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功德林關了8個黃埔一期生,最終7人特赦,唯有1人被槍決
功德,看到這個詞語你會想到什么?是做好人做好事積德存善還是寺廟里的功德箱,很顯然,無論是那一種都是一種向善的表現。
那么大家可知道功德林又是什么嗎?不錯,那是一座特殊的監獄。
之所以說它特殊那是因為功德林雖然只是一個監獄但并不是什么人都是順便進的。
里面關押的每一個人對于國人而言曾經都是有大功的,看到這里是不是有人又要問了,為什么有功還要關押起來,不是應該好好對待他們嗎?讓我們往下看........
一、功德林
功德林的前身是清朝時期的一座廢棄的寺廟,北京解放后就成了關押國民黨高級將領的一所監獄。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8位畢業于黃埔一期的國民黨高級將領。
黃埔、高級將領看到這兩個詞大家是否就瞬間明白了為什么說功德林不是誰都可以進的了吧。
黃埔軍校作為我國第一座官方軍事院校,它的影響力可不是一般的大,許多抗日名將都是這所學校的學生,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所有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都是天之驕子。
這8位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更是這些天之驕子中的風云人物。
他們每個人都曾在抗日戰爭時期立下過赫赫戰功,為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流過汗,流過血,可以說抗日戰爭時期他們的功勞很大,可是功過不能相抵。
作為蔣介石的追隨者,他們也曾選擇了背棄人民,不顧一切地發動內戰,最終戰敗,被關押在了功德林。
二、以德報怨,感化國民黨將領
雖然他們都知道共產黨是優待俘虜的,但是作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他們又怎么會不知道國民黨對于那些不幸被捕的共產黨人做過什么罄竹難書的事情呢。
如今落的這個地步,他們心中更是忐忑不安,在他們心里結局幾乎已經注定,他們一定會向那些被捕的共產黨人一樣受盡酷刑,命喪于此。
可是讓他們沒有想的是,共產黨人對他們不罵不打也不殺,這里與其說是監獄更像是學校,大家互稱為同學,一起學習改變思想,表現好的就會得到特赦,安享晚年。
三、8位國民黨高級將領7位特赦1位槍斃
功德林的這8位國民黨高級將領中7位通過學習,都改變了自己的思想,得到了特赦,唯獨鄧子超冥頑不靈,食古不化被槍斃了。
(一)冥頑不靈鄧子超,自食惡果
鄧子超在黃埔軍校學習時期聰慧好學,成績優異被蔣介石看中,委以重任,慢慢地他的思想完全被蔣介石腐化,凡事以蔣介石為主。
1938年,鄧子超廬山保衛戰中一戰成名,此后與日本人交戰更是重創了日本人,有利打壓了日本人的囂張氣焰。
這時候,鄧子超還是人民敬仰的抗日英雄,只是可惜,蔣介石不顧人民意愿悍然發動內戰,鄧子超這把捅向日本人的尖刀也跟隨著蔣介石將利刃轉向了自己的同胞。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的他卻是沒有了對戰日本人的驍勇善戰,面對共產黨軍隊是屢屢戰敗。
他心中苦惱的同時又擔心蔣介石會因此懲罰與他,卻不想蔣介石竟然反其道而行,不僅沒有懲罰鄧子超反而更加重用他。
很明顯,這樣的“施恩”是很有效果的,鄧子超被捕之后,一心念著蔣介石的好拒絕我黨對他的改造,不但經常挑釁工作人員還多次組織越獄。
介于鄧子超沒有任何悔改的表現對我黨以及人民依然具有極大的危險性。
1951年經過公開審理之后,處以槍決,成我國第一個被槍斃的黃埔一期生。
鄧子超的死是可惜的,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可惜的是鄧子超明明曾經也是一位為國為民征戰沙場的大將,竟然因為受了蔣介石的誤導將槍口指向自己的同胞最終導致了沒有死敵寇手中反而死在了自己同胞的手中。
不值得同情的是明明鄧子超有再生為人的機會,卻是冥頑不靈,一心走到黑,真真的可恨至極。
(二)“自殺未遂”杜聿明
