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特色美食推薦1
1,北京烤鴨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是當時的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它以色澤紅艷,肉質鮮嫩,味道敦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搶買1送1正宗北京醬鴨500g熟食鹵味烤鴨湖南特產零食小天貓¥29.80去購買?2,老北京炸醬面
驢打滾,是老北京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制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豆餡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黃豆面入嘴后可以不嚼,細細品,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稻香村驢打滾500g小吃特產零食糕點心美食品零食麻薯麻天貓¥19.90去購買?3,天津麻花
天津麻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點。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原來巷子之中有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號喚作“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經過反復探索進行創新,在白條和麻條中間夾一條含有桂花、閔姜、桃仁、瓜條等多種小料的酥餡,使炸出的麻花酥軟香甜與眾不同,創造出的什錦夾餡大麻花。其特點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風處放置數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
津祥齋天津麻花1000g大散裝2斤正宗充饑夜宵特產手工傳天貓¥18.80去購買?4,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面粉、豬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創于公元1858年,至今有100多年歷史的它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制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于15個褶 。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 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
天津狗不理包子豬肉餡早餐速凍包子420g速食早餐半成品天貓¥29.90去購買?5,保定驢肉火燒
保定驢肉火燒是中國北方民間小吃一種,發源于河北省古城保定,廣泛流傳于冀中平原,其中以保定北部徐水縣的漕河地區歷史最為悠久。驢肉火燒為一種面食,一般為死面做成(注:死面為未經發酵的面粉,經過發酵的面粉叫做活面,用活面做成的類似東西稱為“燒餅”),將其在餅鐺里烙熟后,架在灶頭里烘烤,使其外焦里嫩,別具風味;趁熱用刀劈開,加入熱騰騰的熟驢肉,是最正宗的吃法。有些廚師會加入驢板腸提味,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驢肉是一種典型的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其100克所含蛋白質高達18.6克,遠遠高于豬、牛、羊肉的蛋白質含量,而脂肪含量僅為0.7克,且鈣、磷、鐵含量也相對較高,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可見驢肉的地位。“驢肉火燒”所用驢肉的選擇極為嚴格,而其中更以驢臉部的肉最為細嫩和講究,經過精細的加工而成的驢肉,加以剛剛出爐的、脆軟的火燒,再配上古城保定老字號的“大慈閣”醬菜和小米粥,吃起來回味無窮。
6,陜西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陜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后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饑,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陜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
7,陜西臘汁肉夾饃
陜西有個白吉鎮,這個地方的餅很好吃,很有特色,所以把這種饃叫白吉饃。白吉饃據稱源自咸陽。是用上好面粉揉制后做成餅形,置鐵鐺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爐膛側立,上下隔著鐵鐺板的炭火烘烤,稍頃翻面,雙面焦黃即可。我一直以為烹制食物,外焦里嫩是難得的境界。上品白吉饃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處。制好的白吉饃形似"鐵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內心軟綿。可單獨食用,配臘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8,南京鹽水鴨
鹽水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產,屬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鴨,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因南京有“金陵”別稱,故也稱“金陵鹽水鴨”,久負盛名,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 南京鹽水鴨制作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制作經驗。生產的鹽水鴨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而以中秋前后,桂花盛開季節制作的的鹽水鴨色味最佳,名為桂花鴨。
櫻桃鴨正宗南京鹽水鴨900g整只鹵味熟食江蘇特產美食咸天貓¥39.00去購買?9,武漢熱干面
熱干面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也是湖北省武漢市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采用堿水面,并以食油、芝麻醬、色拉油、香油、細香蔥、大蒜子、蘿卜丁、酸豆角、鹵水汁、生抽等為輔助材料。熱干面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由于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
¥29.80去購買?10,濟南九轉大腸
