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功德林“公敵”鄭庭笈,每逢他喊洗澡,聞者無不大罵:要死你先死
原標題:功德林“公敵”鄭庭笈,每逢他喊洗澡,聞者無不大罵:要死你先死
新中國成立后,我軍將在解放戰爭中被俘虜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投入功德林監獄,鄭庭笈便是其中之一。
因為人和善,鄭庭笈在監獄中人緣極好。然而每逢他喊洗澡時,鄭庭笈便成為了功德林的全民“公敵”,聞者無不大罵::“要死你先死”。
出乎預料的“階下囚”生活
1948年9月,遼沈戰役打響。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用了短短52天的時間,解放了東北地區,國民黨高級將領范漢杰、鄭庭笈等人,正是在這場戰役中成為我軍俘虜。
如何對待俘虜,中國人民解放軍內部一直有著嚴格的規定。
戰俘管理規定,只要是被俘虜的軍醫、炮兵、通訊兵等人員,如果愿意參加解放軍,我軍將予以收編。
如果不愿意參軍,我軍將為他們發放路費,俘虜們可以隨意決定去留。至于那些“頑固”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我軍也采取優待、寬大處理的政策。
1948年10月28日,鄭庭笈被我軍俘虜。
11月11日,鄭庭笈和其他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被送上了前往哈爾濱的火車。11月的東北已經天寒地凍,而鄭庭笈等人的內心卻更加冰冷。
鄭庭笈剛剛被俘虜時,我軍曾經同他談話。一直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俘虜都采取寬容的政策,只要他們放下手中的武器,二者便可以成為朋友。
考慮到鄭庭笈的身體狀況,我軍還專門提醒他披上大衣。
鄭庭笈思考片刻,還是果斷拒絕。正如他所說:“只待一死,冷又何妨?”
日后回憶起那時的經歷,鄭庭笈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隆冬的寒冷以及自己比天氣還要寒冷的內心。
來到哈爾濱后,鄭庭笈一行人被關押到南崗的東北解放軍官第五集團。
縱使關押戰犯的地點環境優美,于鄭庭笈等人而言,這樣失去自由的生活,與死亡無異。“我倒更愿葬身大海,漂流到自己的故鄉”。鄭庭笈如是說。
最初被俘虜時,鄭庭笈也曾經對我軍有著極深的誤解。
鄭庭笈曾說:“現在雙方勢不兩立,想得到優待,實為幻想!”黑暗、恥辱、生不如死,這是鄭庭笈等國民黨將領設想的被俘后的生活,然而真正看到戰俘們的生活狀況后,鄭庭笈卻大吃一驚。
來到第五集團后,國民黨高級將領基本的吃穿用度得到保障,還可以在院子中散步。鄭庭笈眼中的俘虜,竟然紅光滿面,縱使親眼所見,鄭庭笈依舊不敢相信。
后來,在接受改造的過程中,鄭庭笈對中國共產黨的誤解也一步步消退。
改過自新
1956年1月11日,在國共內戰中被俘虜的100名國民黨被集中到功德林監獄關押。
黃埔一期杜聿明、黃埔五期鄭庭笈等出身于黃埔的高級將領,于戰場分離,卻再一次相遇于高墻之內。功德林中沒有將軍,沒有功臣,只有因犯錯而接受改造的俘虜。
鄭庭笈回憶,功德林占地面積約百畝,四周高墻阻隔,大門正面便是廣場,地上還放置著絞刑架。
“我一進大門,不禁倒抽口冷氣。這里儼然是陰森可怕的正規監獄。”
被俘虜8年后,鄭庭笈來到了功德林監獄,接受加速改造。鄭庭笈最懷念的放松時刻,便是在大門前的花園中散步,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進入功德林監獄后,鄭庭笈的生活待遇有所提高。
他已經被去除了腳鐐和手銬,伙食費也高于一般戰犯,每個星期還可以看一次電影。
如鄭庭笈一般的高級戰犯,曾經在生活上十分考究。我黨給予他稍高的待遇,實則有利于國民黨高級戰犯從內心中接受改造。
在眾人眼中,進入功德林監獄后,鄭庭笈一直是表現良好的積極分子。文強曾經說:“鄭庭笈最喜歡唱的一首歌曲,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即使鄭庭笈的海南口音較重,發音并不標準,卻唱得很有感情。與其他負隅頑抗的頑固派相比,鄭庭笈的思想覺悟更高。
鄭庭笈表現良好,多次受到我黨的表揚。他在監獄中學習認真,人緣極好,在戰犯中也很受歡迎。然而每當他們洗澡時,鄭庭笈就會成為全民公敵。
