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5年第38期通告,通報17批次不合格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及其他指標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標稱珠海市漢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元氣姜棗飲(沖調谷物制品),大腸菌群和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州市金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南海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新興縣惠食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橘紅陳皮,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佛山市悅家商業有限公司南海桂城悅萬廣場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江門市大品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甘草陳皮(涼果類蜜餞),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州市黃埔區貴哥大塘燒鵝瀨粉店(個體工商戶)銷售的白切雞,菌落總數不符合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規定。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檢出大腸菌群,是有被致病菌(如沙門菌、志賀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產品受到了來自原料、包材、人員、設備等方面的污染,或產品儲運條件不當而導致。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4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問題,分別為普寧市流沙光旭食品店(個體工商戶)銷售的桑葚ZY,多菌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郁南縣優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銷售的本地菜心,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深圳市福田區景灣蔬菜批發行銷售的橄欖,多菌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州市天河區元崗盛鮮水果坊銷售的荔枝,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多菌靈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對多種作物因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防治效果。長期食用多菌靈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多菌靈在橄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5mg/kg。橄欖中多菌靈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種非內吸性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作用。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在荔枝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5mg/kg。荔枝中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控制病情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時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未降解至標準限量以下。
3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分別為揭西縣五經富好又佳食品商店銷售的標稱揭陽市廣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蝦仁菜脯,鉛(以Pb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華潤萬家有限公司龍崗店銷售的標稱清遠市金鳳凰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鼎福白菜干,鉛(以Pb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佛山市悅家好好多商業有限公司禪城季華一路分公司銷售的韭菜,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鉛是一種慢性和積累性毒物,進入人體后,少部分會隨著身體代謝排出體外,大部分會在體內沉積,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規定,在醬腌菜中的最大限量值為0.5mg/kg。醬腌菜中鉛(以Pb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使用的蔬菜原料中鉛含量超標,也可能是生產設備或包裝材料中的鉛遷移帶入。
鎘是一種蓄積性的重金屬元素,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長期食用鎘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腎臟和肝臟造成損害,還會影響免疫系統,甚至可能對兒童高級神經活動有損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規定,鎘(以Cd計)在新鮮蔬菜(葉菜蔬菜、豆類蔬菜、塊根和塊莖蔬菜、莖類蔬菜、黃花菜除外)中的限量值為0.05mg/kg。韭菜中鎘(以Cd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長過程中富集環境中的鎘元素。
4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分別為和平縣百盛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揭陽市廣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廣佳橄欖菜(醬腌菜),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產品標簽標示要求;廣東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廣州花都融創茂店銷售的標稱珠海良仆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青梅抱葡萄(話化類),亮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汕尾市信誠商業連鎖有限公司信誠商場香城路分店銷售的標稱廣東良品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0脂肪陳皮西梅,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和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產品標簽標示要求;清遠市清城區海威業貿易行銷售的標稱新興縣康來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甘草芒(水果制品),檸檬黃和喹啉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山梨酸及其鉀鹽抗菌性強,防腐效果好,是目前應用非常廣泛的食品防腐劑。長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的食品,可能對肝臟、腎臟、骨骼生長造成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在腌制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限量為1.0g/kg,醬腌菜中山梨酸及其鉀鹽的檢出值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但是由于該批次產品包裝標簽標示為“防腐劑添加量為0”,所以不符合產品明示質量要求。醬腌菜中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為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未按標簽標示生產。
喹啉黃是一種水溶性偶氮類合成的食用黃色色素,對人體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或可能產生有害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規定,蜜餞涼果中不得使用喹啉黃,蜜餞涼果中喹啉黃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超范圍使用。
亮藍又名食用藍色2號,水溶性非偶氮類化合物,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生產中應用廣泛。如果長期攝入亮藍超標的食品,存在致畸、致癌的可能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規定,亮藍在話化類蜜餞中不得使用。話化類蜜餞中檢出亮藍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超范圍使用。
檸檬黃又名食用黃色4號,水溶性偶氮類化合物,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生產中應用廣泛。如果長期攝入檸檬黃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肝臟等造成損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規定,蜜餞中檸檬黃的最大使用量為0.1g/kg。蜜餞中檸檬黃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過程中計量不準導致終產品檸檬黃超標,也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超限量使用,還可能是企業摻假造假濫用色素。
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一種防腐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長期食用苯甲酸及其鈉鹽超標的食品,可能會造成肝臟積累性中毒,危害肝臟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規定,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在蜜餞中的最大使用限量為0.5g/kg。該批次產品中苯甲酸及其鈉鹽檢測值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但是由于該批次產品包裝標簽標示為“0防腐劑(苯甲酸鈉);苯甲酸鈉含量0g/kg”,所以不符合產品明示質量要求。蜜餞中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未按標簽標示生產。
2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分別為廣州市花都區新華禮尚餐廳使用的湯碗,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州市白云區松洲明烽快餐店使用的大碗,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一種低毒物質,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穩定性好、成本低等優點被廣泛使用。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是消毒餐(飲)具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餐具清洗消毒過程中控制不當,會造成洗滌劑在餐具上的殘留過量,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餐(飲)具中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餐(飲)具消毒單位使用的洗滌劑不合格或使用量過大,或未經足夠量清水沖洗,最終殘留在餐(飲)具中。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分析原因進行整改;同時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將相關情況記入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按規定在監管部門網站上公開相關信息。
不合格食品信息
進貨來源名稱
進貨來源地址
(來源: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報道: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5年第38期)
附件1-13.zip
本文由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