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創新 創造未來:2018第二屆中國食材供應鏈產業論壇成功舉辦
2018年3月21日,由觀麥和億歐聯合主辦,優農會之家協辦的2018第二屆中國食材供應鏈產業論壇在深圳圳市圣淘沙酒店拉開帷幕。
美菜網的創始人兼CEO劉傳軍,觀麥科技董事長楊威,望家歡董事長高軍,宋小菜聯合創始人張琦,大白菜科技董事長陳磊,優農會之家聯合創始人李波濤、海實利CEO徐名彪、中央大廚房CEO陳亞春,惠農網董事長申斌,蓮菜網CEO胡建強,莊怡果業CEO呂雅麗,蜀海華南總經理朱利濤,臺灣天燁董事長溫光汶,優菜科技CEO周游、樂禾食品副總經理翟東升、信良記COO劉宇、西貝華南配送中心總經理楊海燕、好色派沙拉COO劉樂、德保膳食總經理黃雷、諾普信集團董事長盧柏強、廣東福德食品副總經理韓貴旭、SPAR中國零食發展經理畢定耀、益海嘉里餐飲事業部總監葉斌,深圳市農產品國際流通協會會長王昌龍等,各業界標桿企業的領軍人物和意見領袖空前聚首,共襄此次盛宴。
在剛剛過去的十九大,“現代供應鏈”被首次寫進報告,這就標志著和保障“食品安全”一樣,建設“現代供應鏈”也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怎樣加速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協同效率的提升,怎樣借助新技術落地食品安全建設,成為產業內相關企業首要關注的話題。此次”食材供應鏈產業論壇”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幫助行業企業打開視野的一次重要的實踐。
會議聚焦食材供應鏈產業,現場的嘉賓都帶來了精彩生動的演講與分享。作為本次論壇的協辦方,優農會之家的聯合創始人李波濤從新零售的發展角度,在現場為大家就"社區生鮮供應鏈10大誤區”做了精彩演講,他表示,提到新零售,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確實沒錯。基于自身在傳統零售端20多年的經驗來看,目前線上的流量增長已經乏力,邊際成本也在無限增高,馬云也開始到線下來搶奪新的市場。
目前線下的零售總額達到30多萬億。錢多人少,有很大的空間,所以現在線下市場混戰激烈并由此誕生了騰阿體系,可見,線下和線上結合,才是技術進步,時代發展的需要。
生鮮供應鏈,是線上和最終消費者的連接,需要一系列的標準規范和技術的升級。從傳統的零售終端來說,這是最貼近客戶,是線上永遠不能取代的情感體驗,正是如此,所以我們社區生鮮超市,在未來有非常大的風口。至于為什么社區生鮮店一直發展不起來?其實這里面有很多的坑。
第一是選品。任何一個業務模式,和整個公司發展是相關聯的,首先我們要明確顧客是誰?他需要什么?怎樣讓他復購?怎樣讓他忠誠?在這個業態中如何做得更加高效?讓顧客的滿意度更高,這才是一個核心。所以選品是基礎,業態是我們的服務,連接只是方式。用什么方式連接和滿足?這才是商品和供應鏈。因為供應鏈最終是滿足顧客需要的。
第二是了解客戶痛點。生鮮超市最接近顧客,最明白客戶的需求,我們做生鮮超市,只做最有特色,最好吃的、最安全的食品,打造優質生鮮食品去滿足現在升級了的顧客需求。另外,我們要讓客戶有參與感,用行動和精神連接顧客才是最高境界,才能成就真正的鐵粉。社區生鮮不是簡單的選品,還是要為顧客考慮,適配非常重要,和我們的戰略息息相關。
第三,供應鏈是不是都要源頭采購?源頭采購固然很好,這樣能從基地去完善自身競爭力。但是大的爆品只是一部分,很大一部分還是要來自于市場。如果所有產品都要去基地,成本就會非常高。所以說供應鏈,好商品,大單品,還是要從市場中來調配,我們要有源頭的思想,但是不能僅僅盯住源頭,盯住源頭,恐怕難以為繼。
