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去優化冷鏈物流倉儲
冷鏈存儲也是以制冷技術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存儲過程。如果冷鏈存儲過程控制不夠準確,會導致商品品質下降,組織結構改變,顏色變化,在碰撞擠壓中損壞,微生物繁殖。因此,需要改善冷鏈倉儲過程中的包裝倉儲形式、儲運和管理手段、溫濕度記錄儀或溫濕度監控系統、冷鏈數據管理平臺等高效運作模式,有效改善和優化冷鏈倉儲管理流程,使其符合相關法律和標準,使企業在運營成本和質量控制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從而充分保障商品質量,為客戶創造持續的價值增長。那么如何優化冷鏈物流倉儲呢?
1.冷鏈倉儲單元化和標準化
冷鏈倉儲系統主要包括托盤等單元器具、各種貨架、搬運設備、溫濕度監控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等。規范冷鏈倉儲的裝載單元和集成單元,包括貨架的包裝單元尺寸、托盤尺寸等配套設施,是確定整個冷鏈標準的基礎。
冷鏈倉儲對倉儲設備和倉儲環境要求很高。在規劃設計冷鏈倉儲系統時,冷鏈倉儲的非標化、定制化裝載單元和集成單元直接關系到所有冷鏈對接設施的技術尺寸,是冷鏈倉儲設施設計和規劃的基礎技術數據來源之一,直接影響倉儲系統方案的建立、規劃和優化,倉儲設備的存儲能力和搬運設備的作業效率,不利于第三方冷鏈企業之間的倉儲管理和運營服務。因此,要實現冷鏈倉儲的單元化和標準化,冷鏈倉儲系統就要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降低物流系統的總成本,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2.冷鏈倉儲如何選擇?
常溫冷鏈物流中心的主要業務包括倉儲、初加工、產品展示等。其功能區包括理貨區、暫存區、常溫區、陰涼區、冷藏區、低溫冷凍區、展示區、配送加工區、揀選區、垃圾集中區、商業區等。需要對冷鏈物流中心的功能區域、設備布局、物流趨勢、運作流程進行分析。根據對各功能區之間物流數據的分析,找到內部物流頻繁的區域和物流相對較低的區域,確定各作業功能區的接近程度,然后結合作業單元的可編程利用面積,合理設計布局,模擬作業,從而確定相對合理的冷鏈存儲方案。鋼貨架結構及其型式是應用的關鍵技術之一,它直接決定了倉庫的儲存量、貨物在倉庫中的最短和最長儲存期、周轉率及其運行效率。
目前冷鏈倉儲系統中最常見的鋼貨架結構有:駛入式貨架、后推式貨架、重力式貨架、電動移動貨架、閣樓式貨架及其物流平臺、穿梭貨架、自動化立體倉庫等密集倉儲系統。此外,根據所存商品的特點、倉庫結構和運作方式等。,我們可以采用堆碼存儲、碼垛存儲或其他低密度存儲的貨架結構形式,如托盤貨架結構和懸臂貨架結構。冷鏈倉儲方案評估的首要標準是適宜性、高效性、可行性,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其次是冷鏈倉儲方案本身的經濟性,從而比較或合理整合各冷鏈倉儲方案的優勢,根據實際案例的運營效果建立合適的評估指標。
據統計計算,同樣2000㎡的倉庫,穿梭存儲方案可以將倉庫容量提高1.8倍,降低建筑成本30%。建立低成本、高效率、智能化的冷鏈倉儲系統,不僅可以降低客戶的長期運營成本,還可以顯著提高客戶的物流響應速度和工作效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