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武士出現,重慶蔡家著名商業體解套了!
曾經的蔡家,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個很遙遠的地方。
幾年前第一次去蔡家還是因為曹家灣地鐵站的荒涼火遍全網。我出了地鐵站,看到的果真是農田和荒地夾雜在一起,遠處還有工地施工的噪音。
當時,和我一起去的朋友一口咬定,蔡家要發展起來,起碼還要十年。
當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區域的發展事面向未來的,它注定不會以過去的時間軸作為參考坐標。
當你意識到它正在發展的時候,其實距離目標就只差一步了。
所以,今年2月,我專門調了一個周一,實地對蔡家進行了調查。
在調查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這些年來斷斷續續傳出來的,蔡家小步快跑的新聞,幾乎都已經兌現了。
尤其是商業的部分,蔡家發展的速度遠超我的想象。
比如蔡家的中央大街。
筆者在今年見證了它的復活。
據說,目前中央大街已入駐品牌約40戶,招商面積約1.6萬方。15人的專職招商運營團隊12個月就完成了55%的招商進度。
尤其是豐富的餐飲資源。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德克士,楊記隆府,守柴爐烤鴨,怒火捌零火鍋等品牌連鎖店提供豐富的正餐選擇。還有鬼包子,龍記山城湯圓等特色網紅小吃。書亦燒仙草,蜜雪冰城,桃二熹果茶,龍記山城湯圓;
我看到書亦燒仙草,蜜雪冰城,桃二熹果茶等飲品店也充分滿足了孩子和年輕女性的消費需求。
除了餐飲,中央大街的零售業也覆蓋到了服裝、珠寶、美容美發、副食銷售等多個領域。周六福,中國黃金等大牌隨處可見。
在娛樂配套上,大街上不僅有專供親子的開心哈樂室內兒童樂園,神獸玩家電玩,獅子魚藝術,頂極健身等近年來流行的新潮玩法也能找到它們的顧客。
整個商業街,人流量比想象中要高得多。
這讓我對蔡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年,蔡家到底經歷了什么?
01.
蔡家1.0時代:產業先行
時間回到20年前,重慶市政府批準同興工業園區成立,就此拉開了蔡家這片土地轟轟烈烈搞建設、踏踏實實謀發展的帷幕。
當時的蔡家,還剛剛走到城市化的初期階段。工業園區帶來了產業,也帶來了人群。
但相比如火如荼的渝北和江北,蔡家還很稚嫩。從土地規劃到城市建設,蔡家用了快7年的時間才讓同興工業園區與蔡家組團合并成為蔡家組團(同興工業園區),定下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以制造業為支撐、全面發展儀器儀表的產業格局。
而這個時候,以觀音橋為首的渝北江北等區域,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城市消費文化圈。
可以說,當時蔡家的發展速度還很慢。
直到2010年,蔡家的部分土地納入兩江新區,才正式拉開了產城融合,發展提速的序幕。
這個時候一批嗅覺敏銳的小開發商看到了蔡家的機遇。
13個小房企入駐,共成交404萬方住宅土地。
這其中就包括大家最熟悉的佳程廣場,它反復折騰,被不斷轉手最后爛尾的故事,就仿佛是蔡家早期那批項目的側寫。
首鋼拿下首恒,恒大拿下和生裕,陽光城拿下渝能,新天澤拿下力帆,朗詩拿下紅星美凱龍,融創拿下協信……
到2013-2015年,國企們有些看不下去了,開始入場,以渝高和渝能為主,開發出渝高星洲和渝能嘉灣壹號項目。但同時,還是有大量的小開發商在進行開發。
在不斷的土地流轉中,蔡家老城逐漸成型,也逐漸落幕。
02.