杜聿明是著名的抗日將領,在任職國民黨第5軍軍長時曾指揮過赫赫有名的昆侖山戰役,淮海戰役中,身為徐州“剿匪”副總司令的杜聿明被捕。
被捕之后的杜聿明心里是絕望的,作為共產黨名單上頭號戰犯的他并不認為自己能夠繼續活下去。
更何況當時他還身患肺結核、脊椎炎等多種疾病每日里把他折磨得生不如死。
內心驕傲的杜聿明寧愿選擇自殺也不愿意面對即將到來的未知的酷刑和公開審判,亦不愿意在“昔日的敵人”面前因為疾病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共產黨本著“優待俘虜”的原則,不但為他治好了病還為了照顧他給準備了一張軟床墊。
這些細致入微的照顧都讓杜聿明深感感動,他也投桃報李,努力學習,積極改造。
1959年,因為杜聿明表現良好作為第一批特赦人員被釋放。
1978年,當選第五屆全國大人代表和全國政協第五屆常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軍事組副組長1981年杜聿明因病去世,享年77歲。
(三)“三得將軍”李仙洲
李仙洲出生于山東德州,他的軍旅生涯并不是一帆風順但是這并不妨礙他打仗勇猛。
抗日戰爭時期,李仙洲多次痛擊敵人被戰士們尊稱為“鐵血將軍”。
可惜作戰勇猛的李仙洲在蔣介石的影響下卻是逐漸墮落了,他開始消極抗日,將槍口對準了紅軍,經常挑起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李仙洲在萊蕪戰役上被俘。
在進入功德林初期,李仙洲雖然并沒有積極學習,但是也沒有做出什么反抗事情。
每日的生活全都圍繞著吃喝拉撒進行,為此他得了一個三得將軍即為“吃的、拉的、睡得”。
新中國成立之后,李仙洲開始認命,積極配合改造。
在1960年得到特赦,諷刺是李仙洲沒有在國民黨那里得到的待遇,在特赦會竟然得到了。
特赦后的他先后任職山東省政協委員、常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務。
1988年,李仙洲在濟南病逝,享年94歲。
(四)“書呆子”黃維
上天為你開一扇門,必會為你關一扇窗。
這句話用來形容黃維最合適不過了。
平日里,黃維打仗的鬼點子很多并在參加過的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和緬甸反攻戰等戰役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是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用兵不靈活,這也導致了黃維在指揮戰斗經常會出現了一些不必要的傷亡,因此被人稱為“書呆子”。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黃維在戰爭的中后期開始以教學為主,很少上戰場。
解放戰爭時期,對于黃維重新參加戰斗國民黨內部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爭論。
雖然最后支持他參加戰斗的人贏了,但是結果卻是如堅決反對他參加戰斗的人所料,黃維參加戰斗就是給解放軍送人頭的。
淮海戰役中他的部隊很快就被解放軍殲滅,他本人也被俘了。
“書膽子”作戰死板,思想也死板。為了不讓自己被共產黨“同化”,他想盡一起辦法躲避改造。
因為他本人并沒有什么過激的行為,加上讓人啼笑皆非地是他為了不參加改造發明了永動機,無意中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貢獻,為此共產黨對他的感官非常不錯,并送了他一個科技達人的稱號。
不過,黃維也并沒有堅持多久,在好友李仙洲的開導勸說下,他也開始積極參加改造并在1975年得到特赦。
特赦后的黃維曾任全國政協委員,致力于研究國民革命軍軍史。
(五)好脾氣的周振強
周振強,浙江人氏,曾經參加過淞滬抗戰和南京保衛戰等戰役,他與其他人是在戰場上被捕的不同,他在金華解放前夕準備逃跑的時候被人民群眾抓獲的。
在功德林的周振強,表現得特別好,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當時敲煤是一件非常費力氣的活,所有人都想盡辦法逃脫干活。
