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為什么那么難?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難題須知
冷鏈物流是現如今物流運輸發展的重要趨勢,在近兩年中發展的格外迅猛。但是冷鏈物流在發展,冷鏈物流標準化推進過程卻緩慢。當然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更多的是面臨著現實的阻礙。那為什么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那么難?今天小編就與大家聊一聊這一問題。
第一,上游本身缺乏標準化。物流是為第一、第二產業服務的,所以就導致在服務體系上,包括設備、技術等,需要配合非標準化的主體,去做量體裁衣的匹配。冷鏈物流的主要對象,從上游的角度看,比如農產品、生鮮食品這些,本身是具有天然屬性的,并非像汽車、數碼產品等純人造的產品,可以很容易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京東物流冷鏈配送負責人夏萌指出,冷鏈物流企業能夠控制的倉儲、配送、車輛設備、系統等所有工具的改造,都要依托于上游的產品來進行調整,所以標準化才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第二,標準化范圍難以界定。由于技術是冷鏈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標準制定過高,一部分企業會受制于技術和成本的限制;另外,冷鏈物流標準也涉及食品安全問題,標準不能過低,這就成為一個難點。
第三,受限于技術瓶頸,在運輸過程中存在斷鏈和分散的問題,物流企業不得不采用“斷點續傳”的方式,就像古代驛站“八百里加急”的形式,每到一處就更換一匹馬。“續傳”的點越多,所經過的運輸途中的工序就越多,更難以保證全流程的標準化。
第四,基礎設施不完善,標準化的實行缺乏依托。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上較為成熟,標準化體系較為完善。而我國物流行業整體情況,都是以“小、散、亂”為主要特征,不僅是冷鏈,整個物流行業的標準化都是一個難題。
在冷鏈物流領域,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受到了高度重視。去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提出了《關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的提案》,其中提到:增加綠色通行證發放數量,放寬對生鮮農副產品配送車輛的進城限制;對冷鏈物流車通行實施優惠政策;加大對大中型城市冷鏈物流相關設施的用地支持。
以上就是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難題的全部內容,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想要迅速推進,我們得解決這些問題,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速度才會變快。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冷鏈存儲環境的標準和影響因素
下一篇:冷鏈物流的倉儲優化策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