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圈食匯逼近萬店,縣城鄉鎮占了近一半界面新聞2023-10-07 18:06界面新聞2023-10-07 18:06
界面新聞記者 - 吳容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1鍋圈食匯的門店數量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增長了近6倍。
在十一假期期間,10月4日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
根據更新后的招股書顯示,鍋圈食匯只有6家直營店,其余全部為加盟店。加盟店總數從2020年年初的1441家增至2022年年底的9216家,而截至2023年9月26日,鍋圈食匯門店數進一步增至9978家。
過去三年來門店擴張直接拉動了它的業績增長。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截至4月30日止的四個月,鍋圈食匯營收分別為29.65億元、39.58億元、71.74億元和20.78億元;這家公司也在2022年實現盈利,該年凈利潤為2.4億元,而2023年前四個月凈利潤也達到1.20億元。
鍋圈食匯被外界稱作低配版“盒馬火鍋”和“蜀海”,它于2015年在鄭州成立,定位為一站式“火鍋燒烤食材新零售連鎖超市”,售賣火鍋燒烤食材為主,涵蓋凍品、生鮮、小吃、底料蘸醬、四季飲品、火鍋器具、燒烤器具等。
從擴張模式來看,鍋圈食匯采用加盟模式,即與加盟商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向他們銷售自有品牌產品,并提供門店運營管理等策略,但不收取加盟費。鍋圈食匯收入也主要來自向加盟商銷售產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2年在家吃飯餐食產品的零售額計算,鍋圈于中國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3.0%;同時,按2022年零售銷售額計算,鍋圈是中國最大的家庭火鍋及燒烤品牌。
圖片來源:鍋圈食匯官方微博火鍋超市的商業模型是為居家場景量身設置的,而除了“火鍋”這一品類之外,鍋圈食匯也正在向其他領域滲透,而與火鍋有著同樣社交屬性、聚餐場景等元素的品類則是燒烤。
從更新的招股書中也能夠看到,它也正在圍繞燒烤場景來搭建第二增長曲線。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鍋圈食匯來自火鍋產品、燒烤產品及其他的收入分別為15.18億元、2.49億元和2.63億元,占比分別為74.8%、12.3%和12.9%。
而與過去幾年整體對比來看,鍋圈來自火鍋產品的收入占比增在縮減,燒烤產品和其他食材的占比在增加。2020年至2022年,鍋圈食匯火鍋產品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1.9%、79.7%、75.8%
除了滿足“在家吃火鍋/燒烤”的場景需求之外,鍋圈食匯也得益于它在下沉市場的布局。
根據最新招股書披露,截至2023年9月26日,鍋圈食匯門店數進一步增至9978家。從分布上看,包括在直轄市的703家門店、在省會城市的2117家門店、在地級市的2820家門店、在縣級市的2667家門店以及在鄉鎮的1671家門店——后三者共占鍋圈食匯所有門店的7成。
事實上,在下沉市場,農貿市場在短保產品方面占有天然優勢,而在冷凍食品方面也是商超渠道為主。但鍋圈食匯則以更靈活的方式滲透,它通過加盟商以社區店的形式開在消費者的家門口,可以補上商超冷凍食品在社區附近的空白。
而鍋圈食匯想進一步在下沉市場鋪設規模化的渠道網絡,則需要打通供應鏈。
根據更新后的招股書,鍋圈食匯除了與安井、三全等266名食材供應商達成合作外,截至2023年4月30日,也擁有三個食材生產廠,包括生產牛肉產品的“和一工廠”、生產肉丸的“丸來丸去工廠”以及生產火鍋底料產品的“澄明工廠”,并就生產蝦滑產品而參與投資了“逮蝦記”。
此外,在中間環節,鍋圈食匯稱在全國建了17座中心倉,1000多個冷凍前置倉,再加上參與孵化的華鼎冷鏈,方便實現商品到鄉鎮一級門店的次日達。按照招股書的計劃,IPO募集資金的主要用途之一,還將用于通過提高上游產能和效率來增強供應鏈能力。
在加盟模式、供應鏈基礎以及產品矩陣逐漸成熟,能夠支撐其萬店規模之后,鍋圈食匯的未來著力點或許則可以更聚焦在產品研發與創新,以此來在存量市場中尋求更多的增長機會,也為其上市之后的業績發展增添更多確定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鍋圈食匯遞表港交所,業績全靠加盟商投喂成隱憂界面新聞2023-04-04 17:35界面新聞2023-04-04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