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3月開始,土葬、火葬一刀切?推行農村喪葬改革!
人生一世,終歸黃土,土地養育了我們,在去世之后,人也會以自身滋養土地,生長萬物。土葬一直是我國大部分地區傳統的安葬逝者的方式,也有部分地區實行火葬,天葬等方式。
現如今有傳聞稱自2023年3月份開始農村地區將要將土葬改為火葬了,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入土為安的說法,因此,將土葬改為火葬,很多朋友都不理解。
有的人說中國對土地是非常敬畏的,土葬是最符合中國喪葬傳統的方式之一。還有的人說火葬顯得不尊重逝者,古時候一般都是發生瘟疫的人或者動物尸體,才會火葬,故他們認為火葬破壞了逝者身體的完整性,是對死亡的不敬畏,其實不然。
那么,究竟為什么會有將土葬改為火葬這種說法呢?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中國人口基數太大,全部實行土葬的話,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一、喪葬改革背景
對于“喪葬改革”,大家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流傳了幾千年的東西,有什么可以改革的呢?其實出現喪葬改革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厚葬傳統助長了人與人之間的攀比之風。逝者已去,過度厚葬只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浪費,助長不良之風盛行;其二是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密度密集,土地資源面臨短缺的情況。人口如此眾多的情況之下,如果都實行土葬的話,會造成一定數量土地資源的浪費,實行土葬的土地通常不能夠再次利用。
二、喪葬改革實質
可以確認的是,此次文件所提的進行“喪葬改革”,并沒有禁止土葬。因為這畢竟是中國流傳了數千年的習俗,土葬儀式已經深深地扎入了中國人的民俗文化之根,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完全廢除。
另一方面,面臨我國土地資源的短缺問題,國家也在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民眾少浪費土地資源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因此,國家出臺了此次喪葬改革文件。
這次文件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經過了數幾十年的火葬改革實驗得出的結論,火葬也是得到了部分民眾的支持,經過時間的驗證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學性,可行性的。國家當前的精神是要推廣火葬,普及火葬,而并非嚴禁土葬。
三、關于喪葬形式
對于逝者,我們到底應該采取樸素的安葬形式,還是采取風光大葬的安葬形式呢?我覺得這個因人而異,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倘若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想表達對親人的哀思,對逝者進行一次風光大葬,這也無可厚非,但是也要站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不攀比厚葬的立場之上;倘若經濟實力不足,我們也要尊重現實活在當下,樸素安葬也無不可。并不是一次安葬儀式,就能夠決定逝者的一生,就能決定子孫的孝道。我們要做的是親人在世之時盡心盡孝,免得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時刻而悔恨。
通過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明白國家此次出臺的喪葬改革制度并非完全禁止土葬,而是要讓大家意識到土葬厚葬的不利之處,適當的提倡推廣火葬,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