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名號不是三無食品的遮羞布
造型精美、口味多樣,咬一口還有“爆漿”的感覺……最近,一種叫做蠟瓶糖的零食成了網紅,相關的“吃播”點擊量很高,兒童出鏡帶貨,在學校周邊也賣得很火爆。
電商平臺上,不少商家宣稱“蠟瓶糖只要不咽,吃多少都沒問題。”“全是手工自制的,小孩也可以吃。”還有主播在直播間現場制作或品嘗蠟瓶糖,新奇的畫面收獲不少關注。這種蠟瓶糖售價很低,有店鋪里4個僅售9元,暢銷7.1萬個。
但有家長發現,這種新式糖果號稱“純手工制作”,卻沒有完整的包裝,且只能咀嚼,不能咽下去,有些還有奇怪的氣味,擔心會有食品安全隱患。(據9月7日溫州都市報)
蠟瓶糖之所以能迅速成為網紅食品,在于其精準地捕捉了孩子的消費心理。色彩鮮艷、造型可愛的外觀,加上“嚼一嚼、吸一吸、吐出來”的獨特食用體驗,很容易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購買欲。加上直播間里的賣力推銷,社交平臺上的“種草”效應,各路商家精心策劃的營銷策略,也會營造出一種火熱的氛圍,推高這類新產品的銷量和人氣,讓其迅速成為“小孩圈”的新寵。
但是,火爆的表象之下,安全隱患和消費陷阱也是一眼可見。首先,這些糖果多在夜市攤點、學校周邊小店及電商平臺上售賣,基本不會進入正規商超,許多店家打著“純手工制作”的旗號,卻沒有按規定提供完整的產品信息,如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生產廠家等重要信息,有些產品連基本的配料表都沒有。孩子們跟風購買食用,卻對吃進嘴里的到底是什么一無所知,無疑存在很大的風險。此類產品,實為典型的“三無產品”,安全性很是堪憂。
夜市上很多商家售賣蠟瓶糖(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商家聲稱蠟瓶糖的外殼是由蜂蠟制成,雖不能吞咽,但嚼一嚼無害。但事實上,很多商家也不過是從網上買了原材料來加工制作,根本不知道這種糖果的真實成分是什么。有知名博主測評發現,市面上多款此類產品并未含有蜂蠟成分,反而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甚至存在致癌風險。部分家長在為孩子網購這種糖果時,也聞出了明顯的“化學味道”,出于安全考慮選擇了丟棄。
即便說,有些蠟瓶糖可能確實使用了蜂蠟做外殼,但其外觀花花綠綠,色彩繁多,很明顯需要使用大量的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可能對孩子健康造成潛在威脅,而且,這類新產品目前缺乏相關質量標準和調查數據,難以保證安全,絕對不適合孩子們大量食用。
電商平臺上有大量商家售賣蠟瓶糖(來源:網絡截圖)
此外,很多人在路邊買了這種糖,一邊走一邊嚼一邊吐,還破壞市容市貌,污染了城市環境。長沙市中心五一商圈的街頭近期出現了很多灰黑色油斑,當地街道聯合轄區企業使用了20多種制劑都沒洗干凈,而這些油斑就是人們吐掉的蠟瓶糖造成的。一種熱賣的食物,居然會產生如此頑固的污漬,里面到底是什么成分,讓人細思恐極。
從法律角度來看,蠟瓶糖的生產和銷售環節存在多種違規行為。首先,即便是自制食品也應該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只要是作為預包裝食品銷售,就應該按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要求,有相應的包裝和標簽,不得以任何形式逃避法律監管;
其次,對于新興的食品品類,如果沒有相應的國家、行業標準來規范其生產過程,那么很有可能會出現有害物質超標的情況,嚴重威脅到消費者的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有多項法律法規嚴控未成年人從事直播活動,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對未成年人網絡直播進行了明確限制,要求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不得為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直播發布者賬號注冊服務,兒童出鏡推銷商品的行為,本身就是違規的,應立即叫停并追責。
網紅的名號不是三無、劣質產品的遮羞布,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守護青少年身體健康,除了呼吁家長們提高警惕,孩子們遠離誘惑之外,監管部門也應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對校園周邊商鋪、市場攤點進行地毯式檢查,嚴厲查處銷售三無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引導銷售主體規范食品經營行為;同時及時督促電商平臺履行自身責任,線上線下一把尺,別讓來路不明的糖果充斥網絡市場,別讓隱患重重的三無食品成了校園風潮,還孩子們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三點發力”培育食品工業,龍祥街道擦亮鎮域特色美食名片
下一篇:紅河獨有的酸爽美食,驚艷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