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圈食匯通過鹵味努力“破圈”
記者馬越編輯牙韓翔1
已經變得擁擠的鹵味賽道,又迎來了新的入局者。
以各類火鍋燒烤食材為主要賣點的鍋圈,開始試水鹵味產品。界面新聞發現,鍋圈APP近期調整類目,“鍋圈鹵味”成為首頁單獨的品類入口,一口氣上新了9種“鍋圈鹵拉拉”品牌的產品,包括鴨鎖骨、鹵香鵪鶉蛋、鴨脖、鴨翅膀、鹵香鳳爪、鴨頭等產品,每盒價格在9.9-22元不等。
鍋圈APP首頁
鍋圈鹵拉拉產品
從產品定位上看,鍋圈的鹵味的定位屬于佐餐類的休閑鹵味,甜辣口味的鴨貨制品也是被絕味、周黑鴨等品牌驗證過的成熟品類。不過該鹵味產品頁面中提到,由于需要就近發貨保證物流時效,目前這一系列鹵味僅在河南省可售。
鍋圈鹵拉拉鴨脖
鹵制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熟食,保質期短不易保存,這也考驗品牌的供應鏈與物流。因此雖然市場規模夠大、增速快,但鹵味的市場格局依然分散。
中信證券的鹵制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鹵制品整體市場規模達到了3033億元,2010-2020的市場規模復合增速為10.9%。絕味、周黑鴨、紫燕百味雞、煌上煌、久久鴨等鹵制品CR5的市場份額占比總和僅為20%,剩下的80%則被各種路邊攤、夫妻店及中小品牌占據。
市場集中度低,也給了不少入局玩家更多的想象空間。
在新消費品牌投資熱潮下,不少鹵味小吃品牌趁機站上風口——比如風干辣鹵連鎖品牌“菊花開鹵味”在今年5月宣布完成1億元的B輪融資,由萬物資本領投,眾源資本、不惑創投、淺石創投跟投,而該品牌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已完成3輪融資。主打長沙風味、將門店開在購物中心的熱鹵品牌“盛香亭”在4月拿到了騰訊的注資。
主打百味雞、藤椒雞的紫燕百味雞正在沖擊IPO,如無意外,它將成為繼絕味食品、煌上煌、周黑鴨之后的第四家上市鹵制品企業。
而更早些時候,一些區域型鹵味品牌如“獅頭牌鹵味研究所”“物只鹵鵝”等也得到了資本的加持。
這也不難理解鍋圈為何進入鹵味領域。一方面,鍋圈是在鹵味普遍獲得關注、有增長潛力的情況下搶占市場,而另一方面,則是在為鍋圈補足新的業務和消費場景。
成立于2017年的鍋圈,定位為一站式“火鍋燒烤食材新零售連鎖超市”品牌。今年3月,鍋圈宣布完成3億美元D輪融資,而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過去一年多,鍋圈已經相繼拿下了5輪近30億元的融資。
鍋圈主要靠加盟模式開店,在過去一年,加速了線下跑馬圈地的進程——2020年門店由1700家增至5000多家。截至2021年7月,鍋圈已經在全國開出7000多家門店,覆蓋24個省3個直轄市和200個地市。
鍋圈旗下居家餐飲產品SKU已達600余款,而由于門店所能涵蓋的SKU數量有限,鍋圈的線上APP模式在渠道上進行了補充。
被外界稱作低配版“盒馬火鍋”和“蜀海”的鍋圈,伴隨其發展一直以來的問題是,它前期聚焦的火鍋燒烤的產品布局具有限制性。
從本質上來說,火鍋燒烤食材生鮮領域是個行業壁壘不高、同質化嚴重的賽道。尤其是在疫情后懶人經濟風口的催生下,涌現了一大批火鍋食材專營店,懶熊火鍋、自然饞、涮便利、川小兵、鼎匯豐、首品燴、九品鍋、我的鍋火鍋、川鼎匯、大渝家庭、火鍋物語等品牌相繼進入市場,甚至三全食品也在2020年跨界入局火鍋食材超市,以及蒙牛和王老吉推出了相關品牌,專營火鍋食材連鎖。
“各個玩家突圍的關鍵條件是要看品牌化、規模化、資本化等能力,供應鏈的完整程度將決定火鍋食材零售企業的成敗,也是競爭對手很難短時間復制的環節。”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
進一步擴充品類和布局供應鏈,就成為鍋圈的突圍方式之一。
鍋圈的策略則是將經營品類從單純的一站式火鍋燒烤食材向家庭食材邁進,而其家庭食材的擴展品類就包括生鮮水果、辣鹵和快手菜。根據公開信息,鍋圈在上海、成都等地自建了6大食材研發中心,并且與近600多家ODM和OEM工廠合作進行食材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提到的菊花開鹵味也與鍋圈的供應鏈產業有關。鍋圈與其早期投資的上游供應產業澄明食品一起在河南開設了食品產業園,菊花開鹵味所屬的上海大家旺食品也是入駐的企業之一。而菊花開鹵味與鍋圈也有同一個投資方不惑創投。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