唯有周振強不但不逃,還表示以后這個任務都可以交給他來做,為了節省力氣他還發明了用一塊煤砸向另一塊煤的方法,得到了管理員和其他戰犯的一致好評。
鑒于周振強表現良好,他成為了第一批特赦人員。
特赦之后的他全國政協委員研究撰寫文史資料,1988年在京去世,享年84歲。
(六)“太行屏障”范漢杰
范漢杰,廣東省梅州人,曾被朱德親自送上一面“太行屏障”的錦旗,只因為他把日本人死死地拖在了太行山下,不能移動半步。
后來在掩護大部隊撤離的時候,他身先士卒,帶領部隊完成了一個國民黨內部都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只是那次戰爭雖然成功突圍,卻是因為戰況慘烈整個部隊只有幾十個人突圍。
解放戰爭時期,范漢杰在錦州戰役中被俘,成為了功德林的一員。
范漢杰,在功德林內積極配合改造,表現良好,1960年被特赦,后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委,1976年病逝,享年80歲。
(七)蔣介石心腹宋希濂
宋希濂湖南湘潭人,蔣介石心腹之一,在武漢保衛戰中與日軍在富金山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決戰,創造了與日軍一比一的傷亡比例,這是國民黨傷亡比例較少的戰例。
1949年在四川大渡河附近被捕,因為在功德林表現良好,1959年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被特赦,任職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
1980年,遠赴美國定居,1993年在美國病逝,享年86歲。
(八)復興社創始人曾擴情
曾擴情早期深得蔣介石信任和重用,在黃埔學習時期曾經與周總理交好,中山艦之后,蔣介石開始清理黃埔軍校的學生不再允許跨黨派的情況出現。
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曾擴情選擇了國民黨。
1932年奉蔣介石命令建立復興社,軍統頭子戴笠看到增擴情時甚至都要喊一聲哥。
有了權力的曾擴情大肆斂財,收受賄賂,但是因為在西安事變之時他對于國共兩黨態度曖昧,讓蔣介石對他失去了信任。
被捕之后,曾擴情表現良好,痛改前非。
1959年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被釋放,后來經過周總理特批,成為沈陽的政協委員,新生后的曾擴情一心為民,將原來的毛病全部改掉了。
1988年去世,享年94歲。
環境影響人在曾擴情身上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國民黨時期,曾擴情大肆斂財,收受賄賂,身邊的美女更是不計其數。
作為國民黨特務鼻祖,壞事也是沒少干。
特赦之后,他再次為官竟然清正廉潔,一心為民,都說變壞容易,變好難,但是曾擴情的所作所為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或許真的是應了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后記
這八位國民黨高級將領的下場其實只是所有國民黨被捕將領的一個縮影,除了少數冥頑不靈,罪大惡極之人大多數不但得到了善終,而且還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出生在紅旗之下的我們并沒有經歷過那戰火紛飛的時代,僅僅從書本上的描述,我們就能感受到國民黨是如何地將我黨先烈趕盡殺絕,是如何的折辱他們。
再這樣的情況下,共產黨卻是依然以德報怨,不僅善待國民黨將領,還心胸寬闊地將他們的功與過全都記錄下來,讓后人來評說他們的是否功過。
同樣時期,因為發動“西安事變”而得罪蔣介石的張學良,不僅失去了畢生的自由,還因為國民黨故意的抹黑和對他功績的閉口不談。
導致了整個臺灣省民眾在不知道實情的情況下仇視張學良的家人,一度讓他們無法在臺灣正常生活。
兩者想比,孰是孰非立竿見影。
不過,還好,這些國民黨軍官并沒有辜負共產黨的苦心,他們最終選擇用他們的方式來報答共產黨的再造之恩。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