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品大商】閆士堯:從擺小吃攤到坐擁6家公司,解讀他的生意經1
每晚九點,老閆會準時出現在他的抖音直播間里,以創業導師的身份與凍品行業天南海北的粉絲連麥,探討團隊搭建或產品規劃等行業問題,至今已經堅持了100多天。
作為一個在凍品行業摸爬滾打了近13年的行業老兵,閆士堯與凍品的緣分不止于此。
2013年進入凍品行業至今,旗下6家公司,投資了5家食品工廠,從1個人白手起家到現在130人的團隊,這些成績和經歷成為對他最好的注解。
01
從凍品“老炮兒”,到新晉“網紅”
去年年底,閆士堯在抖音開設賬號,發布關于凍品行業創業的短視頻。從那時候開始,他身上就多了幾個這樣的標簽:凍品老閆、凍品老炮兒 。
面對凍品頭條的專訪,閆士堯的狀態顯得十分放松,對于我們拋出的問題,他侃侃而談。這種駕輕就熟的熟練姿態,顯示出他對于行業和自身定位深思熟慮的思考。閆士堯的短視頻大多數是圍繞凍品行業,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始終在路上的凍品行業創業者”。
傳統的創業者可能只會圍繞自己,而如今他卻希望將自己豐富的創業經驗,成功的、失敗的、欣喜的、坎坷的……,能夠分享給更多的年輕人。
一方面閆士堯有足夠的能力來做這件事,在凍品行業摸爬滾打近20年,成功操盤了多家公司的運營,讓他積累了足夠多的實踐經驗。
在直播間與老閆進行連麥的多數是創業初期的新手,這些初入行者往往面臨著困惑,摸索著如何入門。老閆在這時給予他們真誠而務實的建議:精細劃分市場領域,精選產品,減少選擇,以小批量多次進貨;做差異化的單品,找到上游能夠給足支持的供應商;不要邁大步,一步一個腳印,創業初期主要以生存為主。他深知創業之路的坎坷,因此建議新人以防范風險為首要任務。
老閆不僅在線上慷慨分享自己的創業心得,還抽出時間在線下親自指導這些新創業者,為很多面臨瓶頸期的凍品企業賦能改變現狀,甚至數次將瀕臨倒閉的同行從懸崖邊拉了回來。
正是出于這種負責任和真誠態度,老閆直播間的粉絲數量快速增長,大家在遇到困惑時都很愿意與這位凍品領域的老炮兒“聊一聊”。
除了通過短視頻輸出干貨之外,老閆在跟網友的互動過程中也是金句頻出——“創業本身就是孤獨的,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有些人的格局,決定他一輩子的高光時刻就止步于此了”、“志同道合的人,需要篩選”、“真正的成功,是培養了多少人成功的成功”……
憑借著真誠地分享和干貨輸出,閆士堯收獲了很多粉絲,鐵粉們親切地稱呼他為“老閆”或“閆哥”。
02
細節決定成敗,打造樣板終端讓客戶自己找上門
對于凍品行業,閆士堯之所以能持續不斷地輸出干貨,和他自身的創業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他17歲開始“北漂”,20歲從北京南下廣東闖蕩,下了火車口袋里只剩下35塊錢,因為舍不得打2毛錢1分鐘的電話而與家里斷聯,后父親輾轉找到他打工的五金廠,父子二人淚灑現場。
2005年從珠海到潮汕,帶領2000多人創業賣煎烤腸,成了潮汕地區的煎烤腸攤兒大王,擺地攤讓他賺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2007年年底,帶著30萬啟動資金來到了長沙,人生地不熟,閆士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歷程。從最初的租房、租倉庫、買車、進貨、卸貨,生意穩定但是似乎很快就進入到停滯期,如何“持續做大做強”,成為那時候的他最想要突破的問題。
在開發長沙市場的過程中,閆士堯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不少的業務員之所以業績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對于終端客戶缺少細節服務。這些業務員通常很生硬地催促終端店打款、發貨,或者是按部就班打卡定位,到點下班,他認為這樣的業務員是“不真誠、不用心”的,這樣做業務毫無“溫度”可言。
認識到這一點以后,閆士堯想起了當年在潮汕賣煎烤腸的經驗,他很快將目光鎖定在烤腸這一品類上,但是當時的烤腸市場魚龍混雜,操作過程和衛生狀況也參差不齊,升級烤腸攤兒,后來成為他拿下長沙市場的重要轉折點。
第一步,閆士堯將終端店破舊的烤腸機,全部統一更換成款式更加美觀的新機器。
接著為了增加烤腸的賣相,他又統一將店里普通的照明燈,更換成氛圍感更足、光線更加柔和的生鮮燈。
同時為了更加體現烤腸的干凈衛生,閆士堯甚至將串烤腸的竹簽也統一進行了更換,摒棄了原來粗糙扎手的竹簽,換成了更加光滑長短一致,切手柄處印有品牌名稱的木簽,更加強化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
完
然后,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經過升級后的樣板終端銷量開始節節攀升,從最開始一天一個網點銷售200—300支,到后來可以達到500—600支,好的網點一天可以銷售上千支。
這個舉動讓閆士堯一下子在長沙當地的凍品圈打開了知名度,很多終端店的老板慕名而來,想要加盟。
閆士堯當時感覺到,這件事,成了!
