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喝到隔夜茶,做到這3點就足夠,好茶不該被浪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作者:村姑陳
《1》
遇到一個問題。
“煮過的老白茶,隔夜后第二天還可以再煮來喝嗎?”
據那位茶友的說法,自己平時工作比較忙,只有晚上或者周末,才有時間坐下來慢慢喝茶。
現在到了冬天,流行煮茶喝。
他現在每晚下班后,準時會在八點多鐘煮上一壺老白茶。
這也不麻煩。
放一小片餅干茶進壺內,加上清水,就可以開火煮茶。
趁著煮茶加熱的過程,自己還可以適當放松,緩解工作壓力。
但可惜,晚上煮茶喝,自己又喝不完。
于是想知道,這煮出來的老白茶,可以不可以隔夜喝。
是第二天起來,再重新煮茶加熱喝好?
還是說,頭天晚上將茶煮開后灌入保溫壺內,第二天再倒出來喝?
《2》
面對私信框里的一連串問題。
村姑陳的立場很堅定——隔夜茶,最好不喝。
這樣的觀點,是為讀者們負責。
因為,這是最穩妥保險的方式。
畢竟,每人遇到的茶,品質有好有壞。
而每人泡茶喝茶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有用壺泡茶隔夜的;有煮茶隔夜的;有將好茶泡開兩三沖,還沒喝完,葉底放隔夜的;也有提前一晚將熱茶灌入保溫杯后放隔夜的……
更有甚者,有人在喝茶時突發奇想,加入了雪梨塊、甘草片、桂花瓣等一同調飲,然后喝不完后放隔夜……
最后,國內喝茶的人群,不計其數。
而每人家中的茶空間,又不盡相同。
有在茶室沖泡的,有在露臺陽臺泡茶的,也有隨意在客廳泡茶的。
總之,隔夜的條件不同,決定了喝隔夜茶的風險,也不盡相同。
即便是有人抬杠,認為自己喝了多年的隔夜茶,啥事也沒有。
但本著對大眾負責的態度,還是建議大家在對待隔夜茶方面,小心謹慎為好。
萬一,張三前一晚在露臺上泡了茶,結果室外空氣質量不佳,灰塵粉塵等隨之飄落到茶杯蓋碗內,弄污了好茶。
那這樣靜置時間過長的隔夜茶,當然不能再喝!
萬一,李四本身的腸胃功能不比常人,容易受刺激,茶湯稍微變味,喝了就容易引起不適。
這時再宣傳出,“隔夜茶喝了完全沒事”的觀點,完全是誤人子弟!
又萬一,王五在前天晚上喝茶時,只是用簡單的杯泡,隔了一夜后,茶湯被悶得極苦極濃。
這時,遇到如此濃重苦口的隔夜菜,與其喝它,不如選擇涼白開!
前人有言,小心駛得萬年船。
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3》
回到開頭的問題。
煮出來的老白茶,可以隔夜后再喝嗎?
大原則上,肯定不建議喝隔夜茶。
但結合實際情況看,白天工作忙,只有晚上有空暇喝茶。
泡/煮出來的茶湯喝不完,留成隔夜茶的現象,特別常見。
試問,這該如何是好?
依個人經驗看,對策有三。
首先,盡早喝茶。
比如,可以將煮茶時間,提前到晚上七點多鐘。
這樣就算晚餐吃得比較油膩,也不怕。
剛好可以煮一壺茶配餐,消食解膩,清新口腔。
等喝完一壺茶后,再去煮第二、第三壺,直至將茶味消耗殆盡,不用再留隔夜。
其次,將煮茶換成杯泡。
如果喝茶人少,那么,煮出來滿滿一大壺茶在少人“捧場”的前提下,確實很難喝完。
要是接連飲入一大壺茶,又容易將自己灌成“水牛”,增加起夜次數,影響作息。
但煮好后,自己只喝一兩杯,又太浪費。
這時候,倒不如適時調整,換成杯泡。
等到喝茶人數多時,再去煮茶。
最后,換一個小茶壺煮茶。
一個人喝茶時,想要嘗試煮茶,未嘗不可。
前提是,選容量小一些的壺,會更適合。
此前,我們有入手過一個側把玻璃壺,壺身很小巧,容量不過350毫升左右。
煮出來的茶湯,剛好適合1-2人分享。
不用擔心,煮出滿滿一大壺喝不完的問題。
再說了,且將新桃換舊符,從大壺換成小壺后。
注水量減少、投茶量減少,煮茶加熱時不僅速度更快,還更加省茶、省電、省心!