第四是規模。所有的單品成本,所有的采購體系都是量大成本才會低。我認為的單品成本和采購規模是成反比,然則事實上不是這樣。如果利用效率只是百分之十幾或者是二十,沒有做到滿負荷運轉,這個規模就是不經濟的,邊際成本的分攤太大。所以我們一定要清楚,你有多少門店,就要建多大的配送中心,可以有一定的預量,但是不能超前做。
第五,所有的產品是不是都要有配送中心?剛才說的B2B的方式,都講食材配送,是不是都這樣配送到店?如果都配送,成本也很高。我們的供應鏈體系是復雜的,不是簡單的配送。一切都是以滿足顧客為核心,我們要充分發揮合作的優勢,簡單的直接配送到店會把我們的體系搞得比較扭曲,達不到規模和價值的最佳平衡。
第六,選品是不是都要選爆品?與線上不同,線下不是簡單的追求爆品。我們基于顧客的需求,進行產品分類。通過不同的生鮮類別以及不同的季節產品和特色產品來滿足顧客的滿足,用爆款帶動常規品項,而這個常規品項結構一定要合理,只有這兩個合起來再加大數據,我們的選品才能更加符合顧客的需求,我們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第七,是不是配送頻率越高越好?如果是可以做到一天多次配當然最好,但是這個成本非常高。根據生鮮保質期的狀況,根據銷售的周轉狀況,根據采購成本,可以有多種配送模式可以選擇。比如說菜與肉,不賣隔夜的,必須每天配的。另外是根莖類,比如說山藥有保質期的,就可以日配。也有兩三天配的,也有周配,我們可以根據整體的平衡性,實現銷售回轉。
第八是品控要怎么辦?社區生鮮中,選品、品控、服務是經營好社區生鮮最核心的關健詞。最重要的是品控,因為顧客信賴是長期經營出來的結果,你的信賴是基于一貫不變的品質,我們對每一種菜的品質都要做相應的跟進,要保證顧客自始至終有不變的品質。品質穩定,復購率100%,所以品質是做好復購的關鍵。我們特別強調,好食材,品質優先,遠優于價格。
第九,賣什么?怎么賣?難道由供應鏈說了算?其實最終都是由門店和顧客說了算,與傳統的大超市一樣,我們都要尊重顧客的意見,顧客的最終反饋,是真正對產品的評價,這種反饋,PDCA的循環,才是最終支撐我們走的長遠的法寶。
第十是合伙人制度的問題。生鮮供應鏈并不是可以橫掃一切,因為所有的供應鏈打造都是和人相關的。所以首先要有專業的人才,然后要有制度,有體系,在這個基礎上運用阿米巴的工具。在阿米巴的管理方面,人的機制,人的潛能的激發,以及人的規范性的引導,最終都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同。從利益合伙制,到事業合伙制,最終才能導致企業走得越來越久。企業的價值是精神上的價值,合伙制不是簡單的利益分配,而是價值的認同。這樣才能助推企業穩步前行。
此外,美菜網劉傳軍在論壇上做了"餐飲企業如何正確的管理食材供應鏈”的演講,他表示:“誰擁有巨大的規模誰就擁有了撬動中國農業的支點,希望通過對美菜經驗的分享,能夠給行業帶來借鑒,共同促進行業的發展。"
大白菜科技董事長陳磊在做“新流通·新批發·新互聯”的演講時感慨,他們關注生鮮電商基本上就是談情懷,要了解他們立足的基點在哪里?如果不明白這些,你要跟他賦能,就是一個耍流氓的行為。
宋小菜聯合創始人張琦認為,生鮮這一行非常苦逼。他在做“生鮮骨干分銷網絡”的分享時說道,因為這一行整個供應鏈的過程是流通摸索的過程,怎么樣把下游的定單匯聚到上游,怎么解決產銷的矛盾。這些都是需要摸索的。
莊怡果業呂雅麗以“大單品是農產品標準化的引擎”做了演講,她表示,農產品的創新不是單點的創新,單點創新不解決根本問題。種得特別好不代表賣得特別好,會賣不代表你的產品穩定性特別好。所以所有的創新,只有打包成一個創新包,這個企業才能有競爭力,而單點的創新是不足以支撐一個公司能夠成為一家相對持續穩定并且盈利的公司。
“從物種到基因——SPAR廣東供應鏈的賦能之路‘’,這是SPAR中國畢定耀的演講主題,他認為,“SPAR和其他公司最大的區別就在于SPAR不追求占有,不追求控制,SPAR要做的是建立零售商和零售商之間的連接,來傳播自己的基因。”