原來,在監獄中,一些表現好的戰犯可以獲得管理員的職位,協助戰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員管理戰俘。
我黨任命鄭庭笈為功德林監獄第8組組長,與此同時,鄭庭笈還負責管理澡堂。鄭庭笈的任務,就是在洗澡水準備完畢后,提醒大家來澡堂洗澡。
然而鄭庭笈是海南人,家鄉方言十分難懂。新中國成立后開始推廣普通話,鄭庭笈因為身處戰犯管理所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依舊保留著濃厚的“海南特色”。
每當鄭庭笈招呼眾人,負責維持秩序時,口中念著:“死早了,大家排好隊,第一隊先死,然后第二隊再死!”“你們快去死”、“你先死,他后死”。
戰犯管理所中的人大多對“死”比較敏感,將“死”與“洗”混淆的鄭庭笈,更是成為了眾矢之的。
縱使戰犯們知道鄭庭笈口中的“死”是“洗”,依舊不免埋怨。每當眾人準備洗澡,忍無可忍時,總會沖著鄭庭笈大喊:“你要死就死吧,我們可不想死。”
戰犯管理所的生活太過枯燥,時常與鄭庭笈插科打諢,也是監獄中少有的輕松時光。鄭庭笈回憶道,這些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的高級將領,在勞動改造中卻束手無策。
戰犯管理所中,我黨推行的政策是以“思想改造為主,以勞動改造為輔”。53歲的鄭庭笈因為身體狀況較好,被分到第一組,前往京郊秦城農場參加勞動。
功德林監獄要求鄭庭笈挖一個大土坑,然而鄭庭笈奮斗了整整3天,才只挖了一半。
如此緩慢的速度,在一眾國民黨勞動者中還位居中上游,實在讓人忍俊不禁。第四天,鄭庭笈終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卻已經累得直不起腰。
迎接新生
1959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之際對部分國民黨戰犯進行特赦。得知此消息,功德林監獄中的戰犯們內心十分忐忑。
縱使鄭庭笈表現良好,卻也不確定自己是否在名單之內,很長一段時間,鄭庭笈一直處在極不安定的狀態之中。
每當他閉上眼,腦海中總會浮現法官的臉,整個人心不在焉,甚至好幾次差點將飯菜送進了鼻子里。
12月,我黨在功德林監獄中公布了特赦名單。
法官按照文件宣讀了被特赦的將領,杜聿明等10個人的名字很快念完,鄭庭笈也在其中。
“我的血液好像凝固了,我從腥風血雨中走來,蹣跚學步走到荊棘小路的盡頭,終于找到了康莊大道。”
得到特赦后,鄭庭笈懸著的心終于放松下來。對于新中國與中國共產黨,鄭庭笈一直保持著崇高的敬意與無盡的感激。
10幾年的監禁生活,戰犯們重獲自由,自然欣喜不已。
他們暢想著未來的生活,有人說:“這下好了,我可以和老婆在一起了!”聽到這,原本眼含熱淚的鄭庭笈失落起來。
1957年,鄭庭笈的妻子馮莉娟曾經前往功德林監獄探望正在接受改造的鄭庭笈。
遺憾的是,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探望,而是訣別。鄭庭笈的改造尚未完成,鄭庭笈永遠都是戰犯的身份,孩子們不能上學,妻子不能找工作。
“只有我們離婚,孩子跟你劃清界限,才能不受牽連”。鄭庭笈的妻子說道。
鄭庭笈低下頭,沉默良久,這才緩緩開口:“我真后悔啊。”妻子強忍著淚水問道:“后悔什么?后悔跟我結婚了?”
鄭庭笈搖搖頭,鄭庭笈真正后悔的是,是在抗戰戰場上僥幸逃生。為保家衛國而死,鄭庭笈便是民族英雄,鄭庭笈的妻子和孩子也會成為烈士家屬,不用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為了讓妻子和孩子回歸正常的生活,縱使鄭庭笈心中萬般不舍,還是同意了妻子提出的離婚請求。
被特赦后,鄭庭笈受我黨照拂,成為了政協的文史專員。后來,周總理得知鄭庭笈當年與妻子離婚的真相,便想方設法為他們提供幫助。
不久后,鄭庭笈的妻子調任到政協,擔任打字員,而鄭庭笈負責材料的收發,如此,兩個人相處的機會也逐漸增多。
最終,在眾人的撮合下,鄭庭笈和妻子順利復婚。鄭庭笈對這段失而復得的感情加倍珍惜,兩個人的生活也十分幸福。與此同時,鄭庭笈的孩子們也擺脫了戰犯后代的身份,有了新的生活。
鄭庭笈的兒子鄭心校參加高考,成功進入北京第二醫院學習。畢業之后,鄭心校前往北京友誼醫院工作,并在1998年成為院長。
1996年,鄭庭笈因病離世,享年91歲。從曾經的抗戰將領到之后迷途知返的合法公民,鄭庭笈的一生,終從荒唐走向平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