盟。我們也看到有個別聲音對喜姐炸串的招商加盟模式直接破口大罵,聲稱不少朋友都被這個品牌坑了。
如果要做炸串,加盟真如喜姐炸串官方號說得那么好嗎?
極致的標準化使得喜姐炸串的產品競爭力極致低下
炸串是一門現代才有的新興生意,古代糧食都不夠吃,炸個油條還是在和平時期逢年過節的小康人家才吃得起的奢侈食品。不要去想炸串有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淀,這是知識不足的自嗨。
第一波炸串店是人們家里有糧、買得起肉,生活好了之后才有的進一步需求,80、90年代過年的時候,有閑情的人家會做一些油炸食品作為零食,不過尋常也是很少見的。
接近2000年,在學校門口、各大美食街、夜市、菜市場附近等人流較大的地方,炸串推車就逐步遍地開花了,那時候只要買得起炸串車,身上有幾百塊、上千塊就能出來做炸串的生意。這幾乎可以說是炸串品類最早的走街外帶。
再過十多年,2010年之后,不少炸串攤位升級為炸串店,顧客有個位置可以坐著,人均上到5-15元就很正常了,但此時的客群依然把炸串當成小吃,過個嘴癮就行。
到了今天,炸串從一款油膩的小吃變成了資本心中的時尚產品。喜姐炸串做了兩個事兒:一是提高肉的占比,以形成凍品化;二是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拉高客單價。
在喜姐炸串的菜單上,除了臭豆腐、香菇、杏鮑菇、玉米粒外,其它全是主食和肉食。對于綠色的食材,除了星星點點撒上去的蔥花,綠葉蔬菜在喜姐炸串產品里完全是0。
客單方面,以上海門店為例,點評推算它的人均在30元左右,但品牌方認為30元并不是終點,比如喜姐炸串在點評的單人餐價格分別為25.9元、33.5元、40元,消費者花了25-40元,最后只能得到4-5款產品,因為喜姐炸串為了效率,大多產品捆綁銷售,10-30串為起點。
我們再對比上海的其它炸串店,“阿叔阿姨的店·蘸醬炸串”,它和喜姐炸串相比不僅肉的產品更豐富,還有著金針菇、娃娃菜、炸牛奶、藕合等蔬菜和其它特色產品,門店雖小,但起碼有座位,大多產品也可以一串起點,不過看起來這同樣是放加盟的生意。
“孫記炸串小店”就有豐富的蔬菜,比如海帶、豇豆、花菜等,還有炸餛飩皮、螺螄肉、豬排、旋風薯塔、茄子等特色產品,門店有座位,消費是10元起步,人均在30元左右,這家門店看起來更有餐飲煙火氣、少了一些資本的味道。
除了常規的肉食產品,夸父炸串的產品類別還有“素食串”、“海鮮串”、“能量主食”、“啤酒飲料”,產品更多元,自然也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比如從點評來看,上海喜姐炸串多數門店的評論數基本沒破千,而夸父炸串日月光店的評論數則超過了2500條。
喜姐炸串加盟商應思考:自己是加盟商還是“韭菜幫”?
我們還對比了不少其它的炸串品牌,單從產品的角度,喜姐炸串的產品豐富度幾乎是最貧乏的,就連外賣能點到的飲料也只有可樂、雪碧、礦泉水這些,看起來為了效率,喜姐炸串幾乎廢掉了門店的發展寬容度。品牌方不僅不為加盟商考慮,也不為加盟商的市場競爭力考慮,甚至也不為顧客體驗考慮。
但這真的是為了效率嗎?
