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綠三秦 茶山滿眼春
3月28日,西鄉縣峽口鎮江塝茗園內,三三兩兩的茶農背著竹簍行走在茶山上。 本報記者 許奧博攝
3月29日,陜西東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茶葉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在向自動揉捻機內投入茶葉。 本報記者 許奧博攝
3月24日,紫陽縣煥古鎮的茶山上,采茶姑娘忙采茶。 本報記者 田若楠攝
本報記者 許奧博
春來茶山美。4月的陜南茶區,一個個茶園都披上了綠色的春裝。
綠色茶山中,三三兩兩的茶農背著竹簍行走其間,采摘春天的嫩芽;工廠廠房里,工人們圍坐在一口口鐵鍋邊,雙手上下翻飛,將鮮綠的嫩葉揉搓成微黃的毛尖。關中茶企忙,茯茶生產車間操作臺上,RGV機器人在流水線上來回穿梭,現代科技讓傳承數百年的茯茶生產擁有了數字生命。
陜西種茶制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陜南茶區是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該區域緯度高、富鋅硒、無污染,盛產優質綠茶;關中茶區是我國茯茶的重要生產基地。茯茶源于“涇渭之水、關中氣候、陜西人技藝”,富有神奇“金花”,茯香獨特、口感醇厚,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一片綠葉興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茶產業擦亮了綠色發展的底色,茶山成為當地群眾的“金飯碗”。近年來,我省以茶產業鏈建設為抓手,聚焦前端良種培育、中端清潔化智能化加工、末端品牌營銷創新,強化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推進茶產業高質高效發展。漢中仙毫、安康富硒茶、涇陽茯茶等茶葉品牌價值不斷提升。2022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顯示:陜西參評的漢中仙毫、安康富硒茶、涇陽茯茶,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總價值達88.52億元;平均品牌價值為29.51億元,位列全國第三。
當下,我省茶產業將緊緊圍繞打造千億級重點產業鏈發展目標,以9個茶葉主產縣區為重點,以推進陜茶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為契機,不斷強化“鏈式思維”,突出綠色生態,抓生產環節種好茶;緊扣延鏈補鏈,抓加工環節做好茶;聚焦宣傳推介,抓營銷環節賣好茶。通過實施茶樹良種培育、茶葉加工增值、市場品牌推廣等“八大工程”,著力建機制、上項目、樹品牌、促融合、抓落實、強配套,力爭到今年底,全省茶園面積穩定在300萬畝,茶葉年產量13萬噸,綜合產值突破860億元。來源:陜西日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