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春茶進入采摘期,茶娘練就“鐵砂掌”炒茶制茶
羌鄉四月,春茶芬芳。這段時間,四川綿陽北川9萬畝苔子茶進入采摘期。
在漩坪鄉桐麻村,連綿起伏的山坡上,茶樹層層疊疊,孕育出了飽滿的茶芽。茶娘們身系茶簍穿梭在一株株茶樹之間,采摘今年的首輪春茶。
“我們家一共種了五畝地的茶,今年預計能增收兩萬多元。”桐麻村茶娘李雪梅說,她平時還在合作社幫著采茶、炒茶,一年收入有五萬多元。
采摘春茶要搶抓時節,而炒茶更是一門技術活。茶娘們把剛采摘好的新茶,倒進溫度高達200多度的鐵鍋,用雙手在鍋中均勻翻炒茶葉。
從新鮮的茶葉經過加工后變成干茶,需要經過攤晾、殺青、揉捻等12道工序,耗時兩個多小時。
“手工茶的制作,在鐵鍋里需要來回炒四次,為了使茶葉更香,不能戴上手套。”李雪梅說,因為戴上手套感覺不到鐵鍋的溫度,容易把茶葉炒糊。
掌握炒茶技藝,才能提升產量。桐麻村四組茶娘杜興艷介紹,現在正值茶葉上新的旺季,她們平均每天可炒制新采摘的茶葉200多斤。
“我從小就生活在茶山里,與茶葉打交道,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制茶技巧,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歡北川的茶葉。”杜興艷說。
像李雪梅、杜興艷這樣可以獨立加工制作茶葉的茶娘,在北川還有很多。她們不斷摸索和傳承手工制茶的技藝,打響北川茶葉品牌。
目前,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桐麻村家家戶戶都有了茶園,通過“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將全村107戶383人全部納入合作社成員。如今,每年全村可采摘茶葉5萬斤,帶動農民增收近40萬元。
“我們緊緊圍繞縣委五大攻堅行動和茶產業規劃布局,以茶葉為基礎,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茶+’模式,探索建立產業黨小組,推動產業倍增行動在漩坪落地落實。”漩坪鄉黨委副書記谷春紅說。
目前,全鄉已發展茶葉8000多畝,帶動群眾人均增收3000余元。
北川是產茶大縣,也是全省30個重點茶葉縣之一。為了打造傳統手工制茶品牌,北川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通過上門開展集中培訓等方式教授傳承,把技術送到茶農“家門口”。
如今,北川已有上萬名女性“出師”,成為了技藝嫻熟的茶娘,可以獨立加工制作茶葉,通過一技之長增收致富。
綿陽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
北川融媒體中心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軟嫩Q彈的珍珠奶茶雪媚娘,零失敗的做法,五分鐘就可以學會1
下一篇:茶媚娘:手工茶飲,獨具匠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