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國首屆產業峰會,為何在江夏召開?
4月19日—21日,第一屆中國(江夏)水產預制菜產業鏈峰會將在武漢市江夏區舉行。
大會以“品味九州 江鮮天夏”為主題,以打造“中國淡水水產預制菜之都”為目標,邀請院士、教授、省市領導及全國水產預制菜代表性企業等參會,共同論道中國水產預制菜,從生產、加工、冷鏈、物流、銷售等各環節展開討論,共謀行業長遠合作。
這個中國首屆產業峰會,為什么會選擇在江夏召開?江夏又有哪些魅力吸引群英薈萃?作為東道主的江夏,在淡水水產預制菜方面有著怎樣的優勢?且看記者一一解析。
率先布局 搶占先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2021-2022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會突破8300億元。2026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達10720億元,一個萬億級別的“藍海”正在誕生。
隨著市場潛力的釋放,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將發展預制菜作為發展經濟抓手之一。湖北省、武漢市相繼出臺《全面促進農林牧漁業穩產保供2023年行動方案》、“預制菜十條”發展新政等政策,提出加快發展預制菜產業。
新風口,新賽道。江夏區提前謀劃布局,敏銳地抓住行業風口,搶占先機。在去年年底召開的江夏區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搶抓安防、新能源、預制菜三個萬億級產業市場機遇,聚力開辟主導產業新賽道,加快做大預制菜產業,推進南北產業鏈接和融合,支持預制菜品牌建設;今年1月30日,江夏區委六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全區三級干部大會提出,要聚焦車光康等重點產業布局,瞄準元宇宙、新能源、預制菜等新賽道,主動抓緊搶一批50億元、100億元的大項目、好項目。要大力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圍繞水產品等優勢領域,重點突破,努力把產業鏈實體留在江夏,把產業鏈增值收益留給全區人民。
敢字當頭、一拼到底。江夏爭分奪秒,馬不停蹄,借助行業會議、論壇等活動形式,精準發力預制菜產業。2月中旬,江夏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帶隊赴北京參加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拜會相關企業;3月初,參加第二屆魯湖水產養殖論壇;3月底,在首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博覽會,江夏區現場推介……
先天優勢 后天發力
江夏始于三國吳地江夏郡,地處世界級光谷和萬億級車谷腹地,區位優越明顯,京廣高鐵、107國道并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武深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天河、花湖機場承載南北,長江傍西穿境而過,臨江貨運航道直通全國。
江夏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三山三水三分田”的資源稟賦無出其二,“百湖之城、半壁江山”的水資源優勢絕無僅有,擁有32.6公里長江黃金水道,境內大小湖泊136個、水域面積621平方公里,占全市近一半,境內擁有亞洲“最大城中湖”湯遜湖、湖北省最大湖泊梁子湖。華中農業大學、中科院水生所,省農科院水科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齊聚江夏。亞洲最大黃顙魚良種繁育和鱖魚養殖基地落戶江夏,“梁子湖大河蟹”“武昌魚”等水產品牌享譽海外,擁有水產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市級龍頭企業10家。江夏水產種養繁推產業鏈全面形成,淡水水產預制菜產業可謂先天條件優、發展基礎好。
先天優勢固然重要,后天努力更為關鍵。據了解,江夏區設立了首期15億元、總規模75億元鄉村振興基金,其中淡水水產預制菜產業發展基金10億元,此外列支3億元財政專項獎補,通過“真金白銀”投入,助力淡水水產預制菜企業落戶江夏、發展壯大。同時,立足獨特水資源稟賦,科學繪制“一主引領、片區協同、多點輻射”產業發展“八陣圖”。“一主引領”,即以中國(江夏)水產預制菜產業鏈峰會為依托,打造中國淡水水產預制菜之都;“片區協同”,即依托水產養殖和生產銷售,打造淡水水產預制菜優質原料生產基地;“多點輻射”,即采取“邊招商邊建設”方式,規劃布局8000畝加工基地,開辟水產專業園區,加快建設現代化、信息化、標準化淡水水產預制菜產業發展載體。
產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江夏區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堅持把淡水水產預制菜企業發展擺在“C位”,出臺“突破性支持淡水水產預制菜專項政策10條”“產業獎補黃金10條”“免申即享”等惠企紓困政策,對產業發展重大事項采取“一事一議”專題研究,竭力讓每一粒淡水水產預制菜播“夏”的種子都能長成“參天大樹”。這些,都是江夏發展淡水水產預制菜產業的底氣所在。
借勢發展 乘勢騰飛
據悉,本次峰會規模空前,亮點十足。院士、教授、總裁及政府代表齊聚論道江夏;見證江夏,全國淡水魚預制菜產業之都建設;投資洽談,搭建政企融合交流平臺;以選品會,助淡水水產預制菜市場拓展;推出十大水產預制菜,以市場引領樹立江夏美食標桿……此外,峰會還將發布《江夏區水產預制菜產業發展報告》。報告將從預制菜產業、江夏區區位、產業及社會經濟基礎等方面,全面把脈江夏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前景,并從發展思路、總體定位、具體發展路徑方面給出參考建議。
江夏區廣闊的產業前景、良好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多地被企業所看好。在前不久舉行的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來三斤智慧農貿預制菜(武漢)產業基地落戶江夏。據悉,該項目預計用地 200畝,固定資產投資約 10億元,將在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投建來三斤智慧農貿預制菜(武漢)產業園,將圍繞武漢及周邊地市農特產,進行特色預制菜的研發生產、運營、銷售等活動,包括輻射區域的農產品交易中心、預制菜中央廚房、凍庫冷庫、智慧云倉、綜合辦公樓(數字展廳、產業數字化發展中心、電商與直播帶貨中心、品牌營銷與IP建設中心、供應鏈金融)等。
東風正勁,借勢騰飛。發展水產預制菜,江夏大有可為,必將借助第一屆中國(江夏)水產預制菜產業鏈峰會的東風,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飛得更高更遠……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