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幾點,50%癌癥都可預防!
4月15至21日是第29個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說起癌癥
大家很容易“談癌色變”
但事實上
接近半數的癌癥可以預防
約1/3的癌癥可以通過篩查早期發現
而獲得治愈機會
因此
癌癥早篩早防非常必要
癌癥怎么形成的?
如果將人體比喻成一座工廠
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
就好比一條“流水線”
每天都有舊細胞凋亡
并不斷“生產”出新細胞
“流水線”上偶爾出現
DNA突變的“殘次品”細胞
免疫系統會將它們及時清除
但當受到致癌因素刺激時
“殘次品”細胞的數量會大大增加
如果恰好此時免疫功能下降
就會造成“殘次品”細胞堆積
進而惡變為癌癥
如何避免致癌風險呢?收好這21個防癌小細節
1. 必須徹底戒煙。這真是老生常談,吸煙是對健康危害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必須堅決戒除,不吸煙的人要勸阻周圍吸煙的人,拒絕二手煙的傷害。
2. 不喝酒。酒這個東西,能不喝盡量不喝,實在要喝,一定要控制量,偶爾少量飲用。
3. 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的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即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BMI在18.5-24.9屬正常健康。
4. 堅持運動,避免久坐。久坐缺乏運動,帶來超重肥胖問題,增加結直腸癌等多種癌癥發生風險,建議每工作1-2小時,起來活動15分鐘,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以上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運動。
5. 保證必要的睡眠時間,作息要規律,避免熬夜。晚睡熬夜短期內看不出傷害,時間一久,問題就來了,建議成年人每天要保證6-8小時的睡眠,關鍵是不要熬夜,另外,睡眠不要開燈。
6. 要均衡飲食,不偏食。五谷雜糧、肉類蔬菜水果都要食用,要避免和減少吃垃圾食品。
7.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品種、顏色都要多樣化,每天最好五種以上不同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吃得少,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容易增加腸癌風險,多吃蔬菜少吃肉,粗茶淡飯保健康。
8. 肉類攝取要適量。以魚肉等白肉為主,少吃豬、牛、羊肉等紅肉,避免或盡量少食用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培根、咸肉、臘肉等。
9. 飲食規律。杜絕不吃早餐、暴飲暴食,飲食不過量,不吃得過飽。
10. 不要以飲料代替喝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白開水最理想。
11. 不要吃得太咸。限制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吃或少吃腌制食品。
12. 避免飲食、飲水過熱過燙。過熱的食物或飲料或茶水,不要急著喝。
13. 盡量分餐。不要共用碗筷、毛巾等餐飲和生活用品,以減少或避免幽門螺桿菌等的感染。
14. 避免過勞。注意休息,勞逸結合。
15. 定時排便。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不要憋小便。
16. 避免多個性伴侶。勿濫性,盡量減少婚前性行為、婚外性行為等不安全性行為,盡可能使用安全套,以避免人乳頭狀病毒的傳播。
17. 減少或避免職業性致癌環境的暴露。采取必要的職業暴露保護。
18. 避免日光照射過度。曬太陽要適度,過猶不及。
19. 遠離焦慮。學會減壓放松,不要長期處在焦慮和精神高壓之中。
20. 接種疫苗。防控乙肝、丙肝感染,接種乙肝疫苗;防控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適齡人群接種HPV疫苗;及時規范處理癌前狀態(癌前疾病,癌前病變)等。
21. 定期體檢,未病先防,已病防變。
有關癌癥的常見問題
癌癥是可以預防的嗎?
是的,有些癌癥是可以通過積極的危險因素干預和防癌體檢來達到完全預防的,比如說宮頸癌和乳腺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如果不吸煙、適量飲酒、合理膳食、適度運動、心情愉快,有將近50%的癌癥是可以不得的。
癌癥是可以治愈的嗎?
是的,有些癌癥通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可以達到治愈的目的的。比如說,宮頸癌和乳腺癌患者如果能夠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完全不影響壽命和日常工作及生活的。
癌癥的常見誤區
戒煙對預防癌癥是沒用的 ?
長期吸煙的人發生肺癌的危險可以增加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如果戒煙10年以上,發生肺癌的危險與不吸煙者一樣。所以,戒煙還是很有必要的。
癌癥是不可治愈的 ?
從臨床上講,腫瘤患者治療后5年仍然存活的,就是治愈。從這個角度講,許多種癌癥的治愈率都很高,如乳腺癌、宮頸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等。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正確認識癌癥
積極防控癌癥
做到早預防、早發現
早診斷、早治療
來源:小康頭條微信公眾號綜合廣西疾控、中國疾控動態、張家港疾控、健康廣東、佛山疾控、央視網
責編:田苑淯穎
校對:武金洋
審核:王芳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