蔡家2.0時代:濱江居住帶崛起
轉機發生在2017年,蔡家納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商業和貿易,終于補上了蔡家在產業和人口之外的最后一個缺口。
這最后一腳油門,終于踩了上去。
由于前幾年國企早已在蔡家下場,聽到風聲的眾多頭部房企也終于把目光投注到了蔡家。
哪里才是蔡家的新機遇?交通路網規劃給出了答案。
“五橫六縱一環線”要做的,是軌道交通6號線、6座跨江大橋暢聯全城,15分鐘通達禮嘉、照母山、江北機場。
從地圖上就能看出來,蔡家南炙手可熱。
2017年左右,隨著蔡家南8000元+/㎡樓面價石破天驚的出現,龍湖、萬科、金科等眾多品質房企密集入駐,大量洋房大平層別墅,在蔡家南拔地而起。
高端住宅區天然親近低密的生態環境,這本身也是蔡家的優勢。
因此,有山有水的蔡家濱江帶,成為了各大開發商眼中最有價值的地塊。
而市場的選擇也確認了開發商們的眼光。
龍湖的兩江酈灣不僅吸引著蔡家本地的中高端客戶,也輻射到了禮嘉、悅來等北區高端群體。
萬科十七英里等項目更是強勢出圈,成就了又一個口碑和銷量領跑重慶樓市的項目。
也正是如此,這條濱江居住帶幾乎成了蔡家人居環境的“名片”。也標志著蔡家真正融入進了照母山、禮嘉、中央公園,逆襲成為重慶向北的最后一個主角。
03.
蔡家智慧新城時代:逆襲之路
數據顯示,2015年,蔡家房價5534元,禮嘉10305元,悅來7140元,照母山8309元,中央公園9160元
到了2022年前9個月,蔡家房價15169元,禮嘉16932元,悅來15832元,照母山17014元,中央公園18822元。
算復合增長率的話,蔡家的復合增長率才是最高的,高達15.5%,而照母山和中央公園則只有10.8%,禮嘉最低只有7.4%
某種程度來說,確實是2017年以后,頭部房企在蔡家的布局推動了蔡家的逆襲。而不可忽視的東風,其實一直是城市政策規劃的密集落地。
尤其是關于蔡家智慧新城的建設。
去年12月29日,蔡家智慧新城20周年發展成果匯報展演,一組數據讓很多人發出驚嘆,一連串的“想不到”:
入駐企業由9家增長到1000余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22家、世界500強17家、中國500強10家;
成功創建國家綠色工廠8家,小巨人企業6家,隱形冠軍2家,專精特新52家,上市企業4家;
工業產值從3億元增長到280億元;
建成區面積從5.27平方公里擴大到27平方公里;
……
區域經濟的騰飛必然是各個板塊互相串聯起來的過程。從蔡家老城到蔡家南,一條屬于蔡家智慧新城的“黃金中軸線”也漸漸成型。
在這條“中軸線”上,匯聚了大量的蔡家配套資源:自貿區產業、高品質住宅、天街等商業、軌道站、蔡家中央森林公園......
整條“中軸線”橫貫了整個蔡家半島,是蔡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
在這條中軸線上,龍湖天街等大型商業的準確落子,為蔡家的未來吃了一劑定心丸,也初步勾勒出了蔡家未來的商業版圖。
天街:城市級中心旗艦商業
中央大街:中端家庭消費商業
星辰里:潮流商業新地標
中央大街的復活也意味著從此,消費板塊將不再是蔡家的短板。
甚至樓市的成交數據也在反映蔡家的飛速發展。
據銘騰機構統計,2022年,蔡家甚至打敗了中央公園,一躍成為重慶中心城區成交第二名的組團。
相信再過一兩年,當筆者再次走在蔡家的商業街上時,會看到一幅不輸觀音橋的熱鬧和蔡家宜居大城真正的風貌。
媒人觀察:
最近一兩年,蔡家利好不斷,從大橋通車到天街落地,只有親自去看一次才會有這么直觀的感覺:蔡家已經不再是“大工地”了。
它是一個正在快速成熟的新興區域。不僅是中高端商業的蓬勃發展,還有產業升級帶來的人口紅利,以及眾多頭部開發商入住打造的標桿級人居項目。
當發展再遇上北碚先天的生態環境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一個為新興的城市中產們準備的,最好的居住地誕生了。你可以在蔡家看到照母山、看到中央公園的影子。
但在照母山和中央公園,你找不到蔡家給人帶來的那種感覺:它充滿了蓬勃的野心,也帶來向前的希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