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讓廣交會“金字招牌”愈加閃亮
轉自: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4月19日,第133屆廣交會一期正式閉幕。本次廣交會首次全面恢復實體展、首次三期均設進口展,展覽面積從過去的118萬平方米擴大到150萬平方米。為期5天的一期活動吸引了來自229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進館客流量超125萬人次,參展企業近1.3萬家,展品量超80萬件,多項核心指標均創歷史新高——“中國第一展”正彰顯出中國外貿巨大活力,中國制造、中國產品和中國品牌的魅力,讓廣交會的“金字招牌”愈加閃亮。
??火爆的廣交會彰顯了我國經濟恢復的良好態勢和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心決心。作為外貿規模全國第一的省份,廣東在全國外貿大局中發揮著“頂梁柱”“壓艙石”的重要作用。而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貿易盛會,廣交會更是中國外貿“風向標”“晴雨表”。相關數據顯示,4月15日開館第一天,廣交會場館全天進場37萬人次,其中外籍人士6.7萬人次,線上平臺瀏覽量達41萬。在全球貿易下行,國際市場需求收縮的大背景下,廣交會通過自身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營銷網絡,發揮著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外貿規模的重要作用。
??火爆的廣交會折射出我國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一方面,廣交會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展覽方式,展現出我國強大的產業鏈配套能力。在300多場新品首發活動中,工業制造、家居消費、健康休閑等行業產品琳瑯滿目。萬商云集處,勾勒出更健全的產業體系、更完整的產業鏈條,方便中國參展企業與境外采購商提前熟悉、充分溝通,大大降低其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廣交會通過全面營銷與精準邀請相結合的組織方式,多措并舉、全球招商,不斷優化平臺作用。從線下參展情況看,本屆廣交會出口展展位7萬個,參展企業3.4萬家,其中品牌企業、擁有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企業共5700家;進口展共有來自美國、意大利、德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8家境外企業參展,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參展企業占73%。廣交會為中國企業與全球企業達成安全、可靠、高效的合作提供了平臺。
??火爆的廣交會凸顯出中國制造正不斷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當前,數字化、智能化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勢所趨,“中國智造”也成為本屆廣交會上各企業展示自身實力和產品的重要窗口。為迎合國際貿易新趨勢,展會新增了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慧生活等新的展覽題材,在線上平臺超過300萬件的展品中,企業標注的新品80萬件、綠色低碳產品50萬件、智能產品13萬件,具有科技創新基因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成為國際貿易領域的寵兒。未來,必須不斷深耕優勢領域、補齊技術短板,不斷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功能、場景、外觀的不斷革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釋放“中國智造”的澎湃動能。
??以廣交會為窗口,我們看到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新征程上,中國必將與世界各國攜手共進,繼續推動建設高水平開放型世界經濟,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加重要的貢獻,共同譜寫互惠共贏的時代篇章。
(作者:王禹欣)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淄博市中心醫院“光明工程·白內障復明”公益項目活動啟動
下一篇:海吉星光明物流園預計下半年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