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餐飲創新與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賀陽)12月12日下午,由中國商報社、《中國烹飪》雜志社聯合主辦,中國商報研究院協辦的“第七屆中國商業創新大會——新中國70年餐飲創新與發展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隆重召開。
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及嘉賓有商務部原副部長張志剛、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傅龍成、中國商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徐艦、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中國商報社副總編輯兼《中國烹飪》雜志社社長陳念、中國商報社社長助理兼《中國烹飪》雜志社副社長張家銘,此外還有專家學者、餐飲企業代表、業界名廚等百余人共襄盛舉。
改革開放41年來,我國餐飲業收入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去年全國餐飲收入達4.27萬億元,同比增長9.5%,預計今年全國餐飲市場規模將達到4.6萬億元以上,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
蓬勃發展的中國餐飲業既有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例如“三高”問題。
傅龍成在開幕致辭時表示:“企業盈利困難,生存壓力較大。除此之外,全社會對餐飲業的食品安全、衛生、規范化程度、高端服務、品牌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提出應對之策。”
作為我國商業領域最受關注、最活躍的領域之一,餐飲業的市場規模、創新勢能和發展潛力逐年遞增。
陳念表示,隨著消費升級的進一步發展,我國餐飲市場已經進入發展新階段,品牌化、標準化、零售化、智慧化將成為餐飲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在變革中迭代發展,展現餐飲新生力的新模式、新思維、新勢能,這也正是舉辦‘餐飲創新與發展論壇’的初衷”。
在新時代、新背景下,我國傳統餐飲文化也得到了不同的演繹。
張志剛表示:“我國的餐飲業承擔著直接為廣大消費者服務的責任,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民生產業。新時代中國的餐飲文化,應該是既繼承自己的優秀傳統,又海納百川地借鑒世界各國文明的優秀成果。繼承不是一味守舊,創新不是否定傳統,我們應創新性地發展新型餐飲文化”。
在嘉賓的主旨分享環節,新古典主義中國菜創始人郝文杰以“烹飪與美”為主題,從烹飪器皿、菜品文化創新等角度為在場觀眾展現了“烹飪”本身所蘊含的“美”元素。
餐飲云創始人、品牌營銷專家裴成輝則以“四大風口、四大紅利,引爆餐飲極速增長”為題,分析了餐飲企業如何才能做強做大——秘訣在于降低復雜度、打造餐飲新的“微笑曲線”,同時還要搶占人工智能設備新風口。
在談到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助力餐飲發展時,優糧生活創始人、優糧大學校長閆寒認為,當今時代,餐飲企業應該更加注重信息化,并且要善于利用大數據進行消費客群管理。科技作為一個重要手段,應當被運用到與顧客發生“長期關系”,即穩定消費。
圍繞“餐飲企業如何面對‘中年危機’”這一話題,來自餐飲企業的代表在會議的圓桌對話環節各抒己見。
本次對話由勺子課堂創始人宋宣擔任主持,湯城小廚創始人黃俊宇、北京煲煲好創始人徐立紅、泓0871創始人劉新、李錦記(中國)高級全國顧問楊春暉、北京蜀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斯琦五位嘉賓暢談了餐飲企業“中年危機”的故事與謀變之道。
此外,本次會議還舉行了《中國烹飪》雜志創刊40周年慶典啟動儀式及頒獎典禮。會議頒發了“《中國烹飪》2019悅享餐廳獎”以及“《中國烹飪》2019行業優質品牌獎”,20余家企業斬獲殊榮。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