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由桂林市產品質量檢驗所牽頭起草的《修仁茶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經廣西標準化協會審核通過,填補了修仁茶加工領域的技術規范空白,標志著這一廣西特色茶品的加工從此有標可依,為提升產品質量、推動產業升級提供了關鍵支撐。
桂林市產品質量檢驗所作為該標準制定主導單位,充分發揮其檢驗檢測、技術研發的專業優勢,聯合廣西荔浦市修仁茶科技有限公司、荔浦市市場監管局、桂林市茶文化研究會等 7 家單位,組建跨領域技術團隊,深入荔浦市修仁茶核心產區,全面調研傳統制茶工藝,結合現代食品質量安全要求,最終建立起覆蓋修仁茶加工全流程的規范體系。
從技術層面看,該標準突出“定標準、保品質、建體系”三大核心價值,為消費者權益保障和質量監管提供依據。在原料層面,嚴格對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31608,明確鮮葉原料的質量門檻;在工藝層面,針對傳統加工中容易出現的品質波動問題,量化攤青厚度、蒸青溫度、干燥含水量等關鍵工藝參數,讓“憑經驗”的傳統制茶有了科學依據;在管理層面,構建起從原料采購到銷售終端的全鏈條質量追溯體系,要求企業保存相關檔案不少于2年,每批產品編制唯一加工批號。
《修仁茶加工技術規程》的發布,是修仁茶從“小眾特色”走向“規模化、品牌化”的重要轉折。以往因為缺乏統一加工標準,修仁茶存在產品品質不穩、市場認可度不高等問題。此次通過標準化指引,不僅能幫助企業規范生產流程、提升產品競爭力,還能通過標準化生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產業擴大產能、拓展市場奠定基礎。同時,標準對包裝、運輸、貯存等環節的明確要求,也將助力修仁茶進一步打通產業鏈各環節,提升整體產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