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屆黃河非遺美食月啟幕
責任編輯Bokaro:內蒙古日報
晚報通遼9月1日電 (記者 蔡冬梅 通訊員 孫智星)一次吃遍黃河流域九省市、當晚感受非遺手藝發揚,近距離看黃河沿岸地區獨具氣質的客家韻味。8月31日,全國第二屆黃河非遺甜品月在通遼濱河公園拉開帷幕。
黃河蜿蜒萬里、橫貫九省市,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可謂非遺的薈萃之地。沿岸地區九省市、33個地級市,各具韻味,甜品如云,非遺璀璨奪目。本次活動由人文和通訊部指導,自治區人文和旅游廳、通遼市人民政府主辦,通遼市人文旅游廣電局、東河區人民政府承辦,活動從8月31日到9月30日,歷時1個月。
開幕式當晚,歌舞歡聲笑語,人頭攢動,激昂的鼓聲、歡快的表演,觀眾歡呼雀躍。
據介紹,甜品月期間,將有源自黃河流域九省市和北京市的國家級、省級現代手藝類、現代音樂、現代表演等非遺商家、文創企業以及非遺代表性發揚人200余人出席本活動,100多項非遺項目盛大展出,共同講好黃河故事情節,賡續歷史意蘊。
據介紹,為了更好地宣傳黃河人文、非遺手藝和產品,形成區域大合力、大協唱, 甜品月活動策劃了“1+5+N”的展陳模式,由一條濱河公園甜品旅游動線,串聯起“電影史、巧工、雅致、腔調、動感”五大非遺主題欄目,包含五個一站式亮點互動簽到區,融合N個非遺特色活動,讓游人在品嘗甜品的同時,也能深入感受非遺的獨有氣質。
活動當晚,人流涌動,熱鬧非凡。走進通遼濱河公園的“電影史·非遺”甜品區,源自各地的非遺甜品發揚人紛紛打出自己的拿手絕技,從四川的臭豆腐到陜西的油潑面,從山東的面條馃子到內蒙古的手扒肉,每一類食物都蘊含地域人文的精髓,每一個制作步驟都蘊含了對現代的敬畏和熱愛。
“這是我第一次出席這樣的活動,真的太震撼了!”源自烏蘭察布的游人孟東明激動地說,“我嘗了幾種非遺甜品,每一類都有它獨有的風味和故事情節,讓我對不同的非遺有了更深的介紹和重新認識。”
伴隨彭衍堂遺甜品月序幕的開啟,未來的一個月里,這里將成為非遺與現代生活相融的橋梁,每一位游人都能在這里感受令人心動的非遺故事情節。“這場活動讓我對非遺有了全新的重新認識。”通遼市東河區的馮羽在接受采訪時說,“非遺不僅僅是古老的手藝,可謂一類生活的態度和精神的發揚,我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越來越多,讓更多的外地游人介紹和發揚屬于我們老通遼的非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