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生園,甜蜜的回憶
【作者介紹】王小遲 網名 半山隱士 重慶文保志愿者 老重慶發燒友 自由撰稿人
今天,我們吹佛歷史的塵埃,擺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百年老店冠生園的龍門陣。想必很多讀者與她有很深的淵源,小時候吃過至今仍在吃的大白兔奶糖(是那些年結婚時必備的喜糖)、中秋月圓時的五仁月餅、身體虛弱以及老年人喜愛的各種蜂蜜……在那個年代,三顆大白兔奶糖可以用開水泡制一杯牛奶,這不是吹牛!那時,大白兔奶糖的質量就這么好,我是親歷者。閑話少敘,言歸正傳。
要知道冠生園的故事,必須先要知道冼冠生先生,先生原名冼柄生,廣東佛山人,著名愛國實業家,冠生園創始人(1887年一1952年)。1903年,年僅十六歲,只身漂泊到上海當學徒,從叫賣蜜餞、干果、瓜子等零食起家。經自己不斷努力,終于在南京路易安茶社旁開了一家叫陶陶居的食品小店。并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冼冠生。1918年陶陶居生意火紅時,永安公司要在這里修大樓,胳膊擰不過大腿,無奈之下,被迫搬遷到上海南市,取名為冠生園。
因頭腦靈活,經營有方,隨著生意越來越大,在重慶、南京、武漢、昆明這幾個南方重要城市都設有分廠。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冼冠生邀請電影明星蝴蝶女士為冠生園作廣告,宣傳冠生園生產的月餅,美味加美人,效果奇佳,影響甚廣。
1938年,上海淪陷,愛國民族工業都紛紛遷到重慶,冠生園全體搬遷,同時冼冠生積極參與愛國運動,捐錢捐物,實業救國,食品救國。將大量面包,餅干,咸魚,醬菜等物資送往抗戰前線,慰勞抗日將士。重慶人民也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青壯年紛紛參軍加入抗戰行列。就連能仁寺尼姑都做軍鞋,做咸菜送往前線。馮玉祥將軍為此還揮毫大書“現代弦高“(弦高是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商人,有救國之功)四個字,褒獎冼冠生先生的愛國行為。
抗戰勝利后,冠生園總部又搬回上海,重慶留下分廠。1949年新中國成立,重慶的冠生園糖果廠與華山玉糖果廠,蘭香園糖果廠三足鼎立。支撐著重慶,幅射四川,影響西南的甜蜜事業。改革開放后,后兩個廠不存在了,倒閉?關閉?破產?下崗?唯冠生園仍頑強存在,這是真正的百年老店了。
冼冠生先生于1952年,在經歷了“三反五反”運動洗禮后,正準備雄心勃勃地要把冠生園建成新中國最大的食品企業時,卻因遭橫加指責,要其交代“五毒”罪行,他不甘受辱,自冠生園頂樓跳樓自盡,享年64歲。同年二月八日,還有一位愛國人士盧作孚先生也服用過量安眠藥,不幸遽離人世!
因為我是好吃狗,所以深深記得冠生園,小時候,我拉著外婆的衣角,她老人家還穿自己縫制的大襟布衫,帶我去解放碑冠生園買雞心蛋糕,冠生園不光賣糖果糕點,還有各種蜜餞,干果,鹵貨,糟貨。在二樓還設有餐廳,廣東菜做得很地道,蜜汁叉燒、脆皮乳豬、燒鵝、白切雞、熏魚……。泡酒又以各種蛇、五鞭、各種水果為主,還有五加皮酒,很好喝。每次路過冠生園或看見五加皮酒,就想起巳故老友姚青,我倆經常在冠生園喝五加皮酒,斯人已逝。一個耿直,豪爽,隨性之人。
說到冠生園,就想起糖果店,上世紀九十年代前,重慶主城的糖果店也沒幾家,從朝天門經信義街至小什字到解放碑順到中大街一直到上清寺,就這么幾家。打銅街頭口上有一家日昇桃片糖果店、民國路上,后稱五一路口子轉彎處有一家,有點大,轉彎處就是一家煤店,名字記不得了;然后在人道美對面,聚美珍隔壁有一家南貨店兼糖果店,在解放碑湯瓢下有大眾糖果店和冠生園。兩家糖果店中間隔著解放碑郵局,我們一般都喜歡去這兩個糖果店買東西。另外在較場口磁器街,德元對面有一家叫顆顆香糖果店,但賣炒貨為主;中一路上靠三八街口子上有華山玉糖果店,以后在通遠門城墻對面有一家稻香春糖果店。中一支路轉彎處,捍衛路對面有廣香園糖果店,兩路口山城電影院旁,現渝中區圖書館早先是山城商場,后改躍華商場,都經營糖果糕點。上清寺六中附近有上清寺百貨,有一家比較小糖果店。
總之在當時市中區,最幺不到臺的糖果店,(也就是說糖果餅干,蜜餞罐頭品種最多的),應該首推冠生園糖果店,其次是大眾糖果公司(大眾糖果公司在60年代改名為紅旗糖果公司)。現如今,早已經沒有這種純粹賣糖果糕點的商店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小超市,快捷店,網店。
購物憑票證供應也成歷史,糧票,糖票,糕點票,肉票,煤炭票……各種票證退出流通進入收藏領域。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