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開通特色農產品高鐵冷鏈專列!廣東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
南方網訊(記者/李潤芳)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廣東冷庫庫容規模和冷藏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0%以上;力爭實現4—5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納入國家年度建設名單;肉類、果蔬、水產品產地低溫處理率分別達到85%、30%、85%;建成全省冷鏈物流追溯監管平臺。
在構建現代冷鏈物流設施網絡方面,《方案》要求規劃布局若干省級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支持廣州、深圳、汕頭、江門、湛江、茂名做好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和申報工作;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暢通內陸鮮活農產品入粵通道,提升港澳通關效率,強化面向港澳中轉、供應能力。
在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方面,《方案》建議復制推廣廣州增城區、茂名高州市等地共享式“田頭智慧小站”示范經驗,成立產業服務聯盟,大力發展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設備租賃等社會化服務,構建“縣-鄉-村”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
為提高冷鏈運輸服務質量,《方案》強調,探索開通荔枝等特色農產品冷鏈航空綠色通道和高鐵冷鏈專列。依托廣州白云、深圳寶安、珠海金灣、揭陽潮汕、湛江吳川等樞紐機場,大力發展面向高端生鮮食品、醫藥產品的航空冷鏈物流。鼓勵各地市加快統一城市配送冷藏車輛標志標識,合理規劃設置中心城區商業區、居住區、大型公共活動場地等區域專用卸貨場地和道路范圍內配送車輛的臨時停車泊位。
在完善銷地冷鏈物流網絡方面,《方案》支持在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東莞、惠州等農產品主銷區和中轉規模較大的城市布局新建和改擴建一批與消費規模匹配,集流通加工、區域分撥、城市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銷地冷鏈集配中心。積極推廣“分時段配送”“無接觸配送”“夜間配送”,鼓勵社區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冷鏈末端配送業務。
針對重點品類冷鏈物流服務,《方案》建議加快構建“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的冷鮮肉流通體系。在粵西南菜北運核心區、特色經濟作物主產區、果蔬進出口示范基地建設一批倉儲保鮮設施。鼓勵遠洋和近海捕撈企業完善船頭預冷保鮮、船塢速凍保鮮設施。完善疫苗流通和接種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各級疾控中心和接種單位疫苗冷鏈配送體系建設。
在推進冷鏈物流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面,《方案》支持廣東冷鏈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建設,加強與全國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臺對接。加強冷鏈智慧倉儲管理、運輸調度管理等信息系統開發應用,優化冷鏈運輸配送路徑,提高冷庫、冷藏車利用效率。同時,加快淘汰高能耗和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冷藏車,鼓勵新增或更新的冷藏車采用新能源車型。
在培育冷鏈物流骨干企業方面,《方案》指出,積極培育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重點培育以現代數字技術為支撐,連接主要產銷地的跨區域供應鏈企業。鼓勵冷鏈物流企業與貿易企業等協同“出海”,圍繞全球肉類、水果、水產品等優勢產區,積極布局境外冷鏈物流設施,依托遠洋海運、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國際貨運航空等開展國際冷鏈物流運作。
為加強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方案》提出,鼓勵我省企事業單位因地制宜參與制定冷鏈地方標準。充分發揮有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行業協會、龍頭企業作用,加強冷鏈物流標準宣貫,推動協同應用,提高推薦性標準采用水平。逐步淘汰非標準化冷藏車,嚴厲打擊非法改裝冷藏車。
此外,在加強冷鏈物流全鏈條監管方面,《方案》建議建立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的冷鏈物流監管機制。加快區塊鏈技術在冷鏈物流智慧監測追溯系統建設中的應用,提高追溯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和可信度。圍繞主要農產品產銷區、集散地、口岸等,優化檢驗檢測檢疫站點布局,加強檢驗檢測檢疫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
延伸閱讀:《廣東省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