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扶貧講套路 2000冷鏈車將大慶農產品銷全國
大慶網訊(大慶日報記者 崔義鑫)5月18日,薩爾圖區火炬地區居民高興壞了。“價格低、質量還好,肯定在這買東西。”在大慶恒信遠成農副產品展銷廳里萬件產品琳瑯滿目,居民們排隊搶貨。居民高興的另一頭,我市多地的貧困農民更是笑開了花,因為店內賣的貨都是他們自產直供的。
“大慶恒信遠成農副產品展銷廳的正式營業,也標志著扶貧幫銷綠色農產品這條路越拓越寬。”大慶恒信遠成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遠成表示,經過2年多時間的探索,恒信遠成已成功將大慶百余品種的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通過集中采購、訂單預定等形式在線上線下集中銷售,達到了預期效果。公司目前已著手借助公司整合全國的2000余臺冷鏈車,以及固定配送全國180個城市的配送網點優勢,將大慶農產品銷往全國。
半畝園五畝田收入穩過一萬元
“以前笨養蛋賣不出去,小菜園也只能自家吃。”林甸縣四合鄉農民王景雙做夢也沒想到,家里的散養雞鴨鵝,讓他坐在家里就能收到現錢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王景雙,一直被饑荒壓得喘不過來氣。恒信遠成農副產品展銷廳里就銷售王景雙家的雞鴨鵝蛋每天就有幾十塊的收入。同時,家中的小菜園按照企業需求種植綠色食品,不愁銷路,一年下來近萬元的收入給家庭注入了穩定收入來源。
“企業幫咱貧困村賣貨,這是大好事。”趙立軍是林甸縣四合鄉北國人家合作社的負責人,恒信遠成農副產品展銷廳開業的當天,他帶著農民們裝滿兩大車十里八村的各類土特產。趙立軍說:“今天帶得不算太多,雞蛋、米玉面、笨榨豆油等11種,賣得特別好,毛利至少3000多元,以后每天銷一車。”
收農貨、簽訂單,與恒信遠成合作一年多的趙立軍,現在已成為鄉里的名人。趙立軍說:“全鄉特色農產品銷售的試點工作非常順利,我們也加入了恒信遠成,共同打造‘黑慶物產’系列產品,帶領更多人走向富裕。”趙立軍說他們在全鄉提出了“半畝園、五畝田、收入超過一萬元”的致富口號,農戶利用半畝園育苗6000株,改種特色經濟作物套種白菜、大蔥,同時發展庭院經濟鼓勵農戶種植嘎啦果、綠色蔬菜等,全部產品恒信遠成包銷。
“五畝田萬元的收入很保守。”劉遠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東北黏玉米全國市場都特別認可,20天的銷售期按照畝種4500棵至少收入3000元以上,7月摘完賣青貯然后種上蘿卜、白菜接連幾筆收入,如此一來畝收入有望破萬。農民出身的劉遠成說,每塊地都有適合生長的特色作物,就是要把土地資源利用好,讓農貨不愁賣。
按訂單種植收入輕巧翻倍
“價格有保障,雜糧雜豆都包銷,我們一門心思把地種好。”林甸海英玉米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張海英說,沒有這樣的大戶支持,農戶根本不敢種這么多。張海英以他們主打的豆漿豆(黃豆)為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僅產200斤,但由于品質好,每斤價格在10元以上,畝效益至少2000元。而對于種植傳統2元每斤的高產黃豆而言,即使產量達到500斤,利潤還相差一半。有恒信遠成的大訂單,不僅合作社168戶全都按需種植,還提前和農民簽訂單,貧困農戶全都特別有積極性。在恒信遠成訂單的支持下,現在合作社綠色有機的雜糧雜豆已經發展到年產幾十萬斤。
恒信遠成以幫銷綠色特色農產品策略,很快在市場扎穩腳跟,并得到廣大農戶的熱烈歡迎,紛紛主動加入。大同區雙榆樹鄉雙勝村的小米、花生上架,八井子鄉香瓜、葡萄上架,龍鳳鎮英勇村的150畝棚室黃瓜、西紅柿包銷,肇源縣三站鎮建起2000畝無公害基地專供雜糧雜豆……
“恒信遠成”模式將在全國力推“黑慶物產”
“昨天河北唐山的丁總還有其他兩位客商,還特意到大慶,點名要采購肇源大米。”劉遠成說,借助全國物流網的優勢,不僅能隨時掌握全國各地產品、價格信息,同時也擴大了銷路。
“農副產品的銷售物流是最大成本,這正是我們的優勢。”劉遠成說,兩年內他們先后在九區批發市場建立500平米的農副產品一站式線上線下服務平臺,靠價格和產品優勢迅速贏得了全市商超、酒店、食堂等400多家供貨訂單。同時,線上平臺采取“無憂服務,包退包換”方式迅速贏得大批客戶,東西城區又相繼運營兩個綠色農產品銷售展示大廳,形成立體銷售為走出去趟好路子。
恒信遠成“線上平臺、線下展示店,集中倉儲、分層客戶供給”的模式已經形成,并得到全國多個地市投資人的認可。劉遠成說,目前“走出去”模式已經開始啟動,將借助全國180個城市的配送網點優勢,集中打造“黑慶物產”,將大慶綠色農產品抱團銷往全國各地。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黑龍江大冷鏈如何破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