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大航海時代,喜茶、奈雪的茶落戶新加坡
2018年,茶飲行業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一些品牌開始布局海外市場。
且不說早在2017年就入駐日本的CoCo都可,快樂檸檬,近日,喜茶和奈雪的茶這兩個后起之秀也開始了海外擴張的步伐:
11月10日,喜茶正式登陸新加坡,在奢華頂級零售和高端住宅的聚集地——烏節路愛雍?烏節購物中心開設首店;
12月,奈雪的茶將在新加坡著名購物商城Vivo City開業,即便該地租金壓力不小,奈雪仍在一樓入口處用大面積的店面強調空間體驗。
此外,麻朵姑娘、蜜雪冰城等茶飲品牌也在探索海外市場。
新式茶飲迎來大航海時代
如今,國內年輕人對茶飲的追捧與喜愛不減,新式茶飲店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這使得行業競爭更激烈,有茶飲老板感嘆,國內茶飲市場大局漸趨穩定,新品牌想突圍更加困難。于是,更廣闊的海外市場就成了眾多品牌的“覬覦之地”。
1.海外茶飲市場欠發達,提升空間很大
茶飲之于海外市場,就像咖啡之于曾經的中國市場。
20世紀30年代,上海外灘開出中國最早的咖啡館,它滿足了人們對“洋氣”“現代”的追求和想象;后來,北京西單商場三四塊錢一罐的速溶咖啡陪伴了國人很長時光;1998年,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它牢牢占據中國咖啡行業的頭部位置,書寫了長達20年的輝煌。
國外的茶飲市場,有很大待完善的空間。
麻朵姑娘做的調研顯示:新加坡現在的茶飲市場比較像國內3年前的狀況。這次,喜茶、奈雪的茶集中進入,將會帶去新的產品和體驗,將新加坡的茶飲行業提升至一個新的level。
另外,越南、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臨近中國,消費者口味相似;且這些國家華人眾多,也有喝茶的習慣;而這些國家并沒有統一的、規模較大的連鎖茶飲品牌。因此,切入東南亞市場大有可為。
2.從國內到國際,為品牌價值賦能
從國人的視角看,國內品牌和國際品牌總有那么一點差距,比如,很多女性愛買進口的化妝品,好用、安全等自然是考慮因素,但“個人價值需要社會承認”的心理因素,起到了更為直接的作用。
在資本市場里,國內和國際的概念區別更大,開到國外的店,不但能提高自身的影響力,還能提升品牌和資本的市場價值。
比如“國產機皇”華為在海外召開新聞發布會,釋放的信號就是“產品國際范兒”。而此次喜茶、奈雪的茶開到新加坡,從小處來看,體現出茶飲品牌與國際接軌的廣告策劃及營銷能力,也是追求品牌上流化的表現;從大處來看,能迅速提升品牌的全球認知度和影響力,增加人們對品牌的榮譽感,自豪感,吸引更多優秀人才。
3.茶飲品牌走出國門,學習各地的長處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各地。目前,我國茶飲行業還處于野蠻生長階段,走出國門開拓市場的同時,借鑒海外成熟有效的管理、創新、技術等經驗,也有助于茶飲行業向規范化發展。
比如,越南營銷很有技巧,新店開業時,他們會請當地的明星、KOL過來,營造一種熱鬧的氛圍;德國的管理很扁平化,即使在大型跨國企業里,等級制度也并不明顯,他們會用更務實、高效、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日本企業則非常團結,即使在日本國內競爭很激烈,但在國際市場上,他們卻善于抱團,聯手對外,這也是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的地方。
就像喜茶和奈雪的茶這次互撕,奈雪的茶指責喜茶抄襲,并在聶云宸回復“無病呻吟”后不客氣地表示,喜茶石榴味產品味道“不行”。在國內小打小鬧也就算了,走出國門兩家還是和平相處的好,畢竟,做為曾經的盟友,兩家良性競爭的話,有“干掉”星巴克的可能。
保持特色+與當地環境相結合
高企的房租、飲食差異、文化的不同,茶飲品牌走出國門,要面臨的挑戰還是很大的,在這片廣闊的天地中,茶品牌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保持品牌特色
國內市場上,茶飲品牌令人眼花繚亂,國際市場上,一條街十幾家茶飲店的情況也更加普遍,因此,要做出特色,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比如這幾個品牌:
答案茶
風頭一度蓋過喜茶、喪茶的答案茶,特色就是“會占卜”,只要顧客把問題寫在茶杯的腰封上,答案茶便會尋找冥冥注定的答案。
比如,那個人知道我有多愛他嗎?——樹深時見鹿,久伴見人心。憑借有趣的靈魂,這個現實版“解憂奶茶店”深受顧客喜愛。
麻朵姑娘
每個女生身邊都有一個可以聊天的閨蜜,她就是“麻朵姑娘”,一杯真正懂你的茶。麻朵姑娘走的是溫情路線,很多顧客表示,無論心情如何,都可以在這里,享受悠閑的、放空的感覺。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面對這么繁華的商場,安靜、文藝的麻朵姑娘,給顧客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的溫暖,還能撫慰人們疲憊的心靈。
鹿角巷
來自臺灣的鹿角巷火遍了小紅書,那圓潤矮胖的身影俘獲了鹿迷無數,黑糖珍珠和“特色虎紋杯壁”更是讓無數少男少女為之折腰。溫婉高雅的鹿,也是鹿角巷最大的特色元素,這只顯眼的招牌鹿,讓品牌極具辨識度。
2.結合當地情況
茶飲走向海外,面對的是各地不同的需求點。比如,東南亞一些國家水果很豐富,因此水果茶的銷量并不好,奶茶反而更受歡迎;在美國,一杯咖啡2~3美元,奶茶4~6美元消費者也能接受;在新加坡,房租費、人工費都比較高,價格卻賣的比國內低。
只有結合當地市場,找到合適的發展模式,茶飲才能更好的立足海外市場。
結語:
雖然更多的國家逐漸接受了中國茶,但海外市場絕對不是好對付的“傻白甜”,茶飲出海仍然面臨很多考驗。就像舶來品星巴克能在中國縱橫多年,希望中國新式茶飲也能在海外打出一片市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或企業宣傳文章,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北京通州通報一批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