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這么臟的后廚,也算得上“名店”?
水果發黑發爛,過保質期的蔬菜依然用,食材有效期標簽隨意更換,抹布擦完刀具擦垃圾桶……近日,有記者臥底網紅餐廳藍蛙并曝光其后廚亂象。一幕幕令人瞠目結舌的景象讓這家網紅餐廳“火”上了熱搜。
無獨有偶,知名餐飲企業吉野家也因為后廚衛生而登上了熱搜。在執法人員檢查時,現場竟發現43只蟑螂。
同樣是餐飲“名店”,同樣被大量消費者追捧,但后廚衛生竟然如此不堪,簡直令人作嘔。這樣的餐廳是怎么火起來的?安全衛生是對餐飲企業的基本要求,在保證安全衛生的前提下,才能談口味、氛圍、特色。
遺憾的是,這些年來,屢屢有知名餐飲企業因為后廚衛生問題而“翻車”,比如小龍坎火鍋店、蜜雪冰城、胖哥倆肉蟹煲……這個名單還可以列得更長,它們表面看上去都光鮮亮麗,仔細一檢查卻全是不能說的秘密。
在記者臥底藍蛙,因為衛生問題而提出疑問時,藍蛙工作人員竟然說:“你要覺得不干凈,那哪也不干凈。”可見,這名工作人員早已對后廚亂象習以為常,并且覺得所有餐廳都是這樣,不值一提。這到底是某一個工作人員的看法,還是藍蛙這家企業的看法?根據媒體報道,此前,該企業分公司曾因自制南瓜牛油果沙拉抽檢不合格,被罰款5萬元。
而吉野家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先是因為飯菜中混入蟑螂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6.5萬元,然后又在執法人員檢查時,再次發現了43只蟑螂。不知道是蟑螂的生命力太頑強,還是餐廳絲毫沒有將衛生問題放在心上?
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一些餐飲企業愿意花大力氣進行品牌包裝、營銷炒作,卻不愿意多關注一下后廚的衛生狀況,這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也實在令人震驚。有流量、沒質量,餐飲企業一定做不長。但問題在于,許多餐飲企業似乎認識不到這一點。即使曾經因為食品衛生問題而被罰,不久卻又故態復萌,臟亂差的后廚亂象依然難以改變。或許在他們看來,只要有“名氣”,就有客流,與之相比,食品安全問題又算得了什么呢?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了,一家家“無良”商家被曝光,我們或許能安心吃幾天“外食”。但是,那些被曝光的亂象,顯然不會只出現在315之前,也絕不會過了315就徹底消失。特別是,隨著外賣行業、預制菜行業的興起,消費者與餐飲企業后廚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監督的難度似乎也越來越大。過去只要明廚亮灶就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吃到嘴里可能還難以分辨。
在這樣的情況下,光靠消費者的監督顯然不行,光靠媒體“臥底”調查恐怕也不夠。餐飲衛生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必須強化事前監督,建立起飛行檢查制度,把餐飲安全衛生當做重中之重來監管。對于查出問題的企業,依法從嚴從快處理,讓企業罰出痛感,罰出對食品安全的責任感。
此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些餐飲單位開始推行“互聯網+明廚亮灶”,即對餐飲單位后廚進行實時直播,監管人員和公眾可通過網絡實時查看廚房環境衛生、食品加工操作情況,實現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這也不失為一個與時俱進、值得推廣的好辦法。
此外,消費者在選擇餐廳時也要擦亮雙眼,對于那些“劣跡斑斑”的企業要保持警惕,用腳投票,不要因為看上去是網紅、很高端就跟風消費。否則,一旦給了它們蒙混過關的機會,它們恐怕就更不會將后廚環境、食品衛生當回事了。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