《4》
既然如此。
那在煮茶后,將熱茶灌入保溫杯/保溫壺后,又能放多久?
之前遇到這樣的說法。
有人留言表示,自己是北方人,喝茶沒那么講究,冬天煮出來的熱茶灌進暖水瓶后,可以放一天一夜。
就是頭天傍晚煮好后,放進暖水瓶里,可以一直喝到第二天傍晚再煮茶。
“一直覺得這沒啥不好。熱茶放久后,除了湯色變深一些,喝起來味道沒差別。”
“尤其是冬天氣溫低,茶湯沒那么容易變質變味。”
說實話,這樣的極端個例,實在不建議大家效仿。
茶,還是喝新鮮的好。
泡出來/煮出來后,及時飲用,風味更佳。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枝頭無花空嘆息!
如果說,熱茶煮出來后,放上一天一夜,口感風味也沒有絲毫差別。
這樣的說法,要么是自己喝茶時太過隨意牛飲,沒有細品。
要么就是自欺欺人罷了。
隔一天一夜后,連湯色都氧化變深了,茶湯滋味喝起來又怎會沒差別?
喝茶這件事,不能一味節省。
再說了,若要省茶,完全可以換成容量小一些的壺,煮少一些的量。
沒必要貪多,一次性煮出太多的量。
一時半會喝不完,非要放到隔天再喝。
這種喝茶做法,和茶界主流內提倡的喝茶享受,完全是背道而馳!
至于說,將熱茶灌入保溫壺后,還能放多長時間?
這個問題,業內沒有統一定論。
從個人經驗看,趁早在兩三個鐘頭內喝完,風味更好。
冬天到了,遇到趕時間搭高鐵,出門辦事時。
隨身帶一瓶保溫的熱茶出門,喝著會比冰冷常溫的飲用水,來得更舒服。
但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灌入保溫杯內的熱茶,越早喝完口感體驗越好。
放太久后再去喝,茶味喝起來只會有股不新鮮、不鮮香、不爽口的體驗。
至于,熱茶灌入保溫杯后能放多久。
換個說法便是,茶葉泡開過后放多久是隔夜茶?
其實,從本質上看,隔夜茶就是放置時間過長的茶。
前天夜里八點煮開的老白茶,灌入保溫杯后,第二天起來上班后再去喝,算隔夜茶。
而貪方便,用大壺煮茶,從大清早就泡開的茶,放到傍晚還沒喝完,這同樣也算隔夜茶。
并且白天氣溫相對更高,尤其是高溫夏季時,這樣從早放到晚的茶容易變餿變味,不能再喝。
除此外,還得看靜置條件。
灌入食品級不銹鋼保溫杯后的熱茶,在緊密封口的條件下,隔上數個鐘頭再喝,情況倒還好。
若是玻璃杯泡,一是敞口,二是茶水不分離。
這樣的情況下,泡出來的熱茶還是早點喝完更省心。
免得放到最后再去糾結。
喝吧,放置時間過長的茶湯,早已經悶濃變苦,不再鮮香。
不喝吧,又覺得浪費可惜。
如此兩難境地,實在尷尬。
與其如此,不如早喝完,早省心!
《5》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而喝茶,肯定喝新鮮出爐的熱茶,會比隔夜茶更好。
柴米油鹽醬醋茶里,茶,最是悠閑享受。
既然,喝茶的出發點,是為了享受好茶的風味。
那么就沒必要選擇將就。
有條件的話,還是不喝隔夜茶為好。
即便條件有限,沒有足夠多的空暇泡茶,覺得好茶只泡開兩三沖,沒喝完太可惜。
那么,當你打算要喝隔夜茶時,心里也需有一把秤。
變色的、氣味雜亂的、茶味發酸發餿的。
肯定得繞遠些,敬而遠之!
很多時候,茶湯在隔夜后,可以留著養銅錢草。
化作春泥更護花。
化作其他用途,倒也能物盡其用,不浪費!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微信:cunguchen2020),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