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上門經濟”來敲門……
在家就能吃到“大廚”上門做的飯菜,買菜、做飯甚至是洗碗還都不用管;
假期出游,家里的“毛孩子”不用送去寄養,有人上門喂食、鏟屎;
工作忙碌一天,不用出門即可享受上門按摩;
寶寶滿月,理發師上門剃胎發……
以前這些只能去門店享受到的服務,如今正“搬”到家中。
隨著生活工作節奏開始加快,一些“點對點”的上門服務業態正受到人們的關注和歡迎,以“上門代廚”“上門喂養”等為代表的“上門經濟”成為很多年輕人追求效率與便利的新潮流。
科技的進步,已經讓人們幾乎可以在線上購買到一切服務。
“花錢買便利”的背后,是社會分工不斷走向精細化、專業化,不僅催生新興行業,同時促進了消費轉型。
各種形態的上門服務讓人省心不少,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隱患。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新興的服務,上門服務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可以通過設置行業標準、網絡平臺規范等方式進行完善。
當服務來敲門
上門喂貓、上門代廚……
互聯網的風一吹,“上門服務”遍地開花,“上門經濟”悄然興起。
如今在社交平臺上,上門喂貓形成了一股風潮,有人幾天收入上千元;能夠提供買菜服務、做飯服務甚至洗碗服務的上門代廚,越來越受年輕消費者歡迎,不少家庭的年夜飯就是請來的代廚現場制作……
動動手指
就有人上門為你服務
據了解,“上門經濟”的服務模式依托于社交媒體平臺,大多由服務提供者個人在線上平臺發布內容招攬消費者,通過雙方協商來完成交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動動手指就有人上門為你服務,使得“上門經濟”的分工越來越細化,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喂養寵物、代廚做飯、家政服務、美甲按摩、家電維修等。
寵物喂養、上門代廚,這些以往需要消費者到店享受的服務,先后被改變成為可以任意選擇時間在家進行的形式。這種服務方式,使得消費者和服務者擺脫了線下門店的限制,消費的形式也變得更加自由、靈活。
上門喂貓遛狗
加糧、換水、鏟屎、陪玩
上個月,滄州市民王女士定好要去三亞拍婚紗照,來回需要4天。但家里養了一只藍金漸層貓,想到“留守”在家的貓咪沒人照顧,王女士很是苦惱。“我想把它送到寵物店寄養,又擔心貓咪突然換了環境不適應。”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王女士在某平臺上尋找到上門喂養寵物的服務。按照商量好的價格,4天一共付費120元(上門喂養1次30元)。4天后,王媛媛回家看到貓咪精神狀態很好,覺得非常滿意。
在小紅書上搜索“上門喂貓”“上門喂養”等關鍵詞,可以看到很多筆記,根據描述,提供的服務內容基本上是給寵物加糧、換水、鏟屎、打掃、陪玩等。單次的價格從20元到100元不等,在同一城市,一般會根據距離遠近、寵物種類和數量等,確定最終服務價格。
小紅書截圖。上門廚師去家里做年夜飯
7天收入上萬元
不僅是喂養寵物,上門做飯、美甲等多種生活服務,也都在做出場景由門店向客戶家中轉換的嘗試。
春節期間,不少家庭聘請了專門的廚師來家里做年夜飯,有媒體報道稱,有廚師春節7天收入能夠達到上萬元。
在社交平臺上,已經有專門組織廚師提供上門做飯服務的店鋪,并推出了不同的套餐,比如4道菜之內,人工費88元;6道菜,人工費128元。菜越多,相應的人工費就越高,買菜跑腿、餐前清潔、餐后清潔的費用,也隨之增加。此外,還推出了包月定制和會員充值業務。
相關服務訂單增長40%
據在線平臺統計數據顯示,2月以來,以“上門代廚”“上門收納”等為代表的平臺“上門經濟”快速發展,相關服務訂單量環比1月增長40%。
在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花錢買便利”似乎成為了一種愈加普遍的生活方式。
圍繞著“上門”,越來越多的“上門”生意模式正在形成。
有人成立100多人代廚團隊
有人兼職喂貓春節賺了2000多元
“上門代廚”“上門喂貓”為何流行?這些服務有什么特點?有哪些就業機遇呢?