03
選好品是成功的關鍵,精準抓住四個品類風口
靠著烤腸完成了最初的財富積累之后,閆士堯又精準捕捉到了肉夾饃、雞肉卷、蒸餃的風口,這四個品類也一步步助推他的事業不斷邁向新的高度。
從最初默默無聞的代理商,到現如今每年銷售額達到3億元的凍品大商,閆士堯深知,選品對于經銷商至關重要,它是經驗與實力不斷磨礪下的必備功夫。
對于選品,他有自己的理解:
1. 選擇稀缺性品類,競爭小、利潤高
選擇相對稀缺的品類,這其中有挑戰,但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空間和機會。因為此類產品屬于很少有競爭對手的小眾品類,因此也更容易獲得市場份額和利潤。
初入長沙市場,閆士堯觀察到,當時市場上粉店很多,但并沒有與之相匹配的產品,肉夾饃尚且屬于稀缺品類,且場景聚焦,容易找到精準客戶。
經過前期不懈的市場教育,肉夾饃很快形成了第一波客戶,每個月有了八千到一萬多件的銷量,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接受這個新品。
這種積累為他的下一個爆品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給了閆士堯能夠做好長沙市場的決心。
2. 集中優勢“兵力”,把一個產品做深做透
選擇創新性的產品或服務,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從而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但同時還要集中力量,把產品渠道做深做透,進而使自己在后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如今在蒸煎餃這個品類上,湖南市場是全國品牌最多,競爭最充分的一個市場。很多人覺得是湖南人愛吃蒸餃,實際上根本不是。
閆士堯是最早在長沙市場引入了蒸餃產品的人,并多年來持續在這個品類上深耕,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閆士堯“讓湖南人喜歡上了吃蒸餃”,所以后來進入湖南市場的蒸餃企業和品牌也越來越多,至今長沙都是全國蒸餃品類最全的市場。
從2012年到2016年,閆士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推廣蒸餃,而且將每年的客戶訂貨會作為突破口。“不玩虛的,每次我們都會給業績好的客戶發豐厚的獎金,舉辦實實在在的抽獎,還會給予非常大的支持力度。”
通過真金白銀的支持力度,調動了客戶的積極性,使蒸餃這個品類很快在湖南市場活躍起來,他代理的某個品牌,高峰期僅蒸餃一個品類每年的銷量就有近7000萬。
3.多與同行業交流,多走訪市場,多學習多沉淀
多年的經銷商生涯,讓閆士堯深知多與同行溝通交流的重要性,他之所以能一次次抓住風口產品,無一不是十幾年走訪市場的經驗積累。
“多接觸市場,才能保持對產品的敏感度”,而且多交流可以獲取行業內的最新信息和趨勢。
人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沉淀,才能夠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更為精準的決策。
04
拆分事業部,才是凍品大商的未來
很多人會疑惑,以閆士堯如今的企業規模,是如何騰出足夠的時間專注于抖音短視頻直播的?又如何有精力到處走訪,與同行交流?
實際上,從每天被生意上細小瑣碎的事務纏身,到如今團隊各司其職,井井有條,閆士堯也經歷了一個轉折過程。
前幾年,隨著生意規模不斷擴大,產品品類越來越多,渠道分布越來越細,閆士堯也一度面臨轉型的困擾,直到他拆分成立事業部,公司才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如今閆士堯的公司拆分成立了6個事業部,有的負責生鮮品類,有的負責凍品流通批發,有的負責餐飲渠道,每個部門負責不同的業務板塊。成立事業部的方式不僅將他從瑣碎的業務中脫身出來,得以站在更高瞻遠矚的角度審視公司發展的全局,制定更全面的發展框架,同時也使各個事業部能集中優勢力量,發揮更高的效能。
而事業部如何拆分?如何才能充分發揮事業部的作用?閆士堯總結了兩個關鍵詞:分權、分錢。
“分權”到位,每個事業部的負責人全權負責日常經營,往往都會非常有責任心,從團隊到產品,管理的井井有條;“分錢”到位,充分的獎勵機制,從上到下激發了團隊負責人和成員的積極性,斗志高昂,主動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
正是通過這一舉措,閆士堯重新定義了自己企業管理和組織結構的模式,業務結構更加清晰,釋放了團隊的創造力和潛能,公司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對于很多正在轉型過程中的凍品商而言,閆士堯在這方面的探索,也成了值得借鑒的方向。
結語
創業20載,搬家56次,公司規模從1個人到現在的130余人,閆士堯這一路走來的風雨,正好與他辦公室墻上最喜歡的一幅字畫相契合: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他說這么多年遇到過很多“才華橫溢的失敗者”,很多人的創業需要面面俱到,但是唯獨缺少邁出第一步的勇氣。
“有想法就要勇敢開始干”,只管將眼下的事情“做到極致”,自然會有結果。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