不,其實是為了賺錢,而且是為了從加盟商身上賺錢。
在加盟商投資這一項,費用包括品牌加盟費、管理費、設備費、保證金、首批料等等,開一家喜姐炸串,即使不含房租、轉讓費、人工費,一個加盟商首次投入起步就可以為喜姐貢獻15.98萬-22萬的收入。
據加盟負責人爆料,不到2000家的加盟商通過物料就可以給喜姐炸串帶來差不多8.5-13億元的年收入。對于產品拿貨,100%需要總部提供,加盟商就像一個沒有任何自由的打工仔。為了讓加盟商物料100%從總部采購,喜姐炸串的產品只能完全標品凍品化。
標品凍品化的意思是“喜姐炸串菜單上的所有產品,基本都可以在凍品市場找到”,但反過來說,凍品市場可以拿到的產品,喜姐炸串卻是沒有的。這也是為什么喜姐炸串門店產品競爭力如此低下的核心原因所在。
此外,喜姐炸串產品不多,為什么大部分產品還是按10串起點?這也是為了集采,降低品牌方的供應鏈成本,更可以降低品牌方心力。加盟商把你當品牌方,品牌方卻把加盟商當韭菜幫。從加盟商身上賺錢,這大概是喜姐炸串的商業模式,這也是大多數快招品牌與常規招商品牌的區別所在。當然,如果翻看過往,其創始人王寬寬在賺快錢方面同樣有著極為豐富的從業經驗,這一點圈內人都很清楚。
據王寬寬自述,自己高中時不好好讀書,為了快速賺錢經常去網吧通宵賣電子書,上了大學然后直接輟學,期間創業十幾次,核心都是圍繞“快速賺錢”這四個字,快速賺錢甚至成了王寬寬創業的第一性原理和慣性動作,更造就了王寬寬個人的階層習慣,之后王寬寬被曝賣保健品、賣直銷課程、開王貴仁麻辣燙等典型快招品牌,這就是王寬寬個人的經濟周期。
一個品牌敢不敢讓加盟商自己去采購食材,這代表了品牌方的實力和門道所在,比如在麻辣燙品類,楊國福和張亮提供底料等核心產品,對于蔬菜以及其它生鮮食材,加盟商是有自主采購權的,加盟商可以根據市場和顧客需求決定要哪些產品、不要哪些產品,以做到本土差異化。
有不少品牌研究對喜姐炸串分析后認為,喜姐炸串的產品設計有明顯的缺陷,江哥加盟評論指出:只上凍品這點不是為加盟商創造更多的營收模型,而是方便品牌的供應鏈管理,而且喜姐不上,不代表其它炸串品牌不上。
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不給加盟商采購自主權其實也沒有問題,但問題在于品牌方有沒有完善產品模式的能力,這看的是品牌方有沒有真正為加盟商和顧客需求做深入的調研和滿足。完善的產品服務能力+不給自主權,這叫品牌賦能,否則就是自私自利+使絆子。
有些人會認為,不給加盟商自主權,品牌方是為了食品安全,但實際并非如此。深入來看,喜姐炸串的加盟管理和食品安全也做得并不穩固,在黑貓投訴平臺,我們看到有不少顧客反饋吃出不明物品、蟑螂、毛發以及食材變質等內容。
發展模式被指自斷手腳,喜姐炸串前路九死一生?
據企查查顯示,王寬寬控股公司開庭公告11起,立案信息1起,司法案件8起,且主要涉訴案由是“特許經營合同糾紛”。看來因與加盟商的合作,兩方上法庭的案件并不少。
另據創業最前線媒體報道,喜姐炸串在發展過程中也遭遇過行政處罰,據天眼查顯示,2022年9月13日,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南京無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楊浦第一分公司罰款2萬元,沒收違法所得9813.4元。原因是該公司在2022年1月28日至2022年2月18日期間,擅自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從事食品經營活動。而該公司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是在2022年3月1日才拿到的,因此存在無證經營的情況。
據悉,南京無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楊浦第一分公司是喜姐炸串在上海開的第一家直營門店,主要承擔上海拓展業務的內部及加盟商用于技術培訓、實際操作場地使用,而對于這家公司無證經營的原因,喜姐炸串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公司管理疏忽”。
