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前后,這個傳統美食就供不應求,與其排隊購買不如自己做
每年清明前后,這個傳統美食就供不應求,與其排隊購買不如自己做
清明節是傳統的大節日,以閩南的習俗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隆重的。在這一天除了相同的掃墓還必須祭祖,為此必須準備很多祭品及美食。像大家熟知的“潤餅”就是其中之一,或者諸如青團、發粿等比比皆是。
其中的“粿”種類豐富,做法極多形態、口味全不一樣。在清明前后最為火爆的除了青團就是和青團相同口味的艾草清明粿,草本滋味略帶微微的苦香在餡料的中和下特別好吃。其軟糯彈牙的口感讓人欲罷不能,今天選擇一款傳統口味的制作分享給大家。帶你領略品嘗傳統的古早味美食,希望你會喜歡。
清明粿
食材:水磨糯米粉380克、水磨粘米粉120克、艾草糊汁約300克、花生仁500克、白芝麻100克、黑芝麻100克、砂糖200克、豬油或黃油50克
制作流程:
1、首先準備好艾草汁,如果怕麻煩就直接購買現成的。艾草買回后清洗干凈然后摘下葉子使用,待鍋中水開之后加入一小匙的小蘇打。然后倒入艾葉攪動焯水兩分鐘,撈入水中清洗一下擰干。最后放入料理機中加入少許水,攪打成糊汁后備用。
2、干鍋的狀態下,倒入花生仁小火加入翻炒至花生具有微微的“焦點”。記得多翻動避免大面積的燒焦,盛出后稍等降溫然后搓去花生的皮衣后使用。
3、花生放料理機或者“石錐”處理成粗細不一的花生碎粉,然后加入炒香的黑白芝麻及砂糖翻拌均勻后備用。如果想口感更細膩一些,根據個人的口味可以再加入少許豬油攪拌成團。
4、糯米及粘米粉混合均勻,然后放入豬油再倒入艾草糊汁翻拌搓揉成團。每個人的艾草汁濃度不一樣,所以不要一次全倒入。邊倒邊攪動視情況增加,至粉團成型不松軟的狀態即可。
5、根據要做的大小或者模具決定皮餡比。我的模具大致是110克,所以我的配比是皮70克:餡40克。把皮料搓圓壓揉成碗形勺入大致3匙的花生芝麻粉,包合起來。
6、模具提前抹上油或者是撒點粉防粘,放入模具中壓平然后前后左右敲一敲。最后再叩出來,放入蒸籠中大火蒸十分鐘。時間以自己的鍋爐為準,稍微調整一下。如果沒有模具密合揉圓就是青團了,根據方便制作就行了。
7、出鍋后就是傳統的美食清明粿了,傳統老口味味道非常好。推薦大家試試!
地主小貼士:
1、艾草加入一小匙的小蘇打顏色會更青綠好看
2、蒸的時間不能太久,不然就過度全趴下扁了。
關注豆帝煮,隨時掌握美食發布最新動態。這里有你喜歡的各種美食制作,內容包括家常菜、宴席菜、地道小吃、養生煲湯、烘焙制作以及旅行探店等。全線打造助您成為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此圖文作品系豆帝煮原創發布,嚴禁不良自媒體搬運及盜圖,作者保留法律追訴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