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消費者的你
在貨架上看到產品時
對于產品生產過程是不是有點好奇呢?
逛超市時拿起醬牛肉會不會猶豫“這肉干凈嗎”?
選香腸會不會糾結“生產時衛生嗎”?
其實,2024年9月6日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生產衛生規范》(GB 19303-2023),早從生產端給咱們的熟肉制品“上了保險”。
該標準規定了熟肉制品生產過程中原料采購、加工、包裝、貯存和運輸等環節的場所、設施、人員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準則,以保證熟肉制品最終安全合格出廠。
1.你愛囤的醬鹵、香腸,
生產環境先過“嚴苛關”
買熟肉制品最擔心“車間臟”?這個國標早把生產環境管得明明白白:
工廠不能建在垃圾場、化工廠附近,先保證周邊對食品沒有顯著污染,要從源頭杜絕“環境臟”;
車間還要合理劃分為原料倉庫、加工車間、包裝車間等,像你愛吃的醬牛肉,生料、熟料和包裝好的成品不能混放,避免交叉污染;車間地面、墻面都要用容易擦干凈或消毒的耐用材料,防止異物等掉進肉制品里。
2.你關注的“肉新不新鮮”,
原料端有“雙保險”
挑熟肉制品時總怕“用了不新鮮的肉”?國標直接卡死原料關:
不管是做香腸的豬肉,還是醬牛肉的牛肉,都得有正規動物檢疫證明,豬肉還應具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原料不能用于生產;
調味用的鹽、醬油,也得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不能用過期、劣質輔料,你吃到的每口咸香,背后都要有合格原料在支撐。
3.你常忽略的“細節”,
其實都有標準盯著
怕“沒煮熟”?像鹵肉、烤腸、發酵火腿的加工溫度、濕度和時間都有精準要求,既要保證熟透,又不會煮太老而丟失營養,你咬到的每口軟爛,都要算好溫度、濕度和時間;
怕“包裝不衛生”?裝肉的包裝得是安全無毒的材料,還要能防潮、防氧化。你買回家放冰箱,這樣才不用擔心包裝漏了、產品變味;
怕“買著不合格品”?每批熟肉制品出廠前都要檢測微生物、理化等指標,只有合格才能上架。你拿在手里的產品,必須經過“層層考試”。
4.囤貨時的“貯存顧慮”,
國標也想到了
咱們喜歡一次多買幾包熟肉制品囤著?國標早給貯存定了規矩:
需要冷藏的香腸、鹽水鴨等,倉庫溫度必須按照相應要求達標;
倉庫里的熟肉制品還得“先進先出”,這樣才能不用擔心買到積壓太久的產品,囤貨時更放心。咱們平時買的每一口,從車間環境到原料、加工、貯存,都有GB 19303這個“隱形衛士”定規矩、在把關。
通過國家標準系列解讀
揭秘了熟肉制品上市前的層層“安全密碼”
大家選購醬牛肉、香腸等時
就了解這些美味背后
原來藏著這么多安心的標準啦
供稿:食品生產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