清朝光緒初年,由濟南九華樓酒樓店主首創。將豬大腸經水焯后油炸,再灌入十多種作料,用微火炮制而成。成菜后,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色澤紅潤,質地軟嫩。九轉大腸成菜后,色澤紅潤,通體半透明,柔韌異常,層層相疊又層層相分。吃起來質地軟嫩,兼有酸、甜、香、辣、咸五味,肥而不膩,鮮香味美,異常適口,久食不厭。
11,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扒雞、西瓜、金絲棗)之一。德州扒雞是中國山東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德州扒雞制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后及皇族們享用。五十年代,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從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車選購德州扒雞送給毛澤東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雞因而聞名全國,遠銷海外,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買1送1德盛齋扒雞500克扒雞德州整只雞零食正宗燒雞特天貓¥39.80去購買?12,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是中國傳統飲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纖夫的粗放餐飲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豬黃喉、鴨腸、牛血旺等。火鍋選料包羅萬象,菜品發展到幾百種,囊括了食物王國里可食用之物,菜品已擴大到家禽、水產、海鮮、野味、動物內臟、各類蔬菜和干鮮菌果等。在毛肚火鍋的基礎上,發展到清湯火鍋、鴛鴦火鍋、啤酒鴨火鍋、狗肉火鍋、肥牛火鍋、辣子雞火鍋等等,品種不下百余種,還有為外國人準備的西洋火鍋。
13,重慶小面
重慶小面是指麻辣素面,麻辣味型。重慶面食還包括重慶小面和有臊子的面食,如牛肉、肥腸、豌豆雜醬面、榮昌鋪蓋面等。重慶小面富于變化,在面店,可以要求店家制作個人定制口味,如要求店家"干熘"(拌面)、"提黃"(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佐料是重慶小面的靈魂,一碗面條全憑調料提味兒。先調好調料,再放入煮好面條。麻辣味調和不刺激,面條勁道順滑,湯料香氣撲鼻,味道濃厚。
十吉重慶麻辣小面調料250g正宗煮面佐料擔擔面米線面條天貓¥10.90去購買?14,重慶水煮魚
水煮魚是一道重慶市的漢族創新名菜,屬于重慶渝北風味。最早流行于重慶、四川等地。看似原始的做法,實際做工考究—選新鮮生猛活魚,又充分發揮辣椒御寒、益氣養血功效,烹調出來的肉質一點也不會變韌,口感滑嫩,油而不膩。既去除了魚的腥味,又保持了魚的鮮嫩。滿目的辣椒紅亮養眼,辣而不燥,麻而不苦。
15,巫山烤魚
除卻巫山不是云,巫山烤魚是一種發源于巫山的特色美食,流傳過程中,融合腌、烤、燉三種烹飪工藝技術,充分借鑒傳統川菜及川味火鍋用料特點,是口味奇絕、營養豐富的風味小吃。
現今流行的川式烤魚,卻與傳統燒烤做法有著明顯的不同。它采用“先烤后燉”的獨特做法,融合了烤、燉兩種烹飪工藝的精華,確保了巫山烤魚的純正芳香,更好地體現"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烤魚。
16,成都串串香
串串香,起源于四川成都 ,不僅是四川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也是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串串香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又往往稱其為小火鍋。“串串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是一種以竹簽串上各種菜,將其放進滾燙的火鍋中涮著吃的小吃。串串香以其獨特的魅力和鮮明的特色遍布于全國眾多城市.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串串香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串串香已成為四川味道的代表之一。
17,成都龍抄手
龍抄手,是成都市著名的傳統小吃,抄手是餛飩在四川地區的叫法。抄手的得名: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于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后又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70余年的歷史了。
18,成都鐘水餃
鐘水餃,古名為“水角”,是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傳統小吃之一。始于光緒十九年(1893年),因開業之初店址在荔枝巷且調味重紅油,故又稱為“荔枝巷紅油水餃”。 鐘水餃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制的紅油。具有皮薄(10個水餃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餡嫩(全靠加工時掌握好溫度、水分,肉餡細嫩化渣)、味鮮(全靠輔料和紅油、原湯)的特色。
19,上海生煎包
生煎包是流行于上海一帶的一種特色傳統小吃,簡稱為生煎,由于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生煎也叫生煎饅頭,是阿拉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
20,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選材精細,通常選用一斤半左右的草魚。烹制時,火候要求嚴,僅能用三四分鐘燒得恰到好處。盛菜時,澆上一層糖醋。成菜色澤紅亮,吃起來,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酸甜可口,別具特色。
21,杭州東坡肉
杭州東坡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肴,屬于浙菜系。東坡肉是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蘇東坡(蘇軾)是中國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對詩人、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對烹調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會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長燒肉,在他的許多名詩中,亦有 關于飲食方面的內容,如《食豬肉》、《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 》、《豆粥》、《羹》等詩,都反映出他對飲食烹調的濃厚興趣。 “東坡肉”起先是蘇東坡在黃州制作的。
