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圈沖刺IPO:近萬家門店僅五家直營,火鍋食材占比超七成
原標題:鍋圈沖刺IPO:近萬家門店僅五家直營,火鍋食材占比超七成
4月3日,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鍋圈”)遞交了上市申請書,擬沖刺港股上市。
靠著賣火鍋食材和燒烤食材,鍋圈去年營收上漲飛快,同比增長了81.23%至71.73億元,不過鍋圈的收入來源比較單一,超過七成的收入來自火鍋食材,而火鍋食材銷售有一定的季節性波動。
毛利率上漲廣告下跌,鍋圈扭虧為盈
鍋圈于2015年在河南創立,旗下品牌為“鍋圈食匯”,主要通過線下加盟店以及線上渠道銷售食材,產品涵蓋火鍋、燒烤、飲品、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鮮、西餐及零食八大類別,當中有超過95%為其自有品牌。
在上市之前,鍋圈已經獲得了5輪融資,背后的投資者包括不惑創投、IDG資本、天圖投資、招銀國際、物美投資、分眾傳媒、光源資本、茅臺基金等。
2020年-2022年,鍋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65億元、39.58億元、71.73億元,后兩年的營收增速分別為33.49%、81.23%。2020年及2021年,鍋圈連續兩年虧損,凈虧損額分別為4329.2萬元、4.61億元,而到了2022年,鍋圈扭虧為盈,凈利潤達到2.41億元。
針對扭虧為盈的原因,鍋圈指出,主要是受益其采購量的增長,以及規模經濟提升后成本控制能力,再加上品牌受到認可后使其能夠優化銷售及分銷開支。
從成本和費用結構看,鍋圈得以扭虧為盈,很重要的一點是銷售成本占比下跌了,毛利率因此上漲,同時廣告支出大幅減少。
2019年-2022年,鍋圈的毛利率分別為11.1%、9.0%及17.4%。針對毛利率上漲,鍋圈指出,主要是其控制銷售成本及保持穩定的采購價格水平;推出毛利率較高的新產品及升級現有產品,主要產品依靠自產;穩定采購價格及控制成本的能力。
除了毛利率的提升外,去年鍋圈縮減了廣告開支,其廣告及推廣開支同比下跌了25.41%至1.38億元,這也使得其在營收上漲的同時,其銷售及分銷開支下滑了0.64%至6.25億元。
火鍋食材占比超七成,銷售存季節性波動
鍋圈的食品主要由兩個渠道供應,一是其控股的三個食品原料生產工廠,包括生產牛肉產品的和一肉業、生產肉丸的丸來丸趣、生產火鍋湯底產品的澄明食品,此外,鍋圈還參股投資了蝦滑供應商逮蝦記。
不過鍋圈的自有工廠產能利用率較低,去年整體利用率僅為60.2%,對此,鍋圈解釋,主要是其生產設施近期才開始營運,如肉丸生產廠2021年12月才投入使用。
除了自有工廠外,鍋圈通過食材供應商合作采購食材,如安井和三全等,截至2022年年底,其合作的食材供應商超過279名,去年其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占比為20.7%。
盡管鍋圈在去年年底的產品SKU已經達到755個,不過火鍋產品仍然是鍋圈售賣的最主要食材,燒烤產品及其他產品的收入在逐年增加,但是仍然未能成為鍋圈收入的第二曲線。
2020年-2022年,鍋圈來自火鍋產品的收入分別為23.90億元、30.91億元、53.52億元,分別占比81.9%、79.7%、75.9%;同期,其來自燒烤產品的收入分別為1.79億元、2.94億元、7.14億元,占比分別為5.8%、7.6%及10.1%;其他食材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2.3%、12.7%、14.1%。
過于依賴火鍋食材讓鍋圈的收入存在季節性波動,鍋圈在招股書指出,鑒于火鍋消費的季節性模式,鍋圈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費者需求的季節性波動影響。例如,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的寒冷月份擁有更多的消費者訂單并產生更高的銷售額。
不過,資深零售分析師王國平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鍋圈以燒烤、火鍋食材為主,細分市場切得更加準確。鍋圈采用針對細分市場集中打爆的模式,隨著規模擴大以及品牌力上升,有助于其拓展新的品類,減少對于火鍋食材單一品類過于依賴。
手握近萬家加盟商,線上收入占比較低
鍋圈售賣食材的主要渠道為線下的加盟店,過去三年,其線下加盟店數量增長迅猛。
2020年1月1日,鍋圈的門店只有1441家,到了2022年12月31日,這個數量已經增長至9221家,其中5家為自營店,9216家門店為加盟店,這9216家加盟店由5680名加盟商運營。截至今年3月27日,鍋圈的加盟店增至9645家,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等地。
鍋圈的加盟店主要有三種店型,包括“標準門店”“店中店”以及“鄉鎮店”,其中“標準門店”面積多在40-100平方米,通常配備兩至三名員工。
根據招股書,鍋圈并不收取加盟商的加盟費或者特許權使用費,不過加盟商在首次簽約時需要支付固定金額的保證金,同時每年需要向鍋圈支付固定金額的服務費用。加盟商們只能獨家經營鍋圈的產品,同時允許從本地自行采購特定范圍的生鮮產品。
2020年-2021年,鍋圈來自加盟商的收入占比分別達到98.2%、94.2%、90.3%,其他銷售渠道占比則分別為0.2%、3.8%、8.1%。
在飛速狂奔的同時,過去三年,鍋圈關閉了部分門店。2021年-2022年,其關閉門店分別為28家、194家及279家,分別占加盟總數的0.7%、2.8%及3.0%。
鍋圈在招股書指出,公司的經營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加盟店的業績,有關業績也反映了公司加盟商的營銷能力及管理技能,表現欠佳的門店(如總數重大)將對公司的收入及盈利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加盟店的成功及質量最終取決于加盟商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通過加盟店賣食材,“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毛利率要高于鍋圈,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味知香的毛利率分別為25.11%、24.20%,不過味知香的線下銷售渠道更豐富一些,除了加盟店外,線下還有經銷渠道和批發渠道。
凌雁咨詢管理首席分析師林岳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鍋圈主要通過加盟店來銷售,對其毛利率有一定影響,“因為線下門店要分成,鍋圈的銷售渠道確實比較單一,但是它屬于預制菜的模式,所以主要看重的還是生產、研發和供應鏈。”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詹丹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