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全球鰹魚(Skipjack)原料市場延續緊張走勢。泰國曼谷與厄瓜多爾曼塔兩大金槍魚加工中心價格同步走高,反映出西中太平洋捕撈量持續偏低及供應鏈吃緊的市場態勢。
根據UCN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41周(10月6日至12日)曼谷鰹魚CFR(成本加運費)價格保持在每噸1,600至1,700美元區間,較上周基本持平,但成交重心已上移至1,650美元以上。多位在西班牙維戈(Vigo)行業會議上的貿易商透露,新成交報價多集中在1,650-1,675美元/噸,部分高端訂單甚至逼近1,700美元/噸。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西中太平洋漁場(WCPO)捕撈持續不佳,尤其是中型圍網船隊回港延遲,導致原料抵達曼谷數量有限。若這一趨勢延續,10月下旬價格可能繼續小幅上探。亞洲一家大型采購商表示:“目前成交價穩定在1,600至1,650美元/噸之間,但船運供應緊張,沒有下調空間,預計很快將站穩1,700美元。”
另一方面,歐洲市場的罐頭成品貿易在本月德國科隆 Anuga 食品展上表現平淡。盡管買家觀望情緒濃厚,但亞洲原料價格已出現堅挺跡象,并陸續傳導至下游分銷商。業內普遍認為,除非捕撈情況明顯改善,否則10月全球鰹魚原料價格將繼續維持穩中偏強格局。
相比之下,厄瓜多爾市場漲勢更為明顯。作為東太平洋最大金槍魚登陸港,曼塔9月船邊價(ex-vessel)已升至每噸1,700美元,創下兩年來新高。10月初部分交易更在1,725-1,750美元區間達成,個別報價高達1,775至1,800美元/噸。來自大西洋和印度洋雙區域運營的供應商報價明顯偏高,帶動整體市場重心上移。
受供應緊缺推動,曼塔的鰹魚市場正成為全球價格風向標。業內人士指出,厄瓜多爾漁場正處于禁漁期尾聲,鰹魚捕撈量偏低,而罐頭工廠訂單仍然旺盛,這種“低產高需”的格局正不斷放大價格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