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使用指南——食品放冷凍到底安全嗎?
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當我在一些回答里提到我家冷凍室有冷凍的土豆、米飯時,有人覺得驚訝,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人不清楚哪些食材可以冷凍。
那我干脆寫文章說一下吧
食材的合理儲存,既是保障家庭食品安全的重要部分,也能更方便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是懶人居家必備生存知識。
一、為什么要把食物冷凍
所有人都知道——當然是為了保鮮啊。
那你知不知道冷凍保鮮的原理呢?
冷凍到底凍住了什么?
1.微生物
其實大部分的食物變質,不管是發臭、發酸、還是發霉,都是因為微生物污染了食物,在食物中繁殖,導致食物腐壞,不良微生物多了,吃下去本身就會致病,一些微生物還會產生有毒物質,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黃曲霉素。
微生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常見于食物的表面,在食物還新鮮的時候,這些微生物的數量非常少,對人體形成不了傷害。但是一旦食物死掉,停止新陳代謝,就相當于從活水變成了死水,這些微生物會大量繁殖,越來越多,直到形成足夠引起質變的數量,這時候,食物就變質了,你吃掉變質的食物,就吃掉了上面的微生物和它們的代謝產物,輕則腸胃不適,重則食物中毒。
而冷凍,對食物保鮮的最大作用就是凍住了這些微生物,讓它們不再繁殖,從而始終保持在一個極低的數量。
冷凍讓絕大多數微生物都失去活性,不再活動和增殖。
不過,是暫時失活而非永久殺滅,一旦解凍,微生物也會恢復活性。
2.酶
酶是生物中廣泛存在的一類化學活性物質,可以促進各種化學反應,引起食物中各種化學物質的分解與合成,導致食品的成分和性狀改變。舉個例子,蘋果的變色,就是一種酶促反應。
冷凍讓各種酶失去活性,讓食物中的各項自身化學反應暫停,于是可以一直保持新鮮。
3.水
這個道理很直接,很多化學反應都需要水來參與,各種物質在細胞膜之間流動需要水來作為載體,當水被凍住,也就是暫時失去了水分活性,所有需要水來參與的化學和物理活動都難以進行。
以上三點是相輔相成的。
4.寄生蟲
這個因素對于不喜生食的中國人來說,意義不大,但我還是說一下。
冷凍可以有效殺滅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蟲,包括蟲卵。對于用于生食的水產品來說,冷凍的作用很大。
不過不是一冷凍就馬上殺滅哈,而是需要較低的溫度和較長時間。
FDA規定了三種冷凍檔次用于殺滅寄生蟲:
1.零下20攝氏度以下冷凍7天
2.零下35攝氏度以下凍硬后,再保持零下35度以下冷凍15小時
3.零下35攝氏度以下凍硬后,再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下冷凍24小時
(以上操作不適用于厚度超過6英寸的大魚)二、冷凍室溫度設置多少合適?
一般家庭冰箱,冷凍室的適宜溫度是零下18℃,這是國標規定的。
在-18℃下,食物可以達到較好的保鮮效果,99%的水分和微生物都被凍結。
當然,如果你不怕費電或者你想凍死生魚中的寄生蟲,把溫度設置得更低也是可以的,-18~-24℃都是正常范圍。
溫馨提示:買冰箱最好是買能顯示溫度的。
三、哪些食物適合放在冷凍室?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哪些食物可以或者說適合放在冷凍室。
一般人普遍認為,冷凍室可以放肉類、冰淇淋冰棍、餃子湯圓等速凍食品。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
1.高淀粉類食物,都適合放冷凍。
煮熟糊化的淀粉,放置一段時間會發生「老化」,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回生,不管是米飯還是饅頭,還是湯圓,煮熟后放涼,過一段時間都會或多或少產生回生現象,口感變得生硬。
這種淀粉的老化是不可逆的,回生后的淀粉,即使再次加熱也不會恢復原來的口感。
放冷藏,不能阻止淀粉老化,只有冷凍,可以阻止淀粉老化。
所以煮熟的淀粉類食物,米飯、饅頭、土豆、玉米……等等淀粉類食物,其實都更適合冷凍保存,而非冷藏。
所以我家的米飯,吃不完的時候我都是密封放冷凍,除非一天之內就要吃,我才放冷藏。
生的淀粉類食物,也適合冷凍保存,冷凍面團、冷凍生土豆、冷凍豆類,都比冷藏能保鮮更久。
我家冰箱里常有真空包裝的切塊生芋頭、生土豆、生玉米棒,還有板栗。