22,新疆大盤雞
新疆大盤雞,又名沙灣大盤雞、辣子炒雞,是20世紀80年代起源于新疆公路邊飯館的江湖菜,主要用雞塊和土豆塊炒燉而成,還同河南燴面搭配食用。色彩鮮艷、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是餐桌上的佳品。
23,蘭州牛肉拉面
牛肉面俗稱"牛肉拉面",是蘭州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小吃。蘭州人吃牛肉面吃出了名堂,吃上了癮。相傳,牛肉面是清末光緒年間,一個叫馬保子的回民廚師所創制的面食,后輩們再代代推陳出新,硬是將這種面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吃得個名揚天下。如今,蘭州市的每條街巷,無論大小,至少都有一兩家牛肉面館。
24,云南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源于滇南,乃云南一絕,至今已有一百年的歷史.它源于滇南蒙自縣。傳說有一秀才在南湖的湖心小島念書,秀才妻每日都要通過石砌的小橋給夫送飯。一日,妻子念丈夫讀書辛苦,燉了一只又肥又壯的母雞,裝入罐中,正準備送飯送給丈夫,由于有要事未能按時送去。當她辦完事后,發現湯罐還是熱乎乎的,原來是厚厚的一層黃油覆蓋湯面,起到了隔熱作用。于是便穿小道,走石橋,送到丈夫身邊,將米線往熱雞湯里浸泡后,隨即撈出放入碗里,秀才吃了十分滿意。此事被傳為美談,人們為了贊譽這位賢能的妻子,便將這種食品取名“過橋米線”。
25,福州佛跳墻
佛跳墻又名福壽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選用鮑魚、海參、魚唇、牦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會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成菜后,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味中有味。
26,黑龍江鍋包肉
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吃多也不油膩,很適合夏天食用,以達到開胃增食欲的目的。它原名鍋爆肉,是一道東北菜,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鍋包肉是為適應外賓口味,把咸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將豬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漿,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
27,遼寧豬肉燉粉條
該菜是東北菜的代表之一,富有特色的東北地區風味菜肴,深受南北方人的喜愛。豬肉燉粉條是“東北四大燉”的第一燉,順口溜:豬肉燉粉條,饞死野狼嚎。由于東北地區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加之雖然都是東北范圍亦有地域區別。故而每家每戶根據自己不同的口味及對不同食材的愛好及添加衍生出了多種不同的做法及叫法。
28,吉林清蒸白魚
清蒸白魚屬于東北菜系,食用后可調理身體各項機能。選用的一定是活魚,本位咸鮮,色彩艷麗,魚肉潔白,細嫩鮮美,湯汁清淡。切記不能與大棗同食。這道菜富含多種營養,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鈣和鎂等等。聽說是烹飪高手潛心研究制作而成的,經過努力終于創出了清蒸松花江白魚這道名菜,登上了圣宴之席。清朝,松花江白魚曾被列為貢品。
29,廣東叉燒包
叉燒包是廣東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傳統西關名點之一,叉燒包的面皮是用北方常用的發酵面團經過改進而成的。包制時要捏制成雀籠形,因為發酵適當,蒸熟后包子頂部自然開裂,實際上是一種帶有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叉燒包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好的叉燒包采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30,柳州螺螄粉
螺螄粉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因有奇特鮮美的螺螄湯,使人吃一想二。
31,海南文昌雞
海南文昌雞因產自文昌故名文昌雞,是海南省地方優良肉雞品種,具有四百多年的傳統名牌產品,以其體型方圓,腳脛細短,皮薄骨酥,肉質香甜嫩滑,營養豐富,具有色、香、味、型、營養俱佳,百吃不厭等特色,榮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
經典版海南網紅椰子雞湯全套農家散養文昌雞小母雞新鮮天貓¥168.00去購買?32,貴州酸湯魚
貴州,據說整條小吃街都是各種酸湯的東西,酸湯魚更是多的不可數。正宗的酸湯魚據說是苗族的美食,入口酸味鮮美,辣勁十足,令人胃口大開。一般是先加入特產糟辣椒和本地許多有營養的中草藥,借番茄酸烹出自然酸湯,然后將清洗的活魚下鍋煮。酸湯是用燒開的米泔水釀制而成的,上好的酸湯應為白色。清酸湯味酸而清香,但醇厚味略差些,另加上用西紅柿泡制的紅酸湯,味道就更加完美了。如再加些黃豆芽、小竹筍和野蔥作輔料,風味就更加獨特。
33,湖南剁椒魚頭
是湖南省的傳統名菜,屬于湘菜系。據傳,起源和清代文人黃宗憲有關。通常以鳙魚魚頭、剁椒為主料,配以豉油、姜、蔥、蒜等輔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澤紅亮、味濃、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鮮辣適口。
34,淮南牛肉湯
淮南牛肉湯具有鮮醇、清爽、濃香的特色;有咸湯、甜湯之分。咸的牛肉湯肉肥湯鮮,特別是加上蔥段后,滋味更鮮。不黑湯,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絲和干絲;甜牛肉湯是指沒加鹽的牛肉湯,或者加少量鹽的牛肉湯,其味清爽,滋味醇厚。
35,內蒙手趴羊肉
將羊宰殺后,剝皮,取出內臟,去掉頭蹄,然后將羊卸成若干塊,放入鍋內,不加調料和食鹽,用清水煮至七八分熟,即可。用手拿著吃,或是用蒙古刀剔著吃。是蒙古族經典菜系之一。
36,西藏酥油茶
酥油茶是中國西藏的特色飲料。多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種飲料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復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呈乳狀即成。與藏族毗鄰的一些民族,亦有飲用酥油茶的習俗。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有哪些在家比較容易做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