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食品的“一生”,只能解凍一次
解凍完一塊肉,吃不完就再凍上,你家做飯時是不是也會這樣操作?
其實,冷凍食品的一生,最好只解凍一次。經歷反反復復的冷凍和解凍過程,不僅會讓食物變得難吃,還可能讓其“不新鮮”。
《生命時報》采訪專家,解讀為什么不建議把食品反復凍融,并推薦最佳解凍方法。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范志紅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 趙力超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中國注冊營養師 于仁文
冷凍食品最好只解凍一次
冷凍食品,尤其是肉類,反復凍融不僅影響肉的口感,也會增加食品安全風險。
微生物數量變多
冷凍食品解凍后,其中的細菌會大量繁殖,此時,即便再次冷凍,也不可能恢復到之前的細菌水平。
尤其是魚蝦解凍后,體內的微生物活
魚蝦每解凍一次,微生物會大幅增長,不僅更容易腐敗,還可能有致病菌和毒素,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
肉類口感變硬
反復冷凍的肉口感不好。肉里的水在冷凍室里會結成小冰渣,反復冷凍,冰渣會讓肉里的水全滲出來,使肉變得毫無彈性,影響口感。
因此,絕大多數冷凍食品都應該盡可能避免反復凍融,即使是雪糕等零食,如果已經全部融化,也不建議重復冷凍食用。
最佳解凍方式排行榜
除了冷凍次數,選擇正確的解凍方式也很重要。最推薦的解凍方法是放進冷藏室解凍,最不推薦的方式是用熱水浸泡。
冷藏室解凍
這是最推薦的解凍方式。把要解凍的食物提前從冷凍室取出,用保鮮盒或保鮮袋裝好后,放在冷藏室下層解凍。
這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營養和美味,還規避了微生物大量滋生的問題。
只是這種方式花得時間比較久,一般大塊肉類至少要提前12小時放到冷藏室,小塊的時間減半即可。
微波解凍
如果著急烹飪,可用微波爐,幾分鐘就可完成解凍,解凍時間短,營養損失較小。
但微波的穿透能力是有限的,食物太厚它可能無法穿透,其次,不同的成分吸收微波后產生熱的能力也不同,可能會出現局部過熱的問題。
待解凍食材要盡可能形狀規則,最好是扁平狀,受熱更均勻。
室溫下放置
大多數致病菌在5℃~60℃環境中大量繁殖,且室溫解凍通常需要2小時以上,這就給了細菌充分的生長機會。
由于和空氣大面積接觸,肉里面的脂肪、蛋白質會發生氧化,肉的品質也會下降。
用常溫水泡
把食物泡在自來水中解凍也不推薦,常溫水不能抑制微生物,即使是冷水,解凍過程中也很容易發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問題。
這樣還會造成營養流失,只是流失速度比熱水泡慢了一點。
用熱水泡
這是最糟糕的解凍方式,會讓肉的表面迅速升溫、化凍,甚至有點變色,而中間還是一塊大冰核。這種解凍方法傳熱效率最低,一時半會兒化不了,泡久了,還會讓微生物大量增殖。
熱水解凍還會導致肉里的可溶性蛋白質、氨基酸、B族維生素大量流失,且流失率比其他解凍方法都高。
有人認為,冷凍肉等食物最終都是要做熟的,不必在意細菌量多少。
其實,微生物越多,就要用更高的溫度和更長的時間處理,才能達到安全的水平。
就算加熱后微生物被殺滅了,但它們繁殖過程中可能分泌出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質仍留在食物中,如黃曲霉會產生黃曲霉毒素,肉毒桿菌會產生肉毒毒素,即使加熱也很難分解。
不同食物的冷凍時限
解決反復凍融的問題,可以從儲存這一步開始。
分成小份冷凍
不要直接將整塊肉放入冰箱,可以在凍結食物前,將其切成小塊,或直接切成肉絲或肉片,根據一次的食用量,用保鮮袋包好,分裝冷凍,這樣也較易解凍。
冷凍前處理干凈
家禽、海鮮、河鮮應掏凈內臟、里外洗凈再冷凍;其他食品和肉類在冷凍前也需仔細清洗,除去表面的細菌。
不同食物冷凍后,“保質期”也不同,這份食物冷藏冷凍時間表建議收藏備用:
點擊查看大圖,長按可保存
存放時,最好在外包裝貼上標有日期和名稱的標簽,便于取用;還要保證足夠低溫,冰箱的冷凍室溫度最好能達到零下18℃以下。▲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過節了,冷凍食品怎么吃更安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