特別說明:生的甜玉米棒尤其需要冷凍,甜玉米一旦被采摘下來,玉米中的糖分就開始流失,懂的人都有經驗,剛摘下來的水果玉米是最甜的,在室溫下放到第二天就不怎么甜了,如果放三天,那基本什么甜味都沒有了。
只有馬上煮熟或者馬上冷凍,能阻止甜玉米中糖分的流失。
2.高蛋白/高糖分的水果可以冷凍。
水果中糖和蛋白質含量越高,越適合冷凍。比如榴蓮、芒果、香蕉等糖分和蛋白質含量都比較高的水果,都適合冷凍。
因為水果中的水分與糖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屬于結合水而不是游離水,結合水冷凍后不容易產生冰晶,有助于水果在冷凍解凍后保持原有形態。
如果你根本就不在乎水果解凍后的形態的話,實際上任何水果都可以冷凍,比如說凍梨凍柿子,就是冷凍后完全變了一個東西,但是大家可以接受的例子。
我家冷凍室現在就有藍莓,上回買的新鮮藍莓沒吃完,丟冷凍室了,準備做藍莓馬芬用。
其實,只要溫度夠低,水分含量大的蔬果也可以冷凍,工業速凍食品就常見西蘭花胡蘿卜等水分含量較大的蔬菜。不過家庭冰箱冷凍速度慢,達不到速凍要求,冷凍水分含量高的蔬果時會在蔬果內部產生較大冰晶,導致細胞破裂細胞液流出,解凍后觀感和口感不佳。
四、冷凍食品的安全性和營養價值
很多人都覺得,冷凍不如冷藏新鮮,尤其是對冷凍肉類,很多人抱有偏見,總覺得冷凍肉不如冷鮮肉。
冷凍肉的安全性大于冷鮮肉,更大于沒有冷鏈保存的「新鮮肉」。
現在的屠宰產業已經很發達了,養殖—屠宰—分割—冷凍—冷鏈—銷售一條龍產業,冷凍肉從屠宰場到餐桌,全程不會離開冷鏈。
前面我已經說過冷凍對食品安全的作用在哪些方面,所以,冷凍、冷藏、常溫這三者里,冷凍的安全級別最高。
冷凍,把溫度控制在-18℃以下就可以了,簡單粗暴,即使偶爾有溫度波動,只要不脫離冷凍,問題也不大。
而冷藏,由于是非冷凍狀態,本身就不能完全阻止微生物增殖,加上經常要與環境空氣直接接觸,溫度波動更多,更難調控,更容易出問題而滋生細菌。
至于傳統菜市場上一些連冷藏都沒有的常溫肉攤,那更是安全隱患最大的。
有些人總覺得冷凍肉的口味不好,其實那主要是因為,以雞為例,冷凍雞的品種多是速生的白羽雞,而你在市場買的活雞、鮮雞,是蘆花雞烏雞跑山雞等所謂土雞品種,生長周期又很長,品種和養殖方式造成它們的口味本身就不一樣,而不是因為冷凍了才不一樣。
在營養價值方面,冷凍不僅不會導致營養流失,還能阻止營養流失。
根據前面我說的冷凍保鮮原理,冷凍阻止了食品成分的改變,阻止了水分流失,因此,冷凍才能更好的保存食品營養。
對肉類來說,我們主要獲取的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物質都不會因冷凍而流失。
對蔬果類來說,我們主要獲取的是糖類、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其他一些生物活性物質,絕大多數這些物質,也不會因冷凍而流失。
食品中營養物質要流失,那是因為它們本來就要流失,而不是因冷凍而流失。
除了反復解凍會導致細胞結構破壞從而加速變質外,只要你不反復解凍,冷凍都是更好的保護食品的方式。
還是以甜玉米為例,已知甜玉米一摘下來就開始糖分流失,而冷凍會阻止它的糖分流失,但是冷凍后不能說完完全全一點就不流失了,還會面臨溫度波動帶來的變化,升華作用帶來的水分減少。
那么我們可以這樣認為:
剛摘下來的甜玉米>冷凍1個月的甜玉米>室溫保存3天的甜玉米
而在現代城市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買不到「剛摘下來的甜玉米」,有時候,冷凍食品相比保存不佳的所謂「新鮮食品」來說,會是你更好的選擇。
五、如何正確實施冷凍。
雖然前面說了,冷凍暫停了大部分微生物增殖和食物酶變化學反應,但是冷凍后的食品也并非萬無一失,學會正確冷凍,能大大延長冷凍食品的保質期。
冷凍中,食品中的水分仍然會因升華作用而流失,食品接觸空氣,仍然會緩慢的發生氧化反應,還會有自身的物質的分解和轉變等反應,雖然在冷凍條件下各種反應的速度慢了許多,但并不是完全沒有。
而冷凍食品的質量,跟食品的包裝情況和冰箱內的環境有很大關系。
家庭冷凍應該注意這些:
1.單一食品用單一包裝,密封隔離隔絕空氣包好,真空包裝是最好的,不能真空包裝的話,至少也要用保鮮膜/保鮮袋/保鮮盒單獨密封,并盡量少留空氣。
2.購買冰箱時盡量選購風冷冰箱,有助于控制冰箱內的空氣濕度,風冷確實要好很多,貴有貴的道理。
3.大量食材放進去的時候,可以把冰箱檔次開大一點,縮短冷凍時間,也避免溫度上升太多。
4.最好不要直接把溫度較高的食物放進冰箱,理由同上,除非你這個冰箱是空的,不用考慮其他食材的感受。
覺得有用點個贊唄
下一篇寫冷藏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有哪些不能忘懷的速凍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