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走了古茗后,這個加盟商選擇加入它……
一個加盟商眼中的古茗。
前段時間,我們走訪了湖北的縣城市場。也許是習慣了茶飲品牌們在一二線城市的硝煙戰火,真正縣城里茶飲選擇,好像簡單得能治好人的“選擇恐懼癥”一樣。
01 ■
我的奶茶店“熬”走了古茗
并不是我有本事
這里說的縣城,比三四線小城還要遠些。在乘坐高鐵、公交、小巴以及三蹦子之后才能到達;當然,被選擇更多或者說別無選擇的交通方式,是跟馬路牙子上那群問你“老板去哪”的司機師傅殺價。
有交通方式,但不那么便利;有往來人流,但也不那么多;有奶茶店,但選擇也少。資源的稀缺,就是賺錢的機會。
張老板的奶茶店在縣城老家開了5年,生意還算可以。
“剛開張的時候活動多,買一送一,發優惠券,大家都圖便宜,喝誰家不都是一樣喝。后來我一有空就會想搞點什么活動。”
縣城繁華地段的街道
除了價格優惠能吸引人,張老板覺得自己最明智的一點,是自己一開始就下決心花錢加盟,而沒有為了省錢隨便鼓搗一下就開夫妻店。
當時在他們老家,奶茶店大多是帶著老板娘名字的夫妻店,就算是后來街上有別的奶茶加盟店了,但品牌也沒張老板選擇的那個出名。
好日子,直到張老板隔壁的古茗開張。
那也是張老板頭一次了解到古茗。“十幾塊錢的價格,真貴。”張老板的第一反應,并沒有把古茗當回事,自己門店產品的定價在10元左右,奶茶、水果茶都有,一般優惠完7-8元一大杯,他覺得這才是老家正常的消費水平。
但眼見自己門店的客人,都一波波往古茗跑,張老板有點沮喪。他承認,古茗是好喝,但自己的價格還是有絕對優勢。張老板做活動越來越勤,一到周末就發傳單;抖音也用上,每天發發自己門店的短視頻,極力在周圍居民面前刷存在感。
很多古茗門店也在抖音上宣傳自己
憑著這股拼勁兒,張老板沒輸。3年后,這家古茗關門了,但不是張老板“擠”走的,“并不是我有本事,我只是‘熬’過去了。”
02 ■
縣城茶飲
有品牌就好做?
那時候的古茗,還不像現在坐擁6000+門店,在非江浙地區的一二線城市里,鋪開的店面也極少。
消費者小劉是武漢人,她第一次喝到古茗是幾年前在湖北下面的云夢縣。她因工作往返于云夢、武漢之間,在云夢常常點古茗的外賣,有時候回武漢還打包帶給朋友。
彼時,武漢最流行的茶飲品牌非喜茶、奈雪莫屬,都是25~32元一杯的價格,不便宜但好喝。“那時候古茗就是低價版的喜茶。”小劉覺得,一杯古茗十幾塊錢,還有鮮果,相當劃算了。
當問及除了古茗,在云夢還喝過什么奶茶時,“那我就回家(武漢)喝了,在這兒能喝什么呀?”
古茗門店
當茶飲品牌帶著成熟的產品、運營、管理制度來到縣城鄉鎮,對于其他還用著奶精、果醬的夫妻老婆店來說,算得上是一場降維打擊。但如果品牌們多起來,下面的市場就這么點大,誰都分不了幾口蛋糕。
經營了幾年,張老板差不多知道自己這家店的極限了。他還想拼,也對古茗留了個心。一次偶然的機會,張老板跟朋友到江浙一帶看市場和學習經驗,經人介紹,了解了古茗加盟的一些事情,也做起了準備。
去年8月,他把自己干了5年的奶茶店以30萬的價格轉給了一個老鄉。11月,他在隔壁鎮的古茗就開張了。
不想跟老鄉、跟自己的舊店爭,只是原因之一,去隔壁鎮開新店,決定性的因素是他更看好那個店址。
他的古茗門店方圓2公里內,有3家學校、1家電影院和當地唯一的大商場,商鋪集中,雖然已經有不少奶茶、炸雞店了,但除了一家蜜雪冰城,別的都叫不上名號。
張老板的定位也變了。以前想著奶茶便宜一點,來消費的人就多一些,現在他把主要目標顧客就瞄準在高中生、假期回鄉的大學生和20歲出頭的年輕人身上。“今年春節的時候,7天里有5天營業額都破萬了。”
古茗門店
整條街上,張老板的古茗門店LOGO最大、招牌最立體,就連燈光也是最亮的,給人感覺比隔壁精心雕琢裝潢的西式蛋糕房更“高大上”。
在我們到店的某個工作日下午,店內顧客算不上很多,但總有人絡繹不絕前來。因為設有堂食區,很多學生會拎著隔壁店的蛋糕、街邊買的小吃坐著吃喝,待他們走后,張老板立刻將臺面清理干凈,好給后面來的顧客騰地兒。
03■
縣城市場的機會與擔憂
按張老板的說法,古茗的產品好,大家一喝就知道,所以新顧客很容易就發展成回頭客。產品這塊由公司去制定規則,他只要做好門店的管理,員工定期培訓,保證門店的執行標準度就行。
當然,還有他擅長的,在本地多做宣傳。門店內,他還專門把古茗團購券使用流程裱起來,掛在顯眼的地方。想賺錢,多賣券。
還有一點,他知道自己賺的是回頭客的錢,要接著做下去,就得發掘存量顧客的新需求。
門店內裱起來的團購券使用流程
我們點單的時候,店員按照推薦新品、確認產品、選小料、選糖度、選冷熱飲的順序,一一向我們確認,甚至在我們要求三分糖或不另外加糖時,強調“更推薦7分糖噢”。而在一二線城市的大多奶茶店,店員似乎更希望顧客“您可以掃碼點單”。
好的地段、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好的運營,張老板都自認做到了,也對新店很滿意。雖然張老板沒明說,但縣城開品牌連鎖加盟的奶茶店,多少是吃了一些時代的紅利。
不論古茗還是其他茶飲品牌,都經過了幾年時間的成長與“內卷”,在產品力、運營力等各方面都更成熟,足以把握消費者的需求,甚至是誘發消費者產生新需求。
在縣城市場,尤其是比縣城還要再往下的鄉鎮,年輕消費者恐怕很難抵御這種“攻勢”。
單從飲食習慣而言,人們一旦接受了更好的,就很難再接受差的了。
古茗菜單
與此同時,縣城的消費力也在上升。在這個鄉鎮,月均工資普遍在2500~3500元,本地人沒有房租、買房的需求,可支配金額對于買杯奶茶來說并不少。
另一方面,縣城本身餐飲門店的類型也相對匱乏,他們也需要更新潮的環境來社交。
在此,我們并不想表達,只要在縣城鄉鎮做就肯定能行。大縣城有幾十萬人,小鄉鎮可能幾千、幾萬人都算多,下沉市場也有區別性的打法,市場的蛋糕也要合理分配。
張老板打算再看看,明年能不能再開一家,但即使在縣城鄉鎮,好的店址也難找了。
·
ARTICLE
文章
劉瀅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啊存
REVIEW
復核
阿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