上門代廚成立團隊
每月400多單 家庭餐四道菜最低88元
張要紅是一個代廚團隊的負責人,目前團隊擁有100多名成員。她說,在春節假期中,整體營收情況還是很不錯。“一般周末和節假日訂單比較多,放假嘛,大家都想請朋友吃個飯聚一聚。每個月下來就是400多單的樣子,平均每天15單左右。”
“上門代廚”并沒有貫穿張要紅的整個職業生涯,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的她,畢業后也在相關領域工作,直到去年8月,張要紅在網上無意間刷到一個上門做飯的視頻,“當時很好奇,覺得很新穎,就點進去看了一下博主做的菜后,覺得我也可以做,然后說干就干。”張要紅說。
正是這一次上門給別人做飯的嘗試,讓她選擇放棄了原本比較穩定的工作,開始創業。
每次在社交平臺上接到訂單,張要紅都會跟雇主商量菜品選擇、口味偏好等。她介紹,目前的收費不考慮距離因素,主要是對服務進行收費,對外的報價都是明碼標價,沒有任何隱形收費項目。根據顧客需求選擇,有家庭餐、宴會餐、定制餐等,人工收費標準不同,比如家庭餐四道菜最低88元,最高118元。此外,針對餐前餐后清潔和買菜跑腿等額外服務,也會收取一定費用。
兼職喂養“毛孩子”
春節上門喂寵賺到2400多元
相比之下,“上門喂貓”“上門遛狗”等服務更具有趣味性,且更不需要什么專業技能,因此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參與其中。
今年春節,留在杭州過年的許樊一共上門陪伴了37只留守“毛孩子”。
“上門喂寵”只是許樊的一份兼職,他本身是一名房企從業者,但出于對小動物的熱愛,早在廣東老家,許樊便加入了當地流浪貓救助協會。
去年10月份,許樊接觸到上門喂寵這份兼職,因為本身工作不太忙,愿意悉心照顧“毛孩子”,就一直做到現在。“假期需求量比較大,今年春節我接了24個上門喂寵的訂單,共有37只貓狗,最多一天跑了19單,早上七點多開始,差不多五六點鐘結束,最晚的一天是持續到晚上11點半。”許樊稱,每一戶上門耗時30到60分鐘。
費用方面,許樊根據客戶家的距離劃定了價格標準:3公里內,20元/次;6公里內,40元/次,10公里內,60元/次,沒有其他額外收費。他表示春節前后通過上門喂寵賺到2400多元。
“上門助浴”服務高齡老人
每次收費200元 一天能接三四單
作為“上門服務”的另一種形式,上門助浴也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認可。
陜西西安一家“上門助浴”品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門助浴包括:剪發、修腳、泡澡、搓澡、按摩等內容,這樣“一條龍”服務收費在200元左右。
該品牌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他們的上門助浴服務已基本飽和。“一組3~4人的團隊一天能接到三四單,基本每單兩小時。”負責人表示,上門助浴服務人群多是高齡、失能和殘疾的老人。
該負責人還透露,“在上門助浴過程中,部分老人在心理上有些抵觸的,所以,我們也配備了專業的心理輔導,幫助完成服務工作。”
“上門經濟”是門好生意嗎?
“錢”景如何呢?
從業人員并非專職人員
更多的是兼職人員
實際上,不管是上門喂貓還是上門做飯,都不是新鮮事物,與此前不同的是,從業人員并非專職人員,更多的是兼職人員。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春節期間,上門代廚、上門喂貓等上門生意又開始火熱,相較于此前的家政服務、上門維修等生意,如今的上門生意無論從需求方還是服務提供方而言更加細分化、專業化和個性化、社交化,更加強調服務體驗,且服務評價和篩選機制也以社交化形式實現了市場化與社會化。
社交平臺發揮巨大作用
出現專業的平臺提供上門服務
相較于此前通過家政公司尋找服務人員這一單一途徑,如今社交平臺在生意的達成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由此,也出現了專業的平臺提供上門服務,如“小布在家”“貓巷”“干飯集團”等,該類平臺通過考核、測評、培訓等環節,篩選服務人員,服務人員通過平臺接取訂單,為顧客提供服務。
這么看,“上門經濟”的優勢在于便利、靈活,為打工人提供了兼職的機會。
超過四成的收納師
年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
隨著“上門經濟”的火熱,傳統家政行業又受到了怎樣的影響?
