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的供應鏈是怎樣的?
單從供應鏈的角度回答,節選自我司《如何評價連鎖餐飲店「呷哺呷哺」?》
1998年,呷哺呷哺創始人賀光啟引入臺灣當時流行的電磁爐來加熱火鍋,在就餐方式上借鑒當時東南亞興起的“一人食”潮流,將二者融合在北京開出了第一家店。
呷哺呷哺在北京西單的第一家店,圖片來源:呷哺呷哺官網
賀光啟將之前珠寶業標準化的生產程序搬到了火鍋行業,打造標準化的火鍋食材產業鏈。經過多年探索,呷哺呷哺形成了“中央物流中心——地方租賃倉庫——餐廳”的三級供應模式。
呷哺呷哺的三級供應模式,來源:東興證券研究所
呷哺呷哺的整套經營流程有400多個節點,細化程度不亞于麥當勞的內部系統。
截至2016年,呷哺呷哺實現年客流量6000萬,坪效2萬元,這一成績可以比肩國際快餐巨頭;而在擴張指標上,呷哺呷哺每4天開一家新店,一家新店平均4個月做到收支平衡,16個月回本。
傳統意義上,餐飲行業門檻似乎并不高,但餐飲業的護城河是切切實實存在的。
比如,提到海底撈,我們就想到它那“獨步天下”的服務;而對于呷哺呷哺來說,我們可能想到的是物美價廉的食材。
實際上,呷哺呷哺的牛羊肉,用的是跟海底撈同樣的供應商,但呷哺呷哺能將客單價降到50元以下(海底撈是100元往上走了),憑什么?
一、小料當日達
呷哺呷哺的牛羊肉,大部分從新西蘭等國進口,然后經過北京的中央配送中心(以及區域配送中心),直接配送到最近門店。
蔬菜方面,呷哺呷哺跟周邊的農社、農戶簽訂直銷協議,菜品由農戶處理好后,直接送至門店。
而呷哺呷哺為人稱道的“秘制小料”,呷哺呷哺采取“自產為主+部分外包”的方式,一方面保證了配方的保密性,一方面對于小料供應的強掌控,使得呷哺呷哺的小料能當天送達門店,保證新鮮度。
而從生產、運輸到消費整套環節,都是實時由呷哺呷哺IT系統監控并記錄數據,并定期根據數據分析結果,來調整某個環節,以實現效益最大化。
所以,如果你看到某家呷哺呷哺門店生意火爆,就想在附近開一家同樣的火鍋店,你很可能會失敗,因為門店背后那套支撐的體系,不是一時半會能學來的。
二、量大從優:強大的成本控制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成本一般分為食材、人工、租金三大部分。
具體到呷哺呷哺,它的食材成本主要是牛羊肉,占到總成本的40%左右。由于采購量大,呷哺呷哺能以較低的價格采購牛羊肉,并跟供應商簽訂長期采購協議,來對沖肉價波動的風險。
從2011年-2014年,國內羊肉價格上漲了30-40%,而呷哺呷哺的羊肉價格只上漲10-15%,靠的就是呷哺呷哺強大的議價能力。此外,北京、天津和上海這三個近海城市,集中了呷哺呷哺80%的門店,牛羊肉到港后,不需要多遠就能運送到門店或倉庫,運輸成本不高。
人工成本上,呷哺呷哺一直將這一塊控制在總成本的20%上下,較其他餐飲企業明顯要低。
租金上,呷哺呷哺利用自帶人氣的優勢,在開新店時能享受商場長期的租金優惠合約。此舉能部分對沖日益高漲的租金,帶來的成本壓力。
部分港股餐飲企業成本結構比較,來源:華創證券
三、但是!
呷哺呷哺在未來可能會面臨一個問題,目前雖然沒有顯現,但隨著門店開遍“全國”則一定會碰到:食材(進口牛羊肉)從沿海運到內地門店,運輸成本和供應鏈壓力將顯著上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優質展商——鑫鈺隆火鍋食材供應鏈