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虧128萬,奈雪照舊拼命開店
記者丨謝之迎 編輯丨江昱玢
奈雪的茶,仍未盈利。
3月末,奈雪的茶公布2022年財報,營收42.92億元,同比微降0.1%。
凈虧為4.69億元,平均日虧128萬,不過,較上年大幅縮窄。
這是“新茶飲第一股”連續第五年虧損。
最接近掙錢的一次,為2020年,若采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盈利1660萬元,當中1788萬元為政府補助。
創始人趙林彭心夫婦的虧損魔咒未破,奈雪的茶依舊狂奔,啟動最大拓店計劃,準備一年新開600家。
門店破千
截止2022年底,奈雪的會員數量約5660萬名,同比增長約30.7%,會員月度復購率提升至26.3%。
“我們發現,原來業績的高峰是在12點以后,2022年以來,已經提前到了10點以后。”彭心表示,“茶飲已經成為很多用戶的生活習慣。”
今年1月,奈雪的茶第1000家門店,落戶北京朝陽大悅城。
關于開店,奈雪在招股書中已有規劃。
2021年、2022年主要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分別新開約300家、350家門店。
上市后的第一年,趙林彭心夫妻倆一路狂飆,2021年凈增326間門店,拉動當年收入同比增長超4成。
2022年,速度放緩。
奈雪的茶凈新增251家店,總門店數達1068家,超越喜茶。
與摸索加盟模式的喜茶不同,彭心和趙林仍堅持直營,對標星巴克“大店模式”的初心不變。
“第三空間”的故事不好講。
奈雪在財報中披露,去年新開門店均為PRO店,且現有的標準店將會在租約到期后陸續轉為PRO店。
PRO店更加輕量,與動輒兩三百平方米的標準門店相比,PRO店精簡掉烘焙區域和部分客座,面積大部分在100平方米左右。
《21CBR》記者發現,2022年中期報告起,標準店已與第一類PRO店,合并為“第一類茶飲店”。
“全部改成PRO能減緩開店投入壓力,但同時也會弱化門店的空間社交能力,改變消費者對奈雪門店的定位認知。”
新零售專家鮑躍忠指出,奈雪需要在產品結構和營銷手段上同步做出調整。
去年3月,奈雪的茶推出9-19元的“輕松”系列,承諾每月上新一款20元以下產品。
主力價格帶降到14-25元,奈雪全面告別30元時代。
2022年,平均客單價為34.3元,同比下降17.5%;門店利潤率為11.8%,較2021年下降約2.7個百分點。
“降價是降維打擊的一種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擠壓了中低端新中式茶飲的生存空間,對奈雪的茶整體業績、利潤、股價有價值。”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
持續擴大規模,彭心付出了真金白銀。
截至2022年底,奈雪手頭的現金總額為13.88億元,上年同期則為40.53億元。
奈雪表示,除了20.89億元銀行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外,其余主要用于門店經營。
降本增效
彭心看齊的目標星巴克,凈利率維持在10%左右,而奈雪遠低于此,2023年凈利率目標為5%。
財報顯示,門店擴張,攤薄原料成本,但員工薪資福利和房租的費用占比逐年上漲,拖慢了公司盈利進度。
“運營成本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彭心直言。
2022年9月,所有門店鋪設了自研的自動制茶設備。奈雪表示,啟用自動奶茶機,單人每小時產能至少提升40%。
下半年,單店的用工人數,已從之前的10-11人下降至7-8人。
同步引入培訓軟件,讓兼職人員比重從20%提升至50%。
“拿著杯子條碼去掃一下,屏幕上就會顯示出不同配料,伙伴只要照做就可以了。還可以做到自動排班、自動訂貨。”彭心介紹。
帶動全年的員工成本從2021年的14.24億,下降至13.62億元。
租金成本則稍漲至2.29億元,好在比重不算大,為總收益的5.3%。
外賣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4個億,貢獻的營收占比從2021年的36.8%增長至46.3%。
這也導致配送服務費用上升至3.8億元,2021年不到2.6億。
“今年我們將把門店層面人力成本率穩定在20%以內,實際租金成本率維持在15%以內。”
CFO申昊在業績會上表示,原則上,短期內不再新增中、后臺人員,“總部人力成本率有望下降”。
門店擴張,大步邁進。
“2023年,我們計劃開店600家,在現有的高線城市加大門店密度。”
趙林解釋,“茶飲相較咖啡受眾更廣,奈雪的發展空間要大于星巴克,開在社區型、寫字樓點位門店的業績會比較穩定。”
新零售有望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奈雪已有多款瓶裝純茶、水果茶和氣泡水產品,進入線下商超等渠道,收入占比從上年同期的3.9%,增長至2022年的8.9%。
3月中旬,奈雪新推一款無糖純茶產品“月光白”,特供山姆。按會員參考價89元/箱,每箱24瓶計算,單價3.7元。
彭心對RTD瓶裝果茶板塊充滿信心。
“當我們用奈雪的品牌理念去做瓶裝飲料,同時又能維持主流售價。”她在業績會上說道。
投資版圖
“奈雪并不是一個餐飲品牌,而是一個生活方式品牌。茶飲、烘焙、咖啡是奈雪的產品,空間同樣是奈雪的產品。”彭心認為。
對于空間的探索,彭心從奈雪夢工廠、奈雪酒屋、奈雪生活,一路開到了茶院。
今年2月,第一家“奈雪茶院”落地深圳華僑城O·POWER文化藝術中心。不賣芝士葡萄、霸氣西柚,而是主打烏龍茶、陳皮白茶、熟普等數十種中國傳統純茶品類。
空間生意的商業模式還未跑通。
奈雪酒屋BlaBlaBar推出四年后停業;奈雪夢工廠去年5月關閉,后被改造為奈雪生活體驗店,有飲品、甜品、小食、簡餐、書籍、花藝等6大品類。
奈雪擅長在營銷端發力,頻繁聯名大IP。
最近一次出圈,是與電視劇《武林外傳》聯名,推出聯名霸氣榴蓮飲品、榴蓮千層、霸氣榴蓮吐司等,并上線創意周邊及全國主題門店。
有網友曬出,小票上印著《武林外傳》的經典臺詞,“舉杯幸會有緣人”。
進一步壯大規模,彭心也在尋覓“有緣人”。
去年12月,奈雪5.25億將樂樂茶收入麾下,持股43.64%,成為第一大股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這筆收購已獲無條件批準。
這并不是彭心首次出手。
2021年上市后,奈雪的第一筆投資瞄準茶飲供應鏈企業田野股份,其是奈雪、茶百道、滬上阿姨等新茶飲品牌的原料果汁主要供應商。
事實證明,彭心眼光不錯。去年12月,田野股份成功登陸北交所。
奈雪還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美好自有力量”。
天眼查顯示,該公司由奈雪的茶主體公司深圳市品道餐飲100%持有,后者最終受益人為彭心。
隨后,奈雪聯合消費、科技領域投資人,設立初芽創投基金公司,主要投資大消費和泛消費創新科技賽道。美好自有力量持股55%,為第一大股東。
沿著茶飲、咖啡、烘焙、供應鏈的軌跡,彭心陸續投資了新茶飲品牌“茶乙己”、零糖烘焙品牌“鶴所”和新銳咖啡品牌“怪物困了”“嗨罐”等一眾標的。
3月31日收盤,奈雪的茶總市值145.6億港元,距離上市首日的294億港元,已蒸發過半。
彭心和趙林亟需一場扭虧勝仗,拿回資本市場的主動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