在抖音視頻,有博主大罵喜姐炸串不講武德,在一條美食街居然讓加盟商開炸串店,該博主認為,美食街任何一家攤位都比喜姐炸串的競爭力更高,但作為品牌方不給加盟商分析選址,這是為了收取加盟商費用毫無底線的做法。
1)、走高標準、易復制的路子,市場被分走也是自己一手造就
我們從行業可見,炸串賽道目前涌進了不少快招品牌,它們拿著標準化的凍品進入行業,把整個品類的潛能稀釋得幾近于無。
值得關注的是,炸串品類的標準化也迎來了不少“跨品類競爭對手”,蜜雪冰城北京、鄭州等門店試點推出了“雪王炸串”,10元10串,還能再送2串。正新雞排有串、有炸爐,其推出炸串也是理所當然。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純供應鏈產品上,復制出一家新的快消炸串店,或者在原有菜單上加入炸串產品,這是完全沒有壁壘的。而在菜單上,無論是尋常夫妻炸串小店還是正新雞排等大品牌,喜姐炸串與它們相比,無論從產品、價格、模式等方面來看都基本處于劣勢。
這種局面其實也是喜姐炸串一手造就,當一個品牌走高標準、易復制的路子,就必然會迅速出現一大堆雷同的品牌來分食市場。
一方面,在沒有個性化、只講效率的競爭思維之下,極致標準化的前優勢在后期必然成了對未來發展空間的限制,我們看到在喜姐炸串門店外,一些炸串推車小攤、炸串夫妻店反而生意更好,因為沒有標準化限制的小攤小店產品更多元、價格更親民,顧客還可以隨意搭配。
據NCBD(餐寶典)數據,截至2023年3月2日,五爺拌面在過去一年到一年半的閉店率高達41.8%,在過去的15個月里,五爺拌面關了將近600家店。五爺拌面閉店率如此之高核心原因就是高度標準化下的產品力很弱,五爺拌面的今天局面就是喜姐炸串的明天?
另一方面,喜姐炸串把炸串當成全部的生意,在品類不夠強勢的情況下,純粹的炸串小店反而敗給了體量更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且產品更多元的蜜雪冰城和正新雞排。
2)、沒有長期思維,也完全不為加盟商的未來生存考慮
炸串嚴格來說不算高頻剛需,它的消費頻率其實是很低的,這也是其它炸串門店(包括夸父炸串等品牌)為什么要在豐富產品的同時還加入其它品類的原因,但喜姐炸串依然在炸串小店上費力賺加盟商的錢。大概喜姐炸串不僅沒有長期思維,也幾乎不為加盟商的實際生存所考慮。
光界品牌設計在抖音分析喜姐炸串的視頻里提了一句,“喜姐能出來,90%是因為他是快招公司出來的,大家都知道”。有評論認為,該品牌本身就是想著從快招做起,再從快招脫身,所以從根本上就沒有考慮到加盟商的利益,更多是考慮如何從加盟商身上賺到錢。
有加盟商自曝內幕:10%的門店賺錢,60%的門店盈虧平衡,30%的門店虧損,這不是一門值得做的生意(加盟商僅針對這個品牌而言)。
然而喜姐炸串放著加盟商的各種訴求不管,品牌還在各大渠道宣傳40萬開一家炸串店很正常,鼓吹更多加盟商入局,其心可誅。
在澎湃新聞,我們看到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如此評價喜姐炸串:“其本身并無很強的綜合實力,也沒有太多的資源的沉淀,僅靠融資助力,從長期發展來看,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且以加盟為主要拓展形式,對品牌自身來講,整個風險是極高的,因為每一個加盟店都是一個定時炸彈,且自身護城河也難以建立起來”。
舉個例子,有網友投訴稱自己大年初一在喜姐炸串門店買了3樣單品,查看訂單時發現多了費用,但是多的那一部分費用被收銀員給涂掉了,然后他就看見柜臺上面寫了“春節期間每樣單品增加一元”的牌子,該消費者表示,“不理解,對于這種全國連鎖店,要漲也是一起漲,為什么只是那個店漲價?”。
此外,今年1月,又一網友吐槽喜姐炸串品牌方做活動,但美團顧客不接待,在此之前廣州汕頭潮陽區谷饒鎮陽光百匯店也出現過同樣的事件。
華蓋之下劣跡斑斑,不顧加盟商利益的品牌還要多久才崩盤,這大概只是時間問題。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