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賣出40億估值,M Stand能成為中國版星巴克嗎?#熱點復盤#
圖片拍攝:李明珠
近期,消費投資賽道掀起的融資熱潮不斷,繼各類面條瘋狂吸金之后,咖啡又成了一個大熱門。
7月23日,一則新咖啡品牌的融資消息掀起了一股熱潮,2017年成立的新銳咖啡連鎖品牌M Stand B輪融資金額超5億人民幣,預估投后估值約40億。要知道在半年前,2021年1月份,對外宣布A輪融資時候,這個品牌才只有7億估值,這意味著短短6個月就估值翻了近6倍。實際中可能還比這更高,因為搶的機構太多,很多手握大把鈔票的投資人還都在排隊,等待下一輪融資開放的時間。
一杯咖啡賣出40億估值,不禁讓人感嘆,到底是為什么能值得如此高價?原來自己每天路過公司樓下并不張揚的賣咖啡的小店,竟然如此火爆,還吸引了像元氣森林的創始人唐彬森這樣自帶網紅效應的大咖去搶投資份額,只能說新消費的賽道競爭太激烈了,光有錢還不夠。
根據已經披露的信息,從投資方來看,入局的都是業內都頂級的投資機構,比如早期的CMC資本、投出完美日記的高榕資本、元氣森林唐彬森創立的挑戰者資本、橫掃新消費領域各個品牌的黑蟻資本等等。從使出渾身解數想爭得一席投資份額的局面來看,資方都不想錯過中國咖啡界的下一個星巴克。
圖片拍攝:李明珠
對于M Stand,他們的態度是出奇一致的,新消費+新人群+新場景+新品牌,M Stand的調性恰好符合,預判會成為引爆國內新人群的國產咖啡品牌,咖啡在投資機構眼中仍然是個好生意,重做一遍并能結合年輕人具有中國特色的品牌是市場需要的,M Stand的出現就符合了投資人的胃口。
高瓴張磊第一次拿到史文森給高瓴的2000萬美元時,史文森曾經說過的“當你和合適的人一起工作時,一定會有好的事情發生。”投資第一是投人,這成為很多風投機構的第一要義。
我們再來看看M Stand的創始人。根據投資界報道,M Stand的創始人葛冬是從互聯網大廠出來的,他是咖啡愛好者,通過一家咖啡館來認識一個城市,是他創業之前就保持的習慣。
2017年11月,上海建國西路街邊的梧桐樹下,M Stand開出了第一家門店,那時他還是兼職開店,直到2019年下半年,走上正常運營軌道的M Stand已經在幾個不錯的商場連續開店,模式漸漸跑通,葛冬辭去了在大廠的工作,一門心思投入了自己的咖啡事業。2020年暑期,M Stand日常經營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數據,
想開一個咖啡店是很多年輕人向往的小資生活,而能把它做成一個好生意并不容易。M Stand的商業模式卻被驗證了很成功。
首先,風格明顯,設計符合年輕人調性。M Stand的核心用戶為25-45歲的都市青年,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區別于標準化、商務化的傳統咖啡第三空間,創造了“一店一設計”的具有工業風、極簡風的第三空間2.0模式。正如投資人所言,成功咖啡連鎖品牌的關鍵是門店氣質與時代共振,像星巴克透著的美國味,M Stand門店充分體現著當下中國的年輕范;
其次,產品創新,不止于咖啡。回想自己第一次去M Stand是被曲奇燕麥的餅干杯吸引,喝完咖啡還能啃一下餅干杯,覺得很有創意,除了咖啡,產品品類已經延伸至潮流服飾和生活方式等周邊產品。M Stand團隊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建立并運營品牌會員社區,投入資源在社區調性和氛圍建設上,在線上渠道輻射更廣泛的人群。
最后,財務數據非常好,無論是客單價、復購還是單店的回報、利潤率,遠超同類,全國所有城市門店全部實現盈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新店開業均無爬坡期,甚至持續不斷突破銷售記錄,是中國市場上為數不多可以做到新店、新城市無爬坡期的本土連鎖精品咖啡品牌。
中國人對咖啡這個舶來消費品的理解經歷了速溶咖啡、以星巴克為代表的外資連鎖咖啡品牌、本土精品和獨立咖啡館等幾個階段,歷時20多年。正如黑蟻資本合伙人楊誠所言,在這個過程中,咖啡逐漸成為眾多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產品,特別在疫情后市場增長迅猛。
咖啡這條賽道非常大,標桿企業星巴克1300億美金已經被市場驗證。要跟新一代中國消費者一起,去探索和發現不同于歐美咖啡文化的另一種中國自有咖啡文化的可能,M Stand定位成為“中國新一代年輕人的星巴克”也很有可能。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