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好冷鏈食品安全關——記淮安經開區市場監管局一分局辦事員李慶
《每日十大癥狀、體溫監測和核酸檢測登記表》《日常消毒記錄表》《從事進出口冷鏈食品運輸或進出中高風險地區的冷藏保鮮貨物運輸信息登記情況表》《食品進貨臺賬》……4月17上午,在淮安海隆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淮安經開區市場監管局一分局辦事員李慶仔細查看臺賬,并走進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冷庫,對經營企業落實生產經營場所日常清潔和消毒、遵守從業人員健康監測要求等方面情況進行詳細檢查。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慶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全力守好冷鏈食品安全關。
在海隆冷鏈大門口記者看到,外來車輛有序進行消毒和信息登記,駕乘人員主動出示“兩碼”,測量體溫后進入。據了解,由于外來車輛多,李慶和企業溝通協調,加強值守人員力量,優化防控措施,切實守好企業大門。
海隆冷鏈內有三家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的企業,工作人員一看到李慶到來,便拿出一沓臺賬資料。其中,《每日十大癥狀、體溫監測和核酸檢測登記表》是李慶專門為這些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設計的。“帶星號的是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人員,他們每天都要開展核酸檢測,早晚測量體溫,并登記是否有發熱、咳嗽等十大癥狀。”李慶指著登記表說。核酸檢測加密到每天一次后,曾有個別工作人員嫌麻煩,存在抵觸心理,李慶耐心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讓大家深刻認識到核酸檢測工作的重要性,增強了大家的防控意識。
冷鏈食品的“五證”(海關檢驗檢疫證、海關報關單、消殺證明、核酸檢測陰性報告、集中監管倉的出庫證明)和江蘇冷鏈食品追溯碼是必查項目。“冷鏈食品必須取得‘五證’,才能進入淮安。通過江蘇冷鏈系統,可以追溯冷鏈食品從哪里來、銷到哪里去了。”李慶告訴記者,4月9日上午,淮安接到外地協查函,對一批進口帶魚進行排查,對風險人員進行健康管理。慶幸的是,經檢測,這批貨物和接觸人員均為陰性。
按照要求,進口冷鏈食品要嚴格落實“三專”管理制度,即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在海隆冷鏈的一部電梯上方印有“進口凍品專用通道”字樣,電梯門前也與其他區域隔離開來。身穿防護服會影響搬卸速度,加上防護服不透氣,裝卸工人十分辛苦。在隔離區外的李慶本可輕裝上陣,但他選擇和工人們一樣穿上防護服工作。“和工人們同甘共苦,也是相互加油鼓勁。”李慶說。
疫情防控中,只要發現冷鏈食品經營企業在進貨查驗、出入庫管理、追溯管理、環境衛生、人員防護等方面存在風險隱患,李慶堅決督促企業整改到位。“疫情防控必須從群眾的角度出發,守好‘輸入關’、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李慶說。
融媒體記者:劉權
融媒體編輯:管艷
【投稿、區域合作請郵件 信息新報 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復。】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