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運輸“鐵信使”
本文轉自:人民鐵道報
憑祥站
跨境運輸“鐵信使”
羅衛民特別報道組 李港興 李 伊
5月1日清晨,天剛蒙蒙亮,51歲的憑祥站交接員羅衛民和往常一樣早早來到憑祥站交接所,為出境的貨物列車準備報關報審的資料。
憑祥站是國家一類鐵路口岸站,是廣西唯一與越南等東盟國家辦理跨境運輸貿易的鐵路口岸站。車站與國鐵憑祥口岸物流中心相連,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面向東盟的國際合作及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口岸。
羅衛民負責中國憑祥至越南同登國境站間客貨列車運行安全及車輛裝載狀態檢查等工作。每天,他與翻譯員、檢車員、貨車司機等組成跨境工作組,來往于中越邊境,守護這條保障跨境運輸的“生命線”。
聯系聯運車流、安排列車開行計劃、為貨主報檢報關,羅衛民一邊電話溝通,一邊敲擊電腦鍵盤,干起活來行云流水。密密麻麻的編組單,他卻能一目十行。“辦理國際聯運輸入的每一個數據都不能錯,腦子要轉得快,還要眼到心到。”他說。
從事國際聯運工作已20余年,從運轉車長到助理值班員兼學習交接員,他用年華和汗水見證著憑祥站的一步一個腳印、見證著聯運工作的方興未艾。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入推進,為這個國門口岸帶來了新機遇。”羅衛民說,特別是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貨物增加了很多品類,列車開行密度前所未有,最高峰他一個晝夜辦理過8趟跨境貨運列車。
9時,辦好相關手續,羅衛民隨跨境運輸工作組登上了開往越南同登站的貨物列車。在列車上,他和翻譯員仔細核對著編組單,還不忘細心提醒翻譯員需要和越方重點解釋的內容。
工作多年,羅衛民擁有豐富的鐵路行車和國際貨運經驗,但因國際聯運工作的特殊性,許多突發情況更考驗羅衛民的現場處置能力。“國際聯運無小事,需要嚴謹和精確。服務國門,我感到光榮和自豪。”羅衛民說。從事國際聯運工作20余年,他處理了多次突發情況,從未出現一次差錯。
從憑祥站出發,大約經過半個多小時,列車抵達越南同登站。隨后雙方交接貨物、等待回程列車編組,當天15時回到憑祥站。沒有休息的工夫,羅衛民的班組又開始檢查即將出境的下一班列車,等待17時再次出發。跨境班列晝夜不停往來于中越兩國,當班的跨境工作組從早干到晚,又從晚干到早。22時,羅衛民和同事登上了當天的第五趟列車。
風笛聲聲,跨境列車滿載著貨物,沿鐵道線向前駛去。對這些“鐵信使”而言,這份工作承載著他們沉甸甸的情感:面前是國門,身后是家門,守好國門就是守好家門。
圖為正在工作中的羅衛民。 李港興 攝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