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沖出云南的連鎖咖啡店也許是它
原標題:第一個沖出云南的連鎖咖啡店也許是它
圖片來源:微博@CLOVES_COFFEE四葉咖
界面新聞記者 | 盧奕貝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精品咖啡連鎖品牌CLOVES COFFEE 四葉咖(下文簡稱“四葉咖”)近日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由天圖資本和內向基金聯合投資。
創始于2021年6月,四葉咖是一個以云南咖啡為特色的連鎖咖啡品牌。其品牌名意指鮮咖、鮮花、鮮果及鮮茶,即所有產品均使用云南咖啡豆,并將云南的鮮花、水果堅果、古茶等做為咖啡創意來源。其招牌產品包括高原玫瑰拿鐵、高原茉莉拿鐵、大理青梅冷萃等,價格區間在13-20元。
目前,四葉咖的門店數約有40多家,其中絕大多數分布在大本營云南;2022年11月四葉咖進軍貴州,目前有4家門店。創始人李俊偉曾對外表示,四葉咖并不想局限于區域連鎖,而是全國連鎖。2023年底前,四葉咖計劃開出300家門店。
就門店模型而言,不同于星巴克主打第三空間,也不像瑞幸那樣基本不設座位,四葉咖試圖打造可以坐30分鐘左右的停留小聚的場景。其門店以“像素風”作為設計主風格,面積在20-240平方米,主力店型為40-50平方米,選址購物中心以及寫字樓一層,未來考慮校園店。
從門店規模和定價來看,它與Manner咖啡類似,而差異化可能在于產品本身——采用云南產地的咖啡豆并且有自己研發的特調咖啡。
圖片來源:微博@CLOVES_COFFEE四葉咖
經歷了寒冬的消費投資人正結束冬眠,近3個月內,包括咖啡、茶飲、餐飲、烘焙、食品、飲料、預制菜、復合調味料等多個賽道獲得融資,而其中咖啡是率先走出融資冬天的品類之一 。這波咖啡投資延續了自2022年以來的特點 ,即區域性咖啡品牌受到關注,大部分均價為20元左右且有果咖產品,以及咖啡口味多元化——用新茶飲的思路做咖啡。
而四葉咖的意義在差異化細分樣本之外,也體現著走向產業終端的云南咖啡新消費品牌正不斷涌現。
云南在咖啡種植上有不短的歷史,是中國最大的咖啡種植區,咖啡面積、產量和產值占到全國的98%以上。但長期以來,云南咖啡豆總是扮演著“廉價拼配豆”角色,大部分作為原料產品供給國內外連鎖品牌,導致產業鏈短、附加值低,在議價能力和品牌知名度上都缺少話語權。
然而隨著當地咖啡的產業升級,云南咖啡作為產區的關注度正在不斷提升。品牌紛紛打出“云南單一產地”“云南風味”的咖啡產品,其中既包括雀巢、星巴克這樣的國際咖啡巨頭,也有Manner、SeeSaw、瑞幸、三頓半、永璞這樣的新消費品牌。
云南咖啡走向終端另一個最近的案例是速溶咖啡花田萃。
2022年5月,速溶咖啡品牌“花田萃(Cha Latte)”宣布,完成了來自青山資本的天使輪獨家投資,投資金額為數百萬美元。 這個定位“中式風味咖啡”的品牌特點在于,其咖啡、茶與水果的原料在云南都有產地優勢,原料基本可以做到70%的云南本土化。和大多數依靠代工廠的新消費品牌不同,花田萃從種植基地開始,到初加工、深加工、打包封裝甚至自建工廠,再到線上和線下的銷售,都有較為完整地的產業鏈體系。
如四葉咖這樣以云南咖啡為特色的品牌,也是將云南咖啡產業發展成果推向市場的一環。2月,四葉咖宣布與云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簽署為期兩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它將擁有2023咖啡生豆大賽“水洗組”和“非水洗組”前6名參賽豆的合作權益。
目前,四葉咖的優勢在于,云南咖啡仍然屬于“有品類無品牌”的情況。雖然星巴克、Manner咖啡等都在推廣來自云南產地的咖啡豆,但是目前市場上仍沒有一個主打云南產地的咖啡品牌。
不過在咖啡領域,也極為少見將單一產地的咖啡作為品牌競爭力的情況。
這也成為了四葉咖在走出云南大本營所面臨的挑戰。因為從產品上來看,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云南咖啡的風味與其他產地并沒有太明顯的區別和差異化,所以它的競爭優勢放置全國市場事實上不算明顯。
也許四葉咖也預判到了這樣的競爭局面,它增加了鮮花鮮果等形式的特調咖啡來形成差異化,與如同Manner的云南產地咖啡形成區隔。但這也同樣考驗著這些產品進入全國市場之后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畢竟在中國市場,廣大消費者還是喜歡喝加了牛奶甚至糖漿的咖啡。
雖然困難重重,但四葉咖的出現也算打破了云南本土咖啡品牌的平靜。
在各個品牌都看好云南咖啡的當下,從云南當地涌現出一個本土的咖啡品牌并且得以全國擴張,也能夠推動這一產地的發展。因為當云南咖啡的精品化成果真正被消費者感知,并習以為常,這個產業才能真正實現升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