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深圳光明科學城“論劍”科學發展大勢交往6年 3個孩子,喬治娜仍未拿下C羅,后者被曝不滿欲分手
來源:深圳特區報
4月27日,光明科學城論壇在光明云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韓杰才發表主題演講。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楊少昆 攝
4月27日,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在深圳光明區開幕,論壇匯聚了國內外高端智力資源,共議科技前沿發展趨勢。在當日上午主論壇的主旨演講環節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韓杰才,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楊學明分別帶來了主題為《夯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根基——大科學裝置的建設與思考》、《開辟港深合作新天地——科技創新》、《光明科學城的醫學科學研究——打通基礎與臨床的一些探索》以及《先進光源的發展及科學應用》的演講。
韓杰才:
大科學裝置的建設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根基
“為什么要建設大科學裝置?建設大科學裝置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如何以大科學裝置推動創新發展?”韓杰才在主題演講中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與分享。
韓杰才表示,大科學裝置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展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大規模基礎設施。
“我們要建設大科學裝置,中心思想要建設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韓杰才指出,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的發展新階段。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必須依靠基礎研究。大科學裝置在基礎研究當中發揮著策源作用,是必須依賴的條件支撐。
葉玉如:
深港進一步深化創新合作意義重大
“深港進一步深化創新合作,對國家的戰略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以及深圳和香港的自身發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積極的影響。”葉玉如表示。
深圳和香港創科合作應當怎么做?葉玉如總結了三點:融合發展、聯合世界、面向未來。
其中,融合發展被認為是創新合作的重點。葉玉如指出,香港擁有雄厚的科研能力,匯聚了眾多國際一流的科研人才,在對接全球科技創新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而深圳已經建立了包括光明科學城在內的眾多科技平臺,將為推動創科合作發揮重要作用。深港通過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形成雙向互通的高科技產業鏈,并可整合全國乃至全球的創科資源,構建起世界級的創科生態。
顏寧:
致力打造生物醫藥的深圳
“我們致力打造生物醫藥的深圳,而不是深圳的生物醫藥,因為深圳本身就是一個符號,它代表創新、探索、勇往直前。”顏寧在演講時說道。
現場,顏寧談到了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在新機制上的探索,提出了“五大職能”,定位涉及8個研究所,總規模200個PI。包括前沿科學研究、臨床轉化、教育國際交流、專項資金管理和科技咨詢服務。“我們的目標是如何能夠培養下一代的醫學科學家,使他們既懂臨床又懂科研。”她說。
顏寧表示,將致力推動深圳灣實驗室、深圳醫學科學院(籌)一體規劃,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她還表示,光明科學城大力推進大科技裝置、高校以及醫院的建設,為生物醫藥的發展提供了極為優越的環境。“深圳真是一切皆有可能,在過去半年,光明科學城的建設速度已經超過了我的期望,深圳的未來是光明的!”
楊學明:
希望能產生世界上最亮的光源
隨著一幅浩渺星空的照片出現在大屏幕上,楊學明談起了科學發展對人類生活的改變,“作為一個科學家,仰望星空追求科學,是我們的本職。科學技術的革命為我們帶來了現代的生活,以及非常光明的未來。”
從激光技術談到同步光源,楊學明指出,先進光源的發展在人類文明進步中發揮了非常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推動了整個科技的發展。目前,作為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的代表,由楊學明主持研制成功的我國第一臺自由電子激光大型用戶裝置——大連相干光源,每年運行時間約有6000-7000小時,達到世界級運行水平,誕生了很多先進光源研究成果。
“先進光源裝置已經成為世界級科學中心的重要標志,對推動大灣區科技發展非常重要,我們在深圳推進先進光源裝置建設,希望能產生出世界上最亮的光源,為科學研究提供更好的平臺。”楊學明說。(記者 王奮強 周宏博)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大科學裝置入駐深圳光明科學城 大灣區新添“大國重器”母乳喂養的寶寶,依舊發育不好,可能是這4種錯誤喂養方式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