蜀海供應鏈華南區朱利濤在分享“新餐飲時代的供應鏈重構”時說,“餐飲業也有生產效率問題,同時面臨運營成本、運營管理以及供應鏈各方面的問題的三大挑戰。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平臺和資源提升整個餐飲的供應鏈效率問題。”
惠農網申斌基于農二代做農業的角度,做了關于“農二代在產地供應鏈中的價值”的演講,“對于農二代來說,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一個商業的倫理和規范,能夠站在長遠的角度去考慮,跟客戶變成長期合作的關系。我相信這也是所有供應商所期望的合格供應商。”
蓮菜網CEO胡建強就“二三線城市服務型食材電商模式探索”進行了探討,他就目前現狀提了四點看法,并認為,“中國萬億生鮮電商市場目前尚未定局,雖然美菜做得非常優秀,但是客觀的說,不是某一種模式就一定能夠代表中國生鮮電商,就能代表未來能走出來,我覺得還為時過早。”
信良記COO劉宇在“新食代·賦能·新業態”的演講中表示,“我們的機會,也是消費端的痛點。對餐飲業來說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廚師。你的產品的口味跟廚師的心情是有關的,解決辦法是什么?去廚師化。并不是把廚子都干掉,只是要去廚師化,用標準化的產品來解決餐飲規模化的必要性。”
海實利CEO徐名彪在做“餐飲食材供應鏈的機會與趨勢“的分享說,“高端的科技人才全部都進入到了食材行業,所以我們看到了整個行業的希望。到2019年,食品行業將形成新的行業格局,中國將形成幾大巨頭,在細分渠道上將會出現一系列的獨角獸企業。”
望家歡集團董事長高軍從望家歡發展的規范,擴張,股份制改造、信息化和合伙人五個階段分析食材配送企業在新時代如何進行蛻變。同時他在“食材配送企業在新時代的蛻變”的演講中說坦言,“實際上望家歡已轉身成為一家極具互聯網和科技基因的食配B2B企業。”
論壇的主辦方,觀麥集團董事長楊威發表了“互聯網、消費升級大潮下傳統配送業的危與機”的演講,他說,過去三年的經驗沉淀到了IT的系統端,我們給幾百個、上千個中國的配送商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從更大的角度看到了這個行業,IT化的趨勢確實是在這一年逐步的放大。
臺灣天燁董事長溫光汶以“國內外的凈菜加工環境及趨勢”為主題,通過生動的視頻案例(臺灣的凈菜廠案例),與在場的伙伴們分享了果蔬精細化的加工現狀。
中央大廚房供應鏈總經理陳亞春在論“中央廚房的現狀和機會”時表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中餐的標準化需要五年、十年,二十年,需要整整一代人去努力,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小變革,小改進,大未來。”
本次論壇還特意安排了圓桌討論環節,西貝華南配送中心總經理楊海燕、觀麥科技董事長楊威、好色派沙拉 COO劉樂、樂禾食品 副總經理翟東升、優菜科技CEO周游、德保膳食總經理黃雷,共同參與討論。對《凈菜供應鏈的推進與發展》的主題做了深刻的討論。
此次論壇不僅見證了中國食材供應鏈的崛起,而且看到了互聯網+農業的變革創新,幫助參會企業更加系統地了解中國特色的農產品流通鏈條,并借此機會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農產品流通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新路徑。同時,作為新農人資源聚合共享平臺,優農會之家希望通過自身的資源與優勢,聯手眾多有實力企業一起幫助更多企業建立更加有競爭力的經營模式,早日在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中勝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