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米長期以來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目前已出口至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越南與埃及在貿易合作方面達成一致,越南承諾將隨時滿足埃及對大米進口的需求,推動兩國農產品貿易邁上新臺階。
農業合作潛力巨大
越南農業與環境部副部長陳清南表示,越南國家主席梁強近期對埃及的國事訪問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農業合作是雙方重點討論的內容之一。目前,越南農業與環境部正與埃及農業和土地部研究簽署農產品貿易協議的可能性,以促進雙邊貿易合作走深走實。
陳清南副部長指出,越埃兩國農產品貿易潛力巨大,但目前總額尚不足5000萬美元,僅占雙邊貿易額5億美元的一小部分。越南在大米、水產品和咖啡方面具備明顯優勢,而埃及則是棉花和化肥的重要供應國。由于地理距離遙遠、氣候條件相似,越南出口鮮果至埃及并不占優勢,但大米則是雙方合作的重點方向。
他強調:“兩國農業部雖已簽署漁業與農業領域技術合作備忘錄,但在貿易領域仍需進一步拓展。我們希望加強與埃及在農產品貿易方面的深入合作,尤其是在雙方優勢互補的關鍵產品上。
推動簽署大米供應協議
埃及駐越南大使館臨時代辦阿德哈姆·奧馬爾表示,埃及正積極實施綠色農業發展戰略,并重視與具有穩定供應能力的合作伙伴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他高度評價越南在農產品出口領域的成就,特別是在大米和水產品方面取得的顯著進展。
阿德哈姆·奧馬爾回顧說,2018年埃及總統訪越期間,雙方已簽署農業合作協議,如今具備條件進一步簽署新的備忘錄,重點放在大米貿易合作上。他建議雙方成立聯合工作組,定期線上溝通,由主管機構參與討論,及時解決存在問題,提升合作效率。
陳清南副部長對此表示贊同,并委托農業與環境部國際合作司為主要對接單位,同時建議雙方盡快確定簽署意向書的時間,并考慮制定單獨的大米供應協議。他還建議埃及研究其年度大米進口需求,以便越南能提供符合實際的供應方案。
除大米外,埃及方面還希望越南擴大部分水果市場準入。目前,埃及鮮葡萄已完成植物檢疫程序并可出口越南,未來還期望越南開放馬鈴薯、椰棗和石榴等產品市場。
陳清南副部長指出,為促進農產品貿易合作,最有效的方式是企業直接對接。越方建議舉辦農產品促進論壇,為兩國企業提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推動越埃農業合作取得更實質性成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