據報道,在廣東深圳龍崗的一處家政培訓中心,很多人原本是家政行業從業人員,在學習收納課程。完成課程后,他們可以再接“上門收納”的訂單,也有一部分人,計劃成為職業收納師。近幾年來,這一細分市場快速發展,收納師收入不低,進行培訓的人也越來越多。
廣東深圳某家政培訓機構培訓教師何靖說:“剛開始人不多,因為剛開始很多人對整理收納有誤解,和保潔還是分不清。但是2021年的時候,人社部正式把整理收納作為一個新興行業,越來越多人愿意從事這個行業,超過四成的收納師年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
“上門收納”等新興業態為家政人員帶來了新的收入來源,事實上,很多人都非常看好時間靈活、收入相對較高的“上門經濟”。有家政機構的培訓老師表示,即使是一些曾經只有月嫂、保姆等會選擇的烹飪培訓課程,目前報名情況也比以往更好,其中很多人都是想在學習后成為兼職上門做飯師。
上門服務相關企業數量逐年增長
今年開年至今已新增44家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上門服務相關企業1.45萬家。2018年—2022年,上門服務相關企業數量逐年增長,今年開年至今已新增44家。
相比于家政服務、上門維修等必須在家庭場景內完成的服務,上門喂寵、上門代廚、上門理發等將服務場景“搬”到了家中。寵物生活服務平臺小布在家創始人彭德政認為,這反映出個性需求更加分散化、多元化,社會分工更加精細化、專業化,上門陪伴寵物等經濟形式在規范發展的前提下將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惹“吐槽”
律師:需簽訂協議厘清責任
在帶來“紅利”的同時,“上門經濟”也有“成長的煩惱”: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人身財產和個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專家表示,應通過加強從業人員資質審核和技能培訓、建立健全有關制度并加強監管等方式促進“上門經濟”規范發展。
上門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財產安全、隱私等問題不容忽視
“分不清貓糧和貓砂”“切菜切得滿地都是”“人到了但工具沒帶全”……社交平臺上,消費者對于上門服務質量的“吐槽”五花八門,還出現了不少“避雷”帖,通過分享親身經歷提醒大家如何避開不靠譜的服務。
除了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外,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賾表示,上門服務還可能出現因故意或過失導致的侵權現象,人身財產安全、個人隱私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更是人們普遍關注和擔憂的問題。
上門服務平臺需有身份審核、
技能培訓、監管考核
在從業人員看來,上門服務平臺對人員招募應該有相對完善的流程和標準。比如,申請成為伴寵專員必須實名,并經過養寵方式、應變能力等多維度的考察。上門代廚申請人必須提供健康證,并對其進行現場廚藝考核等。
除了身份審核和技能培訓外,對于服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糾紛,以及提供和接受服務雙方的權益保障等問題,平臺也在探尋解決方案。
比如,寵物生活服務平臺給每位寵物喂養人員提供的工具包里備一個直播支架。喂養人員將喂貓遛狗的過程直播給客戶,不僅能夠通過更透明化的服務讓客戶放心,也方便平臺對喂養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管考核,還有助于在發生糾紛時提供責任劃分依據。
簽訂書面協議
明確約定雙方權利義務
河北厚諾律師事務所律師雷家茂提醒,上門服務雖然金額較小,但雙方最好簽訂書面協議,明確約定雙方權利義務,如上門喂養寵物協議需明確約定寵物傷人、丟失、傷病或者死亡等的責任劃分、免責情形,以及明確約定喂養期間、費用標準、支付時間及方式等事項。
與此同時,年輕人依靠“上門喂養寵物”“上門做飯”等獲得兼職收入后,也應當在年度匯算時申報相關收入。此外,上門做飯人員屬于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雷家茂稱,兼職人員也要注意遵守相關法規,辦理健康證明。
交易平臺、社交媒體
應承擔連帶責任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楊曉波律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4條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或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要求賠償。
楊曉波認為,消費者在網絡平臺選擇上門服務的時候,是信賴平臺的。消費者合法權益受侵害,網絡交易平臺未采取必要措施,應承擔連帶責任。
“即便是社交媒體,如果允許發布推廣信息,涉及有償交易,也應承擔相應連帶責任。”
編輯 | 徐曼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我的草原從哪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