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19日消息:截至2025年10月17日當周,全球玉米價格大多是在,基準芝加哥玉米期貨上漲逾2%,結束連續四周下跌走勢,主要因為出口需求穩健,美國部分產區玉米單產低于預期,市場期待中美高層會晤帶來積極進展。
周五(10月17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2月玉米期貨報收4.225美元/蒲,較一周前上漲2.3%;周五,美灣11月船期的2號黃玉米現貨報價為每蒲5.015美元,比一周前上漲1.6%。泛歐交易所3月玉米報收185歐元/噸,下跌0.3%。阿根廷玉米上河FOB報價為203美元/噸,上漲1.5%。巴西B3交易所玉米期貨報每袋65.53雷亞爾,上漲0.5%。
本周國際原油期貨連續三周下跌,因為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美國經濟出現疲軟信號。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再次會晤討論烏克蘭問題,也令油價承壓。全球基準的12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報61.29美元/桶,比一周前下跌2.30%。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98.192點,比一周前下跌0.55%。
從需求端看,美國玉米出口表現是支持玉米反彈的主要因素。盡管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導致周度出口銷售報告停發,但是出口檢驗數據顯示,2025/26年度開始一個多月以來,美國玉米裝運量已達790萬噸,顯著高于去年同期的480萬噸。本周也有零星的招標消息,其中韓國以234.80美元/噸的價格購買了至少兩批產地可選的玉米,這表明近期玉米價格回落已激發了亞洲買家的逢低買入興趣
與此同時,美國乙醇行業繼續為玉米市場提供穩定需求支撐。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報告顯示,上周乙醇產量小幅回升0.3%至107.4萬桶/日,表明季節性維護接近尾聲。若這一日產量持續下去,美國乙醇行業全年將消耗55.5億蒲玉米。美國中西部乙醇工廠的凈利潤仍維持在每加侖25-30美分左右,盈利能力尚可。
從供應端看,美國玉米收割速推進。未來6-10天中西部天氣預計溫暖干燥,任何因東部玉米帶降雨造成的短暫中斷都將很快恢復。盡管大量玉米收獲上市帶來商業套保壓力,但是來自農戶的單產報告顯示單產表現參差不齊,產量前景仍有不確定性。市場普遍認為這可能導致全國單產預估向下修正,為玉米價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在南美,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首次預測2025/26年度巴西玉米總產量為1.386億噸,雖然遠遠高于美國農業部當前預測的1.31億噸,但是較上年的1.411億噸小幅減少1.8%,這也有助于穩定玉米市場情緒。目前南美天氣狀況對播種和農田作業“總體有利”,盡管市場將密切關注拉尼娜天氣強度以及對巴西南部的影響。
從宏觀環境來看,市場密切關注兩周后中美兩國元首在APEC峰會上的潛在會晤。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承認他計劃對中國加征的100%關稅“不可持續”,并表示美中關系不會有問題。這一表態有助于美國股市以及芝加哥農產品期市受益。市場普遍預期,雙方在會晤前仍在努力爭取籌碼,任何積極信號都可能增強玉米市場樂觀情緒。
下周市場將繼續關注美國收割單產的實際報告、乙醇行業和出口需求的持續性,以及中美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考慮到全球供應預期仍偏向寬松,玉米價格想要持續反彈,都需要美國出口保持強勁,才能抵消全球供應龐大以及美國收割壓力的制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